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加固

对武器系统采取的抗核爆炸破坏作用的加固措施,是核防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亦称核加固。其目的在于提高武器系统在核战争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避免或减轻核爆炸的破坏。

核爆炸的不同破坏效应,对武器系统的破坏机制、破坏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导弹核武器及其发射、控制、指挥和通信系统,在核战争中会遭到敌方的核袭击,在进攻中会遇到敌方的核火力拦截,对同一目标“连射”时可能自相摧毁。为使武器系统在核战争中有效使用,指挥通畅,必须进行抗核加固。

20世纪50年代初,美、苏两国就开始通过核试验与化学爆炸模拟试验,研究核爆炸效应。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苏两国从一系列高空核试验中,发现一些特殊效应,如使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失灵的高空核电磁脉冲效应,使通信和雷达中断的电离层效应,以及X射线对武器系统结构所引起的热激波效应等。这些效应给战略核武器带来严重威胁。为满足战略核武器抗核加固的需要,美、苏两国加速了核爆炸效应模拟工作的进程。70年代以后,美、苏、英、法等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各种大型核爆炸模拟设备,开展对武器系统抗核加固的研究。美国现役的导弹核武器,除60年代初部署的“大力神”Ⅱ洲际导弹外,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抗核加固。对研制中的“三叉戟”Ⅰ潜地导弹和 “和平卫士/MX”洲际导弹,采用了更先进的抗核加固技术。

核爆炸效应模拟,是进行抗核加固研究和试验必不可少的手段,可?a href='http://www.b15k.com/baike/224/26470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美刺剿鞲髦治淦飨低吃诤嘶肪诚滤艿挠跋旌退鸹倒媛桑煅榧庸檀胧┑挠行浴DD夥绞街饕懈吣苷ㄒ┍ā⑹笛槭疑璞改D狻?a href='http://www.b15k.com/baike/220/25784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计算机模拟等。对某一种破坏效应,可以有多种模拟手段。美国已建造的实验室,模拟设备达数百台之多,可模拟冲击波、热(光)辐射、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等。模拟试验的优点是便于控制和测量,可多次使用;其缺点是不能获得核爆炸的综合效应,有些核环境还不能较逼真地模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为鉴定武器系统的抗核加固能力,最后还要通过核试验进行验证。到80年代初,美国仍每年耗费几千万美元,至少进行一次坑道式地下核试验。

武器系统抗核加固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分析未来战争中可能遭遇的核环境;了解各种核爆炸效应对不同武器系统的破坏作用;在武器系统设计初期拟定抗核加固指标和方案,通过模拟试验验证其可行性;最后在核试验现场鉴定武器系统的抗核加固能力。

抗核加固途径因不同的武器系统而异,并要统筹兼顾地考虑各分系统和设施的抗核加固问题,实施均衡加固。加固途径大致可分三类:

(1)削弱核爆炸破坏因素的作用,如屏蔽法、加厚防护层、减震等;

(2)增强武器系统自身的抗核能力,如导弹发射井加固、提高电子元器件辐射容限、选用抗核性能好的材料等;

(3)用回避技术,使易受损的电路或子系统暂停工作,直到瞬变电压和电流下降到不影响系统工作性能时为止,以避开核爆炸瞬时效应的影响。抗核加固是涉及多学科的新兴技术,其发展方向是探索更经济、简便、有效的加固措施,寻求更先进的模拟试验技术,逐步减少对核试验的依赖。

分类标签: 军事 加固 核爆炸 系统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