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痹通络药酒

清痹通络药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3味。

清痹通络药酒的基本资料

清痹通络药酒(现代标准)

名称清痹通络药酒

拼音Qingbi Tongluo Yaojiu

成份飞龙掌血 透骨香 云实皮 走马胎 铁筷子 茜草 三角风 大血藤 伸筋草 川木通

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痹证湿热瘀阻证,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规格每瓶装25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50毫升,一日2次。

禁忌儿童、孕妇禁用;肝肾功能不全及酒精过敏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寒凉、辛辣及油腻食物。2.本品宜饭后服用;不胜酒者慎服。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它及滋补性中药。5.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7.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WS-10771(ZD-0771)-2002

清痹通络药酒相关中药材

1、飞龙掌血

别名黄椒,三百棒,飞龙斩血,见血飞,黄大金根,血棒头,飞见血,大救驾,下山虎,簕钩,血莲肠,血见愁,见血散,散血丹。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采集后截成长约30厘米的小段,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或疏林中。分布湖南、湖北、陕西、福建、台湾、浙江、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产陕西、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棒状,径约2~3厘米.表面灰棕色,有细纵纹及多数疣状突起;突起处栓皮多脱落,露出鲜黄色或红黄色皮层,质粗糙;剥去皮层,可见木质中柱,纹理平直细密。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治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子官出血,刀伤出血,经闭,痛经,肋间神经痛,疮疖肿毒。①《分类草药性》:“散血破气,治风湿筋骨疼痛,吐血不止”②《贵州民间药物》:“散瘀,解表。治伤风咳嗽,腹绞痛”③《广西药植名录》:“治眼红肿、翳膜”④《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痛经,经闭,血块,劳伤吐血,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2、大血藤

别名血藤,过山龙,红藤,千年健,血竭,见血飞,血通,大活血,黄省藤,红血藤,血木通,五花血藤,血灌肠,花血藤,赤沙藤,山红藤,活血藤,血藤,红皮藤,蕨心藤,穿尖龙,半血莲,过血藤,黄梗藤,八卦薛,黄鸡藤,血陈根,红牛鼻陈,五花七,五花血通,大血通,鱼藤,红菊花心,槟榔钻。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8~9月采收,晒干,除去叶片,切段或切片。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溪边。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通常截成长约30厘米的段状,直径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槽纹及明显的横裂纹,有时可见膨大的节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柄痕,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质坚韧,有弹性,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本质部黄白色,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气异香,味淡微涩。以条匀、径粗者佳。

功能主治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备注本品在华北、东北、中南地区作鸡血藤使用。

3、铁筷子

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黑毛七,小桃儿七,九百棒,见春花,九龙丹,鸳鸯七,九莲灯,九朵云,九牛七,黑儿波,双铃草,铁钢叉,瓦鸟柴,钻石风,钻古风,岩马桑根,蜡梅根。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腊梅的根及茎。

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活血解毒。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疔疮肿毒,跌打创伤。①《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镇咳,止喘。治跌打损伤,腰酸背痛”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骨痛,气滞腹痛”

4、三角风

别名爬山虎,异叶地锦,小叶红藤,吊岩风,三皮风。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爬山虎的根或茎。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我国南部均有分布。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血,解毒。治风湿痹痛,偏头痛,风湿疮毒,骨折。①《贵州民间药物》:“祛风,解毒,接骨”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疖毒,创伤”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5、川木通

别名淮木通,油木通,白木通,淮通,小木通。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绣球藤的茎。秋季采收。割取较老的茎,截成长段,刮去外皮,阴干。

性状①小木通的干燥茎呈细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O.8~2匣米。外皮红棕色或灰黄色,多呈撕裂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纵条纹,节部膨大,有叶柄及侧枝脱落的痕迹;木质部淡黄褐色或黄白色。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呈放射形的裂片状,导管孔排列较致密,髓部明显。气弱,味苦。产四川、贵州,湖南等地。②绣球藤的干燥茎呈圆柱形,长6O~100厘米,直径1.5~3厘米。外皮黄棕色,常有剥落起层的皮片,并有纵条纹;节部稍膨大。体轻,质坚韧,断面有放射状纹理及多数排列整齐的导管孔。气微弱,味微苦。以条粗、色黄白者为佳。产四川。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活血通乳。治湿热癃闭,水肿,琳病,妇女乳难,月经闭止。①《植物名实图考》:“小木通利小便”②《四川中药志》:“利水,清热,通血脉。治肾脏病水肿,急性肾炎小便不利,湿热癃闭,淋病,妇女径闭及乳闭”

备注同属植物中称木通入药者甚多,主要的有:①女萎(参见“女萎”条),湖南以之作木通;②单叶铁线莲,四川南川作木通;③山木通,四川、湖南作木通;④毛木通,四川巴县作木通;⑤皮翁铁线蓬,亦称小木通;⑥黄藤通,湖南称木通,四川称毛木通,云南称大木通;⑦小蓑衣藤(参见“蓑衣藤”条)云南亦称木通.

6、铁筷子

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黑毛七,小桃儿七,九百棒,见春花,九龙丹,鸳鸯七,九莲灯,九朵云,九牛七,黑儿波,双铃草,铁钢叉,瓦鸟柴,钻石风,钻古风,岩马桑根,蜡梅根。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腊梅的根及茎。

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活血解毒。治哮喘,劳伤咳嗽,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疔疮肿毒,跌打创伤。①《贵州民间方药集》:“镇静,镇咳,止喘。治跌打损伤,腰酸背痛”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骨痛,气滞腹痛”

7、走马胎

别名大发药,走马风,山鼠,血枫,九丝马,马路,山猪药,大发药。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茎。秋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山谷或溪旁等潮湿处。分布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产广西、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常膨大呈念珠状,径1.5~4厘米,表面灰褐色至暗紫色,有纵向沟纹,皮部易剥离,厚约2毫米。质坚硬,断面皮部淡紫红色,有紫色小窝点,木部白色。加工的切片,斜切呈长椭圆形,厚约2毫米,皮部与木部分离,木射线清晰。有时掺入茎基部的切片,中央有淡红紫色的髓部。以干燥,念珠状、皮色紫褐多皱缩、断面有菊花纹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产后血瘀,痈疽溃疡。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痰,除酒病。治走马风”②《纲目拾遗》:“研粉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③《本草求原》:“壮筋骨,已劳倦”④《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止痛,治四肢疼痛,俱水煎服”⑤《陆川本草》:“祛风湿,治风湿骨痛,风瘫鹤膝”⑥《广西中药志》:“活血行血。治产后血瘀”

8、伸筋草

别名石松,过山龙,宽筋藤,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狮子毛草,立筋草,舒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石松,狮子尾。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疏林下荫蔽处。分布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及内蒙古、河南等地。主产浙江、湖北、江苏等地,湖南、四川亦产。

性状干燥匍匐茎细长而弯曲,黄色或黄绿色,长30~120厘米,径粗1~3毫米。质柔韧,不易折断,折断面近白色,内有黄白色木心,常可见近直角生出的黄白色细根,外皮常脱落。直立茎2歧式分枝。鳞叶常皱而弯曲,密生于茎上,线形或线状钻形,黄绿色或黄色,无毛,略有光泽。叶端渐尖呈芒状,全缘,叶脉不明显。质薄,易碎。气无,味淡。以茎长、黄绿色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②《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③《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备注同属植物玉柏和垂穗石松的全草在浙江、四川等地均称伸筋草,并同等使用。参见“玉柏”、“铺地蜈蚣”条。

9、透骨香

别名透骨草,满山香,煤炭子,煤炭果,万里香,九里香,洗澡叶,芳香草,满天香,小遗骨草,透骨消,透骨草,搜山虎,小透骨草,九木香,鸡骨香。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茎叶。夏季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及丛林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产云南、贵州。

性状茎长约35厘米,多分枝,径3~5毫米,表面黄棕色,具纵纹,有叶柄残痕。叶多数脱落。气微,味微苦,以新鲜、干燥,叶色绿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①《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③《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备注本品在云南、贵州地区作透骨草使用,参见“透骨草”条。

10、云实

别名百鸟不停,老虎刺尖,到钩刺,黄牛刺,马豆,牛王刺,药王子,员实,天豆,朝天子,云实子,云实籽,铁场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种子。

生境分布生长于平原、丘陵地、山谷及河边。分布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杀虫。治痢疾,疟疾,消渴,小儿疳积。①《本经》:“主泄痢肠澼,去邪恶结气,止痛,除寒热”②《别录》:“主消渴”③《本草图经》:“治疟药中多用之”④《纲目》:“主下匿脓血”⑤《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杀虫,除湿热。治小儿疳积,麻疹不透;妇女乳痈”

11、茜草

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茹藘,茹卢本,茅搜,藘茹,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入骨丹,红内消,四轮草,拉拉蔓,小活血,过山藤。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根和根茎。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岩石旁或沟边草丛中。主产安微、河北、陕西、河南、山东。

性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上侧有茎基,下侧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子形,波状弯曲,长工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纹及少数细根痕。质脆,断面平坦,皮部紫红色,木部浅黄红色。气微。味微苦。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12、血藤

别名大血藤,活血藤,黄皮血藤,紫金血藤,气藤,香石藤,铁骨散,小血藤。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3~6月间,砍取藤茎,锯段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藤茎呈圆柱形,粗壮;少有分枝。一般锯成长约30~60厘米的段落,径约2~6厘米不等。表面棕褐色微带黄色,皮质粗糙,但少里鳞片状者。质坚实,木质性强,切断面皮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气味微弱。以条大、色红身干、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①《草木便方》:“入血分,破瘀生新。疗损伤积血,止痰血,鼻衄,臌胀,金疮”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通气,又治恶毒”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舒筋活络,通经破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调月经”④《贵州民间药物》:“治心气痛”⑤《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强筋壮骨。治五痨七伤,跌打损伤,风湿血痹,筋骨肢节酸痛及脚气,痿躄”⑥《贵州草药》:“除湿,理气止痛。治胃气痛”

13、木通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通草,活血藤。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性状白木通的干燥木质茎呈圆柱形而弯曲,长30~60厘米,直径1.2~2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裂纹,节不明显,仅可见侧枝断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较厚,黄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细孔洞的导管,夹有灰黄色放射状花纹。中央具小形的髓。气微弱,味苦而涩。以条匀,内色黄者为佳。产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目前所用的木通药材,主要有关木通、川木通、淮通和白木通四类,其中使用最广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关木通”条);其次为川木通,为毛茛科小木通、绣球藤等的木质茎(详“川木通”条);淮通为马兜铃科大叶马兜铃、淮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淮通”及“朱砂莲”条);白木通则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目前很少见用。

功能主治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分类标签: 方剂大全 span class fname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