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中国清代官修字书。由张玉书等奉命编纂,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五十五年(1716)。原名《字典》 。因编纂、 刊行于康熙年间,故名。在明代《字汇》、 《正字通》 基础上增广、 订正而成, 共收字47035个。 《中华大字典》出版以前,一直是中国古代字书中收字最多的字典。以其皇帝钦命编纂,在刊行后的200多年中,影响较大,流传极广。全书按地支分为12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 3卷。部首分214部,每1部首下诸字均以笔画为序。书中多收古字、冷僻字;不同音义的单字尽量收集,大都举出例证,例证多为最早出现者;训释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先反切,后注直音,一一列出《广韵》、《集韵》、《韵会》、《唐韵》等韵书的音切;释义以《说文解字》为主,兼采其他字书、韵书;释字本义之后,多引《书经》、《孟子》、《庄子》、《荀子》、《史记》、《左传》等经、史、子、集之书为证;本义之后,将别音、别义、别体、俗体、伪字附列注后;考辨之文,加按附于注末;有的刊本还把见于《说文解字》的篆体列于书眉。附录有《辨似》,列举出容易混淆的形近字体加以辨别;有《等韵》,述切字之法、分四声法;有《补遗》、《备考》,补正文之缺漏,缀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者,以备考据。清代王引之所作《康熙字典考证》,举出其中错误2588条之多。日本人渡部温著有《康熙字典考异正误》,查出错误达11700多条,且很多条与王引之的《考证》并不重复,可见其疏漏错误之严重。尽管如此,《康熙字典》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康熙字典》康熙五十五年刻本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