毛利人古代文化

新西兰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当10世纪至19世纪前半叶。以其创造者毛利人而得名。这一文化源自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其发展可分两期,第一期约自10世纪至14世纪中叶,第二期约自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此后逐渐衰落。

该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一种叫作“帕”的设防村落。“帕”大多分布在北岛,估计总数约有4000~6000个,大小很不一致。其内通常包括居住区、工具制造区、垃圾区、食物贮藏区以及墓地等。房屋平面一般呈长方形,建造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屋中央有石砌的炉灶,一端为一个半露天式的门厅。但目前对其结构尚未彻底弄清。这种类型的遗址在14~16世纪达于全盛。

毛利人的经济,在14世纪中叶以前,以狩猎为主,捕食恐鸟及其他小动物。自14世纪中叶以后,发展了锄耕农业,种植甜薯、芋头、葫芦等,同时兼营采集和渔猎。狗是驯养的唯一家畜。前期的遗物有有段石锛、鱼钩,后期出现了石铲和木、骨制的头梳,饰物则有用鸟骨和贝壳做的串珠和耳坠等。

毛利人的艺术以壁画和木雕著称。壁画大多表现鱼和鸟人。鸟人头部似鸟,但躯干和四肢似人,全身披盖羽毛,以坎特伯雷省南部费伦奇曼谷地石灰岩洞穴内的壁画最为有名,主要表现鸟人飞翔、舞蹈等不同姿态。木雕以砍下的巨大树干为材,刻成人形圆柱,有的高达5米以上。毛利人还流行纹身术,根据发现纹身用的骨凿及民族学的资料,推测纹身图案是从直线形向曲线形发展的。

关于毛利人古代文化的起源,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材料可知,毛利人的祖先自10世纪起由波利尼西亚群岛迁居至此,与当地的美拉尼西亚人混合后,创造了独特的毛利人古代文化。因而在其早期阶段,表现出与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的密切关系。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