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聂伯河会战

苏德战争中,苏军于1943年8~12月在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目的是解放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德军在库尔斯克进攻失败后,企图利用中间地区的江河屏障进行持久防御,同时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紧修筑称作“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而第聂伯河一段正是其主要部分。苏军参战兵力为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分别改称白俄罗斯方面军,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共263万余人。当时德军为5个集团军,约 124万人。会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3年8~9月)

西南方面军于 8月13日在顿巴斯发起进攻,其右翼军队于 9月下旬前出到第聂伯河,并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地段强渡该河。南方面军于 8月18日转入进攻,突破德军在米乌斯河的坚固防御,9月22日,前出到莫洛奇纳亚河。中央方面军于8月26日发起进攻,9月21日解放切尔尼戈夫并前出到第聂伯河,次日在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河之间夺取登陆场。沃罗涅日方面军在追击德军中于 8月25日攻占阿赫特尔卡,9月2日解放苏梅,并在发展进攻中于9 月下旬进抵第聂伯河,随即在大布克林地域和基辅以北的柳捷日地域攻占登陆场。草原方面军于 8月23日解放哈尔科夫后,继续向上第聂伯罗夫斯克发展进攻,9月下旬,在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西北、克列缅丘格东南和上第聂伯罗夫斯克夺取登陆场。

图 第二阶段(1943年10~12月)

乌克兰第 1方面军于1943年10月两次实施解放基辅的战役,均未成功,随后将主力由大布克林登陆场调到柳捷日登陆场实施突击,于11月6日解放基辅,在基辅地域建立正面500公里、纵深 150公里的战略登陆场。白俄罗斯方面军于11月中下旬进行戈梅利-列齐察战役,夺取日洛宾以南纵深达100公里的登陆场。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在 3个月作战过程中,解放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并在第聂伯河上建立正面达450公里的第2个战略登陆场。乌克兰第 4方面军突破德军在莫洛奇纳亚河的防御,前出到第聂伯河下游,并封锁了克里木半岛的德军。

苏军在第聂伯河会战中重创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中央集团军群一部,收复了重要的经济区,并在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河上夺取了25个登陆场,从而为解放全部白俄罗斯、右岸乌克兰、克里木并把德军逐出苏联国境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次会战最主要的特点是苏军在预有准备的情况下从行进间连续克服了数道江河障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