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

中国北朝至唐代佛教石窟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北55公里须弥山东麓。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宋、元、明、清各代曾修葺重妆。唐宋称景云寺,元明改称圆光寺,此后日渐荒废。1956年甘肃省博物馆在文物调查中重新发现。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自治区博物馆又先后做过专门调查。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现有洞窟140余个,分布在寺口子河(石门水)北岸8座山峰的东南崖壁上,长约 2公里,自南向北有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等 8区。北魏开窟造像始于子孙宫,北周扩延至圆光寺、相国寺,隋唐又从相国寺扩延到桃花洞、松树洼、大佛楼等处。北魏的洞窟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大都是平面方形窟,窟内宽高皆在3~4米间,顶部为四坡形,前 2窟门上有明窗。前 3座窟中心柱各面均分层开龛造像,唯第24窟上层柱龛内为佛传故事。各窟四壁龛像已毁。第33窟前部宽 8.2米,进深8.3米,中部高3.3米,窟型及构造迥异于前 3窟。其特点为窟内左、右、后三壁之前凿有方柱一周,方柱围绕中的窟室为覆斗顶;方柱与左、右、后三壁间隔 1米余形成回廊;方柱向内一面各开一尖楣浅龛,龛内雕一坐佛,柱上部横向排列浅龛,每龛雕一结跏趺坐佛像。北周的洞窟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地位。以第45、46、48、51、67窟为代表,其基本窟型是四坡顶平面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面只开一龛,龛内均为一佛二胁侍;窟四壁开龛,有的一壁三龛,多为三佛题材。佛作低平肉髻,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凸出;菩萨服饰华丽,璎珞环身,微侧双肩,体态略呈 S形。第45、46窟是须弥山雕饰最繁缛的洞窟。第45窟,宽深均为 6米,高4.1米,中心柱底边长3.5米,每面一龛。左、右、后三壁各三龛,各壁中龛均为一身立佛,前部为弥勒像。龛为帷幕形,龛侧多为口衔珠璧的龙头;中心柱基座四面浮雕伎乐天人,转角处浮雕像头;左、右、前壁下方雕供养人各一列;窟内壁面与窟顶交接处皆浮雕帐架结构,窟顶浮雕飞天。第 51 窟由主室、前室和左、右耳室组成。主室宽13.5米,深13.2米,高10.6米,主要像龛高达 7米,是须弥山规模最大的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四面各开一龛;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 3尊坐佛;右壁后部大龛内雕一坐佛二胁侍,前壁龛像及顶部因地震塌毁,左、右壁前部隋代补凿中型龛数个;右侧门外耳室壁上保存已风蚀的 3尊力士像,门上正中开一小龛浮雕一思维菩萨及二弟子。左侧门外耳室壁门正中开一小龛,浮雕一交脚菩萨及二弟子。从残存痕迹分析,此窟初成时十分壮观华美,是须弥山石窟中最宏伟特殊的洞窟。隋代除第70窟外,无开凿完整的洞窟。须弥山以唐代开窟造像最多, 主要洞窟有第 1、5、54、62、69、72、79、80、81、82、85、89、90、105等。第 105窟,开凿于盛唐前期,俗称桃花洞。窟分前后室。后室高 5.9米,宽 8.5米,深 7.3米,中心柱四面各开一大龛。左右壁各开两大龛,后壁坍塌原状不明;前室开敞,左右壁各开两层龛。第 1窟实为 8米的高龛,龛内莲座上雕5米高的立佛一尊。第5窟在高22米的大龛内高坛上雕一高20.6米的坐佛。龛内后壁上方开有一长方浅拱龛,龛内刻七佛像。第62窟是保存较完整的盛唐中型洞窟。窟室方形,宽、高各3.4米,深3.6米,穹窿顶。正壁开三龛,中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两侧龛内各雕一菩萨,左右壁后部各开一龛,雕一菩萨二弟子。前部为足踩小鬼的天王像,窟外门两侧雕有力士像(已残)。须弥山其余唐代窟室多为平面方形,正壁和左右壁前设坛造像。窟室面阔进深一般在4.5~5米之间,坛高0.7~0.8 米、宽0.6~0.7米,造像的配置多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或力士。窟室内还保留有各代刻记10则、题铭20则、藏文刻记13则、壁画 7处(幅)、明代石碑 3通。其中以唐“大中”、宋“绍圣”、金“大定” 3则刻记,西夏“都”、“拱化” 2则题记、古藏文刻记和明代石碑最为重要,为考证须弥山石窟寺的沿革历史和唐与吐蕃、宋与西夏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须弥山石窟相国寺区

1982年成立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同年自治区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了窟区地形水文地质勘测,完成了洞窟的编号、著录、拍照、测绘等工作,并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志。1984年开始,加固修缮了重点窟区,同时修复了重点洞窟。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