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上行文种名称之一。禀字原义是承受,宋代转用于向上级官府有所请示或报告情况。明代下级官员向上级祝贺的书信称为禀启;向上级陈述情况的书信称为禀帖,简称为禀。清初沿明制,地方下级官员遇有不大容易处理的问题,先用禀帖向上级疏通,了解上级意向之后再动用正式公文,工作会顺利得多,所以禀帖的使用日益普遍。乾隆初年,有些地方高级官员为了简化手续,对一些不需要下级再写详文请示的禀帖,批示以后把原禀直接归入案卷备查,这样,禀帖遂具有公文的性质。用这种办法处理公务,远较使用正式公文方便。禀帖程式比较简单,少用公文套语,也不受规定的公文运转程序限制,所以很快得到推广。地方官员除去对一些需要上级引为依据申报朝廷的问题仍然使用正式的上行详文外,一般问题大多使用禀文上报,从此禀文成为上行文种之一,与详文、验文并行使用到清末。乾隆间官府往来文书载体大都改用折式,禀帖改用折式后简称为禀,程式是两个折子共为一套,一折用红纸,书写文件责任者官衔、姓名和禀文的事由、行文年月日,后面留出空地以备上级书写批语发还;另一折用白纸书写正文,折面和折底都用黑色压花纸。上级在红折上书写批语发还具禀人,另把批语过录到白折上存卷备查,当时称这种程式的禀文为红白禀。禀文的结构比较灵活,有用敬禀者三字开头,有的先写自己官衔姓名,再写谨禀二字。内容叙述完毕后,多加问候和请示词句,如“伏乞钧鉴,恭请金安”、“肃此具禀,伏冀钧鉴”等等,最后写“卑职××谨禀”,也有仿公文套语作“须至禀者”的。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