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霉素的药理

磷霉素的药理

1.药效学

·作用机制 磷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用制剂有钙盐和二钠盐两种,磷霉素钙为口服制剂,磷霉素钠为注射制剂。

本药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从而起到抗菌作用。磷霉素分子结构与磷酸烯醇丙酮酸相似,可竞争同一转移酶,使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受阻而导致细菌死亡。

本药作用特点是:(1)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比四环素、氯霉素强,但对产酶金黄色葡萄菌的活性则不及四环素、氯霉素。(2)与其它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相比,磷霉素的优点在于给予单次剂量即可在泌尿系中持续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约48小时)。

·抗菌谱 磷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沙雷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弧菌属等有较强抗菌活性。脆弱类杆菌属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对磷霉素耐药。

2.药动学

口服磷霉素钙,约30%-40%可自胃肠道吸收,并且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正常人口服本药0.5g、1g、2g,2-4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分别为3.5μg/ml、5.3μg/ml、7μg/ml。每6小时口服磷霉素钙0.5g,稳态血药浓度为6-8μg/ml。

肌内注射磷霉素钠0.5g、1g,1小时后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分别为17μg/ml、28μg/ml。每6小时肌内注射磷霉素钠1g,稳态血药浓度为30-40μg/ml。

单次静脉注射磷霉素钠0.5g、1g、2g的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28μg/ml、46μg/ml、90μg/ml;1小时后血药浓度约下降50%。每6小时静脉注射磷霉素钠0.5g,其稳态血药浓度为36μg/ml。静脉滴注磷霉素钠4g,半小时内滴完,血药浓度峰值可达195μg/ml。24小时内静脉滴注磷霉素钠12g,其稳态血药浓度约为60μg/ml。

本药吸收后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表观分布容积约为24L/kg。组织中浓度以肾脏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在胸腹腔、支气管分泌物和眼房水中也有一定浓度。药物在胆汁、乳汁、骨髓和脓液中的浓度分别为血药浓度的20%、7%、7%-28%、11%。本药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中,有炎症时脑脊液中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本药也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胎儿血药浓度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70%-98%。

磷霉素分子量小,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5%,半衰期约为3-5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半衰期略有延长,但对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口服磷霉素钙后,约1/3给药量于24小时随尿液排出,1/3给药量在72小时内随粪便排出。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磷霉素钠后,24小时内约90%给药量自尿液中排出。血液透析可清除约70%-80%的药物。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