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消化

通常指废水处理中所产生污泥的厌氧生物处理。即污泥中的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细菌降解为以甲烷为主的污泥气和稳定的污泥(称消化污泥)。但也有采用需氧生物处理以降解和稳定污泥中的有机物的,称需氧消化,常用于处理剩余活性污泥,曝气时间随温度而异,20°C时约需10天,10°C时约需15天,需氧消化的余泥不易浓缩。

最早问世的污泥消化设施为兼有沉淀作用的化粪池;其后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双层沉淀池,下层为污泥消化室,上层为沉淀室;最后出现专为污泥消化而设的污泥消化池,为目前广泛采用。双层沉淀池由于效率低,造价高,目前已很少采用。化粪池是一种简单的沉淀池,仍普遍地用于分散的独立住宅。

厌氧消化过程

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污泥中的有机物先是被腐生细菌代谢,转化为有机酸,然后厌氧的甲烷细菌降解有机酸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过程进展的快慢决定于这两类细菌的协调情况。甲烷细菌的生长条件极为严格。腐生细菌产生的有机酸必须及时降解,如有积累,一旦pH值低于6.5左右,甲烷细菌的生长即受限制,平衡破坏,消化时间大大延长。一般用搅拌污泥(使泥质均匀)和控制有机酸及碱度的方法来维持过程的正常进行。有机酸(以醋酸计)控制在1000毫克/升以下,2000毫克/升左右时过程即受影响。碱度(以碳酸钙计)控制在2000毫克/升以上。 有机酸有上升趋势时应立即停止加料(生污泥)。碱度不足时可加石灰。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生长因素。过程可在33~35°C进行(称中温消化),也可在50~56°C进行(称高温消化)。通常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时间随搅拌情况而异;充分搅拌时(称高负荷率污泥消化)常少于15天;不搅拌时(称传统污泥消化)常在30~60天之间。高温消化常充分搅拌,消化时间约6~10天,产气率较高,寄生虫卵可杀灭90%以上,但耗热和耗能量大。

污泥消化池

正规的消化池大多采用圆柱形密闭池,锥底、拱顶。少数也有采用多边形的池子。圆形消化池直径一般在6~35米,直墙高度约为直径之半,池顶可为固定盖或浮盖。池身大多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小型池也可用钢结构。浮盖一般为钢制,可随池内液位高低而升降,以免池内空间出现真空。(见彩图)

污泥消化设施——固定盖污泥消化池

消化池需有加热及搅拌设施。加热方法主要有蒸汽直接加热,池内盘管加热和池外热交换器加热等。蒸汽加热目前使用较普遍,操作方便,但增加了污泥的含水量。池内盘管易在管面结垢影响效果。池外热交换器效果较好。污泥搅拌方法主要有机械搅拌、沼气搅拌和污泥循环等方法。机械搅拌设备检修困难,污泥循环效率不高,而沼气搅拌效果较好,污泥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甲烷菌生长并加速污泥消化过程。

消化池旁应有控制室,室内装测定污泥气的气量和气压、泥量和泥温、pH值、泥面等仪表和设施,并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机械通风设备、防火、防爆设备等。此外,一般还设储气罐储放污泥气。消化池可以串联运行,称二级消化。这时一级池常加温,搅拌,连续运行,池盖采用固定式;二级池常不加温,不搅拌,排放污泥水以缩减污泥体积,因污泥气不多,可以不设池盖,设盖时常用浮盖。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