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系统

又称华北电网。位于中国北部,以京、津、唐电网为中心,加上河北省南部电网和山西电网构成(见图)。

图

截至1990年底,全网装机容量 1777.94万千瓦,其中水电65.6万千瓦;年发电量 952.1393亿千瓦时,其中水电10.6318亿千瓦时。华北电网是一个以火电为主的电网。

1949年,华北地区发电容量只有32.85万千瓦,发电量仅7.45亿千瓦时。当时的京、津、唐电网只由77千伏的5条线路和3座变电所组成,联系薄弱,可靠性差。

50年代初,扩建了石景山等电厂。1955年全网的第一个水电站──官厅水电站投入运行,并以110千伏线路将电能送至北京。1957年,京、津、唐电网的 110千伏线路初具规模。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又新建高井、京西、杨柳青、军粮城和陡河等电厂。1975年,建成京、津、唐 220千伏电网。河北省原有的石家庄和邯郸两个独立小电网于1976年以110千伏联成石邯电网,到1979年又加强成220千伏。1979年,山西省形成全省220千伏电网。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华北电网先后建成神头和大同两个百万千瓦以上的大电厂,并在漳泽、邢台、石景山等电厂投产了一大批20万千瓦发电机组。1981年京、津、唐电网与石邯电网以及山西电网先后联网,使华北地区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已联成统一的 220千伏华北电网。1986年底,由山西大同至北京房山的 500千伏双回路交流输电线路全部建成。1988年实现与内蒙古西部电网相联。1990年河北省沙岭子电厂到北京市昌平和东南郊的500千伏线路建成投产。至此, 已初步形成华北电网的500千伏网架,全网的自动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分类标签: 电工 电网 千伏 华北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