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克搽剂

痛克搽剂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

痛克搽剂的基本资料

痛克搽剂(现代标准)

名称痛克搽剂

拼音tong ke cha ji

成份鲜淡水珠蚌肉、三七。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局部肿胀、瘀癍、疼痛、功能障碍、或有局部发热,以及急性软组织损伤见于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瓶装20毫升

用法用量喷搽患处,使局部湿润而无药液流淌。2小时一次,一日6次。

禁忌孕妇忌用;患处皮肤溃破者忌用。

注意事项1、皮肤过敏者慎用。2、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症状,可暂停使用。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18个月

执行标准部标WS3-092(Z-017)-2002(Z)

痛克搽剂相关中药材

1、三七

别名山漆,金不换,血参,参三七,田三七,田漆,田七,山漆,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滇七,汉三七。

来源为五茄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收。选生3~7年以上者,挖取根部,去净泥土,剪除细根及茎基,晒至半干,反复搓揉,然后晒干。再置容器内,加入蜡块,反复振荡,使表面光亮呈棕黑色。本品以夏、秋采者,充实饱满,品质较佳,称为“春七”;冬采者,形瘦皱缩,质量较差,称为“冬七”。其剪下的粗支根,称为“筋条”;较细者为“剪口三七”;最细者为“绒根”。

生境分布栽培或野生于山坡林阴下。主要栽培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有野生。主产云南、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类圆柱形或纺锤形,长约3~5厘米,直径约0.3~3厘米,顶端有根茎残基。外表灰黄色或棕黑色,有光泽,具断续的纵皱纹,及横向隆起之皮孔,并有支根的断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木部与皮部常分离,皮部黄色、灰色或棕黑色,本部角质光滑,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先苦而后微甜。以个大坚实、体重皮细、断面棕黑色、无裂痕者为佳。“筋条”、“剪口”及“绒根”大多不饱满而有较多的纵皱,并带有灰黄色的栓皮。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或角质状。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备注同属植物秀丽假人参(又名:竹节三七)。三七号称“金疮要药”,人们把它比为“金不换”,是外科、伤科的常用药物,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种在田野,称为“田七”。三七的叶,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2、蚌肉

别名含浆;河歪;河蛤蜊,河歪,河蛤蜊。

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蚌类的肉。全年均可捕捉。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明目,解毒。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瘘,目赤,湿疹。①《食疗本草》:“主太热,解酒毒,止渴,去眼赤”②《本草拾遗》:“主妇人劳损下血,明日,除湿,止消渴”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止消渴,除烦解热毒,补妇人虚劳、下血,并痔瘘、血崩、带下”④《本草再新》:“治肝热,肾衰,托斑疹,解痘毒,清凉止渴”⑤《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滋阴,养肝凉血,熄风解酒,明目定狂”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分类标签: 方剂大全 span class fname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