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族

包括下列9种语言: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 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 土族语、东乡语、 保安语。有的学者认为, 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组成阿尔泰语系。 但也有些学者认为三个语族没有亲缘关系。

蒙古语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西北各省、区,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分布在苏联,中国境内则有分别和这两种语言相近的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和卫拉特方言。这两种方言再加上内蒙古方言就是中国蒙古语的三大方言。达斡尔语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及黑龙江省。其他 4种语言分布在中国甘肃、青海两省。莫戈勒语分布在阿富汗。使用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共约500万左右。

蒙古语族 9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基本上相近的语法体系和大量的同源词。同时,各语言之间又互有差异,各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差异的大小是不同的。大体上说,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比较近,而前三者更近些;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比较近,而东部裕固语又和后三者稍远些;莫戈勒语则和其他8种都不很近,但从基本特点看,稍近于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因此,可以断定,蒙古语族各语言源于一种“共同蒙古语”。现代的 9种语言是经过长期演变几次分化而形成的。可能是开始分为东西两个方言。蒙古语、 布里亚特语、 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来自古东部方言,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来自古西部方言。到东西两个方言发展为语言时,在东方的语言里,达斡尔语、莫戈勒语各为一个方言,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还只是一个方言;在西方的语言里,东部裕固语自为一个方言,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共为一个方言。到这5个方言都发展为语言时,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各形成为方言。最后一步才是这 6个方言继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之后,也形成语言。

蒙古语族语言都是粘着语,体词和动词都可以在词干后依一定次序接几层语法粘附成分,表示几层语法意义。大部分语法粘附成分既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又出现在上述各种语言的口语中,也有一些语法粘附成分只出现在文献记载和几种口语中,其他口语不见。口语中个别的语法形式在文献中找不到。

表1列举蒙古书面语和9种口语名词后附加的属格:宾格、与-位格、离格的粘附成分,以表示各种语言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

图

(右上角数字表示此粘附成分有几种元音不同的形式)

从历史上看,蒙古语族语言都有元音和谐律。元音和谐律的基本性质是:在词根内部、词根和构词成分之间、词干和语法成分之间,性质相同的元音表现为互相适应,即某些元音之后可以出现某些元音,性质相反的元音表现为互相排斥,即某些元音之后不能出现某些元音。一双双互相对立的元音,组成舌位较后较低或发音时器官较紧张的一组和舌位较前较高或发音时器官较松弛的另一组。同组元音互相和谐,异组则否。有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又增加元音的唇状和谐,于是同一个语法成分,在语音面貌不同的词干之后,要求分别出现4种不同的语音形式。如蒙古口语的离格有aas/媅媅s/oos/s4种形式。

元音和谐在 9种语言中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大体上说,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保留得比较完整;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处于半保持半破坏状态;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词的两组语音形式的对立已很不明显,但历史上存在过元音和谐,仍然留有痕迹,可以推寻。

蒙古语族语言还有辅音和谐现象。主要表现是:在有舌位较后较低的元音的词里出现软腭辅音时,部位偏后,用G、q、x等符号表示;在有舌位较前较高的元音的词里出现软腭辅音时,部位偏前,用g、k、x等符号表示。在词首位置的这种软腭辅音,在古代可能只有塞音而没有擦音,现代的莫戈勒语和东乡语还是如此(从喉擦音变为软腭擦音的另当别论)。古代的清的或清音带送气的软腭塞音在现代蒙古语(卫拉特方言除外)和布里亚特语都变成了擦音。卡尔梅克语和蒙古语卫拉特方言、达斡尔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保安语从塞音向擦音演变的范围更窄一些。表2中举的“手”、“蒙古包、房屋”、“绵羊”、“人”4个词可以窥见辅音和谐的变化和有无,以及软腭塞音变为擦音的情况。此外,又列举了“我”、“你”两词,这6个词反映了蒙古语族内部词汇的一致性。

图

蒙古语从13世纪开始有用几种不同文字形式记载的文献材料。卫拉特方言(和卡尔梅克语)从17世纪开始使用在回鹘式蒙古文基础上加以变化的托忒文。其他语言则直到晚近才有文字或没有文字。

参考书目
  1. Nicholas Poppe, Introduction to Monɡoliɑn Compɑrɑtive Srudies, Helsinki, 1955.
  2. 清格尔泰:“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方言概要”(蒙文),《蒙古历史语言》1957年第11期~1958年第7期。
  3. 喻世长:《论蒙古语族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出版社,北京,1983。
分类标签: 民族 蒙古语 元音 蒙古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