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位于北京崇文区正阳门外,永定门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期于此合祀天地,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因立四郊分祀之制,增建圜丘坛、皇穹宇,改称天坛。清乾隆年间曾大加扩建、改建,成为现在天坛的面貌。坛内的主体建筑除祈年门和皇乾殿是明代遗物外,大部分在清乾隆、光绪时都曾重修改建。每年冬至日、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皇帝在此举行祭天、祈谷 (祈祷丰年) 和祈雨仪式。天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天坛公园。

建筑布局及其设计思想

天坛由圜丘、祈谷两坛组成,总面积约 273万平方米。它的建筑设计有着严格的思想要求:圜丘坛、祈年殿、皇穹宇的平面都作圆形,内外坛墙北半部和两坛之间的隔墙都作弧形,附会了古代“天圆”的宇宙观;圜丘坛面的石块与栏板数目,也附会天为“阳”的阳数(奇数)或其倍数,并符合周天360°的天象数字。祈年殿内外 3层柱子的数目,也与农业有关的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令等天时相联系。各主要建筑用蓝琉璃瓦顶以象征青天。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手法,在建筑艺术上表现“天”的神圣、崇高,把“天”具体化,达到了祭祀建筑的特定要求和最佳效果。天坛的规划,摆脱了历来以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设计方式:内坛建于外坛南北正中轴线以东,而祈谷、圜丘两坛的中心联线又在内坛南北轴线以东,使得两坛的中心联线和外坛西墙的距离能够延长近 200米,使人感到视野开阔、深远。接连南北两坛的是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甬道,称为“神道”,也叫丹陛桥或海墁大道,它表示上到天庭需经遥远和漫长的路程。

图 坛墙和坛门

天坛的两重坛墙南方北圆,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南北墙距1657米,东西墙距1703米;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原无门,只西墙辟门两座:北侧的名“祈谷坛门”,是明代原有的;南侧的名“圜丘坛门”,是清乾隆时新开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南北墙距1283米,东西墙距1025米。内坛中间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与内坛东西墙相连接,将圜丘、祈谷两坛隔开,形成两个封闭空间。中间有门相通。圜丘坛东南西三面内坛墙上各辟一门。祈谷坛东西北三面也各有一门。

圜丘坛及其附属建筑祈

圜丘坛在天坛南半部,是祭天时设祭场的地方,故又有祭台、祭天台或拜天台之称。共3层。每层四面出陛各9级,上层台面中央是一块圆形的中心石,外铺扇面形石块9圈,最内一圈9块,每向外一圈递增9块,中下层亦皆如此。3层坛面四周的栏板数和台阶的级数,也都用9和9的倍数。圜丘坛外围有墙两重,内圆形,外方形,均为蓝琉璃筒瓦通脊墙顶,墙身涂朱,四方各有四柱三门白石棂星门1座。

皇穹宇在圜丘坛以北,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的殿宇,单檐蓝琉璃筒瓦圆攒尖鎏金宝顶,汉白玉石台基,周围有石护栏。殿高19.2米,直径15.6米,殿内天花为贴金龙凤纹。8根金柱上是贴金缠枝莲。殿内设皇天上帝牌位神龛及配位神牌。东西配殿各五间,和主殿共用一座圆形墙壁围起。围墙建造规整,壁面平滑,因而能很好地沿着内弧传递声波,故有“回音壁”之称。

祈谷坛及其附属建筑

祈谷坛在天坛北半部,是天坛中最早的建筑物。坛圆形,3层。每层各出八陛,南北两面正中均有浮雕丹陛。3层坛面周围均有石护栏。祈谷坛上层坛面正中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1889年9月18日)焚于雷火,二十二年(1896) 重建完工。殿高38米,直径 32.72米,蓝琉璃筒瓦三重檐圆攒尖鎏金宝顶。上层檐下悬挂飞龙华带匾,正书镏金大字“祈年殿”。殿内有28根楠木大柱环转排列,当中 4根“龙井柱”高达19.2米,直径 1.2米。大殿全部用龙凤和玺彩画、菱花格槅扇门窗。殿内设雕龙宝座,是行祭祀时安放神牌的地方。

祈年门在祈年殿的南边,是祈谷坛的大门,蓝琉璃筒瓦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皇乾殿在祈年殿之北,是祈谷坛奉祀神位的供奉所,单檐庑殿顶,乾隆时将黄瓦顶换成蓝琉璃筒瓦。祈谷坛东砖门外有长廊,朱柱绿瓦,连檐通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故祈谷坛的神库、神厨、宰牲亭都建在长廊旁边。天坛内还有斋宫、神乐署等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曾多次拨款维修天坛的古建筑。1971年开始对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先后翻修了祈年殿和皇穹宇以及圜丘坛内外墙。1979~1982年,又全面维修了斋宫(包括石桥石栏的修复归安),翻修了七十二间长廊、宰牲亭等多处建筑物。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