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与续焚书

中国明代思想家李贽的重要著作。《焚书》共 6卷,包括书信、杂述、史论、诗歌等。第一次刊行于万历十八年(1590),后遭禁毁。流传的《焚书》是后人重新编辑刊行的。《续焚书》共 5卷,是李贽死后由其门人汪本钶编辑,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刊行的。内容不及《焚书》重要,但也是研究李贽思想的重要资料。1960、1961年中华书局分别重新校点出版。1975年又根据明人顾大韶编的《李温陵集》做了校改和增补,合为一册出版。

李贽《焚书·自序》中说,《梵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梵书》由此得名。又说:“夫欲焚者,谓其逆人之耳也;欲刻者,谓其入人之心也”。因此明知将遭焚毁,也要刊行于世。《焚书》、《续焚书》的锋芒指向中国数千年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传统说教,向束缚人们思想的程朱理学提出大胆的怀疑和公开的批判。书中反对把孔子当做偶像崇拜,指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李势揭露那些假道学不过是些“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欺世获利、患得患失,“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伪君子。《焚书》问世后,触怒了封建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统治者不仅将李贽诬害致死,且下令“将李贽刊行诸书,并搜简其未刊者,尽行烧毁”。李贽的书虽遭明清两代封建统治阶级禁毁,但仍流行不绝。20世纪初,《焚书》又重新印行,它启迪了“五四”时期的进步思想家。

分类标签: 哲学 焚书 李贽 刊行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