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资产阶级革命

葡萄牙发生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1820年立宪主义者发动的革命产生葡萄牙第一部自由宪法,为废除封建专制开辟了道路;1910年共和主义者发动的革命推翻葡萄牙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1820年西班牙革命使葡萄牙人受到鼓舞,同年8月24日,M.F.托马斯等人乘国王不在国内,领导波尔图的卫戍部队发动了一场革命运动,不久遍及全国,并得到里斯本的响应。革命宣布取消独裁专制,成立了执政委员会和国民议会,并于1822年制定出一部新宪法。新宪法得到国王若昂六世(1816~1826在位)的承认,但他的儿子米格尔(1802~1866)于1823年5月在弗兰萨镇策动一部分军队叛乱,宣布恢复君主专制,废除宪法。若昂六世转而支持他儿子的行动,议会被迫妥协,革命失败。

19世纪末,葡萄牙国内政治斗争日趋尖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部分军人组成自由派反对君主专制政体。1908年2月1日激进分子在王宫广场刺杀了国王卡洛斯一世及其王储。卡洛斯一世次子曼努埃尔二世(1908~1910在位)继承了王位,但已无法维持濒于灭亡的君主政体。国内的一些资产阶级政党已经组织起来,进行推翻封建王朝的准备活动。1910年10月4日,共和党人在一部分陆军和海军的支持下于里斯本起义,得到人民群众和两艘巡洋舰水兵的响应,10月5日政府军投降。国王曼努埃尔二世逃往英格兰。T.布拉加(1843~1924)建立临时政府,葡萄牙共和国宣告成立。

1910年资产阶级革命使葡萄牙的社会前进了一步,制定1911年宪法。宪法规定建立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议会。政教分离,实行世俗婚姻,废除贵族称号,规定出版和信仰自由,工人实行 8小时工作制,并在里斯本和波尔图的大学里进行民主改革。但这次革命没有实现土地改革和改善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也没有使国家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