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喹的药理

氯喹的药理

1.药效学

本药不能直接杀死疟原虫,但能干扰其繁殖。经本药作用后,疟原虫的核碎裂,细胞质出现空泡,疟色素聚成团块。具体机制如下:

本药与核蛋白有较强的结合力,通过其喹啉环上带负电荷的7-氯基与DNA鸟嘌呤上的2-氨基接近,使本药插入到DNA的双螺旋两股之间。与DNA形成复合物,从而阻止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本药还能抑制磷酸掺入疟原虫的DNA与RNA,减少核酸合成,从而干扰疟原虫的繁殖。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本药的实验证明,本药可在受感染的红细胞内大量积聚,原虫的食物泡和溶酶体是其浓集的部位。本药浓集的量与食物泡内的pH有关,食物泡内的pH为酸性(分解血红蛋白最适pH为4),可导致碱性药物(如本药)的浓集,该药的浓集又消耗了食物泡内的氢离子,因此更提高了食物泡内的pH值,使消化血红蛋白的血红蛋白酶受损失,疟原虫不能消化所摄取的血红蛋白,导致疟原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缺乏,并引起核糖核酸崩解。此外本药还能干扰脂肪酸进入磷酯,控制谷氨酸脱氢酶和己糖激酶等。

近年来有人认为本药对疟原虫的早期作用是引起疟色素的凝集。疟色素的主要成分是铁原卟啉Ⅸ(FP),可以损害红细胞,并与本药形成复合物来介导本药的化疗作用。推测原虫体内具有一种或多种受体,即“FP结合物”,可能是一种白蛋白,可与FP结合,形成无毒性的复合物,使原虫生物膜免受FP的损害。本药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将“FP结合物”与FP分开,并形成有毒性的氯喹-FP复合物,从而发挥其抗疟作用。由于受体改变,使本药失去应有的作用,这可能是疟原虫对本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一旦产生抗药性,需改用其它抗疟药或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本药主要作用于红内期裂殖体,经48-72小时,血中裂殖体被杀灭。但对红外期无作用,不能阻止复发,不过因作用较持久,能使复发推迟(恶性疟因无红外期,故能被根治);对配子体也无直接作用。故既不能作病因预防,也不能阻断传播。

2.药动学

口服后迅速吸收,1-2小时即可达血药峰浓度,生物利用度为89%,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5%。但与组织蛋白结合度更高,在肝、脾、肾、肺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浓度达200-700倍,在脑组织及脊髓组织中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30倍。本药也较多分布于含黑色素的细胞中(如眼和皮肤中的细胞)。本药有浓集于红细胞的特点,在红细胞中的浓度为血浆内浓度的10-20倍,而在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内的浓度,又比正常红细胞高约25倍;本药还可通过胎盘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有较大分布容积(79-185L/kg),半衰期为2.5-10日。

本药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去乙基氯喹,仍有抗疟作用。本药小部分(10%-15%)以原形经肾排泄(其排泄速度可因尿液酸化而加快,碱化而降低),约8%随粪便排泄。此外,本药也可由乳汁中排出。

分类标签: 西药 疟原虫 作用 浓度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