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读书笔记10篇500字

文章有《香肠穿上红鞋子》读后感(481字)、弗列格游记读后感(458字)、根鸟的读后感(502字)、小战马读后感(501字)、皮皮鲁蒙冤记读后感(493字)、妈妈我回来了读后感(549字)、名人传读后感(477字)、读《格列佛游记》有感(553字)等500字左右的初中一年级读书笔记10篇,供您参阅。

《香肠穿上红鞋子》读后感_500字

你读过香肠穿上红鞋子这本书吗?在这本书里,一个爷爷给自己的孩子讲错了故事,一位农民赢了农田里的精明鬼,真儿和她的朋友分享快乐,帽子去冒险,有一个富有魔力的字,大画家画了一半的画给了小画家,小麻雀又发生了有趣的事,丁一小是怎么写子的,小草给我们带来了春意,小狐狸要去小镇上买手套,鸟窝里孵出了一棵树,谁偷吃了水果糖,金色的星星怎么来的,小汉斯变大了,早晨,爱动物的贡赛克没有出来,我长了胡子要当爸爸,耗子小鸟和香肠生活在一起,红鞋子要找他的伙伴,画家指出他的孙女的错误,谷草屋散发着大自然的气味,午睡总是安宁的,在黑暗里发生了事情,两个老鼠抬了一个梦,爸爸妈妈告诉了孩子什么是吵嘴,小柳树嘲笑小枣树,我家有个动物园,小丑成了勇士,还有不用斧子的工匠,还有很多很多。读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比吃了阿尔卑斯的蜜糖还甜,我从来没有读过着本书,让我感到书海无穷无尽,可以延伸到天边和海洋的交界处,我们就踏着书的阶梯一步步的前进。我实在是是佩服梅子涵老爷爷,他组成了一个儿童文学的团队,在无边无际的书海中寻找永远不朽的经典。就像梅子涵爷爷自己所说的那样:阅读优秀,亲近经典……

成语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如: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又如: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到得!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

成语天涯地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如: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 面无由,但以情企。”又如: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宋·晏殊《踏莎行》词

弗列格游记读后感_500字

读书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气质,而且也能让人长精神。读书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它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就在这个假期我看了一本书,叫作《格列佛游记》。也许有些人都不知道这本书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那个英国文学名著。在1872年的时候,就被翻译成《谈瀛小说录》,在《申报》上登刊出来,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

外科医生列佛在一次航海中遇险了,变成了小人国的俘虏,这里的人大约是十八厘米高的小人儿,国内却是战火连天。格列佛才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却又因为一次航海遇险中进入了大人国里,当地居民高大威猛,貌似巨人,迈一步差不多有十码远。格列佛比大人国里的蜗牛还小,就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小宠物,掌上小玩物。

这本书的导读里写过《格列佛游记》,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奇特,妙趣横生,以绝妙的讽刺艺术,对英国当时的社会、政治、法律和风俗习惯进行了辛辣地揭露和嘲讽。并且作者姜奈生·斯威夫特也曾被高尔基称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成语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如: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又如: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心旷神怡。——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成语宠辱皆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如: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又如: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虽不是灯下敲棋,窗前展卷的文人生活,但可宠辱皆忘。”

根鸟的读后感_500字

这几天,妈妈给我买了曹文轩的《根鸟》。我被书里面的主人公根鸟那种尽管遇到千难万阻,却一直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

书里讲的是一个少女紫烟到悬崖上采花,掉进了峡谷,她出现在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梦里,根鸟出发去寻找紫烟的故事。

根鸟在寻找紫烟时,遇到了一个叫长脚的人,他被长脚骗到了矿场背矿。因为想去救紫烟,他就逃跑,却被抓了回来,并被双手反剪吊了很长时间。长脚给他吃能让人忘记一切,只记得背矿的一种植物果实——红珍珠时,他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逃跑,去救紫烟!”就这样,他装成白痴,麻痹了长脚一群人。终于在大家都喝醉了的那天晚上,他又一次逃跑,并在独眼老人的帮助下,烧毁了一大片红珍珠!好!根鸟终于逃出来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如果他的意志稍微有点儿不坚定,就只能一辈子在山沟里背矿了。

根鸟十一岁离开家乡寻找紫烟,十六岁时因为想家,又回到了家乡菊坡。可是他父亲于半年前就病倒了,在根鸟回来的七天后,父亲就去天堂了。办完了丧事,过了一段时间,根鸟又踏上了寻找紫烟的路途。小小的年龄却找了那么长时间,扪心自问,我能坚持到底吗?以后,我要像根鸟那样,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成语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如:宋·宋祁《学舍昼上》:“扪心自问何功德,五管支离治繲人。”又如:此则请公等扪心自问:上流社会人而应作此语耶?(清·梁启超《与上海某某等报馆主笔书》)

成语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如:《清史稿·刘体重传》:“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又如: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坚持不懈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小战马读后感_500字

在这寒冷的假期里,我不仅读了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还读了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西顿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写了这本书。

‘小战马’是一只长耳兔的外号。小战马在全城算是很有名的,没有人、动物不知道它。它跑得非常快,城里的动物没有跑得过它的,只有一只顽固而又很伶俐的黑狗抓住了它。后来,长耳兔繁殖得越来越多了,人们就过度地捕杀,死掉的尸体处理掉,活的送到跑狗场,用来训练猎狗。可是小战马却一次次地逃脱了猎狗疯狂的追逐,它每一次逃脱,耳朵上就多一颗小星星。最后,小战马的耳朵上有了十三颗小星星,被成功放生了,重新过上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听到”小战马“这个名字,都会以为是写一匹战马的故事,我也不例外。其实,这是写一只小兔子的历史。小战马虽说是一只长耳兔,但是它为了自己的自由、生命,有像人一般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小战马好几次都差点被抓了,但是它不屈服,坚强地往前跑。它的这种精神并没有白费,小战马又重新回到了森林。

在我们的生活在,有些人为了一些芝麻大点的小事就大哭大闹,那岂不是连长耳兔都不如吗?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人。

成语坚强不屈: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如:《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又如:盖刚是坚强不屈之意,便是卓然有立,不为物欲所累底人。——宋·朱熹《朱子语灯》卷八

成语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如: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又如: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皮皮鲁蒙冤记读后感_500字

今天晚饭后,我看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做《皮皮鲁蒙冤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郑渊洁伯伯。

有一个晚上,皮皮鲁在听收音机时,一不小心调到了“未来台”。从这个“未来台”,他可以听到第二天将要发生的事情。有张全全考了一百分,皮皮鲁却只考了八十分,又有张全全在上学的路上会被喝醉了酒的司机撞伤,还有一(3)班的谷丽丽会在教室里被火烧伤。可是这些事都没发生,因为被好心的皮皮鲁阻止了。但是,皮皮鲁却被老师和同学们冤枉,大家都以为他神经有毛病。有一天,徐老师的孩子小京京得了阑尾炎,皮皮鲁不顾大家的嘲笑,奋力送小京京去了医院,救了他一命。通过这件事情,大家都相信了皮皮鲁的“未来台”。

后来,皮皮鲁将“未来台”和彩色电视机连接,让同学们看到了20年后的自己。他们有的成为了物理学家,有的成为了作家,还有的成为了饭店的大厨师。而读书最好的张全全,在成为了博士以后,却认不出小学时的徐老师,这让同学们大吃一惊,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不值得尊敬的人,因为他不懂得感激老师。

这个“未来台”真的太有趣了。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神奇的电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提前知道,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成语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又如:那个朋友和他再次见面,不禁大吃一惊。——巴金《等着盼着》

成语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如: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又如:当时有华灵毡士者,大名鼎鼎之学者。——清·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

妈妈我回来了读后感_500字

读了《妈妈,我回来了》这篇文章后我深受感动,不禁热泪盈眶。

在作者和奶奶住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年中,坐着每天上学都系着代表中国少先队员的红领巾。在作者学习英文时,他没有忘记学习祖国那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方块字。最后他怀着赤诚的爱国情意回到了祖国。

作者如此小的年纪,竟怀有如此深厚的爱国情意。是什么让他这样做?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炎帝和黄帝;有一个共同的称号——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祖国就是母亲!

这又使我想起了我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十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当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就计划早日回到祖国,但困难重重。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当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求途径协助钱学森回国,在粉碎美国的百般阻扰后,1955年9月,钱学森回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踏上祖国土地的一瞬间,他激动地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不论是哪一个华侨,不论是哪一个身在异乡的中国人,他是不会忘记祖国的。因为我们都拥有黑头发黄皮肤;我们说的都是中国话;我们写的都是中国字;归根到底我们都是同一个祖先的中国人!

成语炎黄子孙: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如: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又如: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不会同意台独的。

成语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如: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又如: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

名人传读后感_500字

文/张嘉怡

法国著名的散文家蒙田说过:“书籍可以带给人们愉悦,那是含蓄而渐进的。”书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载体,一本好书,可以让人终生受益。在我所读的各种名著中,唯《名人传》给我的感触最深,以致于使我每次阅读后心潮总不能马上恢复平静。

《名人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组成。其中《贝多芬传》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书中的主人公贝多芬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折磨中度过的。别人的童年是无忧无虑,少年是无限憧憬的,但贝多芬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困苦,还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八岁时不幸丧母,因此他便要独自一个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责任。生活本来对贝多芬就是不公的。但老天并不给他一点怜悯仍要继续折磨他。他曾有过两次爱情,但每一次都是被爱情所抛弃,他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后来他又不幸失聪。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承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的重压的贝多芬选择了坚强,最终为世界留下了不朽的乐章。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但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

成语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如: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又如:所以虽没有在家里自在,我也算是无忧无虑的过着了。——朱自清《笑的历史》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_500字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名著,我很喜欢这本书,而且读了好多遍了。有人会说:“书为什么要读那么多遍,读一遍就行了,干什么还费时间呢?”我却不这么认为,好书不厌百回读。书就是要多读,多读书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一本书只读一遍,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意思,只有多读几遍,细读才能深刻领会书本的全部内容。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也很佩服格列佛勇敢的精神,他是个敢于冒险的男子汉。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阅读更多的书籍,了解其中的道理吧!?

成语异想天开:异想天开[yì xiǎng tiān kāi],意指不符实际、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语或出清·无名氏〈都门纪变百咏〉其五七。[源] 清·无名氏〈都门纪变百咏〉其五七(据《清代北京竹枝词》引)乞选渔船钻铁甲,议挑河水灌城濠。料渠谋国忧勤日,异想天开首独搔。[典故]“异想天开”是指发出奇想天门开启,这种想法是怪异的,所以叫“异想”。异想的结果自然是不符实际、不合事理。清代无名氏〈都门纪变百咏〉中,提到为抵御外敌入侵北京城,有人就建议找些渔户潜水去破坏铁甲船,也有人建议挖深护城河,并挑运河水来灌注,使它深满以抵挡敌人。这些不符实际,不合事理的建议当然是“异想天开”的想法。

成语随心所欲: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如:《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又如:我们二人并坐,随心所欲的漫谈。——臧克家《老舍永在》

《乞丐囝仔》读后感_500字

赖东进的父亲在二十二岁那年便两眼失明,而母亲又是患有癫痫症的重度智障,所以主角不但要负责照顾家人,而且还要和父亲一起外出行乞。当时他只能以坟墓为家,每天过着三餐不继,家徒四壁的困苦生活,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最后的一丝希望,而且还决定要向世人证明天无绝人之路”的道理。于是赖东进牺牲了自己的睡眠时间,拿来读书和行乞,积极的奋发向上,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获选了十大杰出青年,让那些原本讥讽、耻笑他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呢!赖东进的父亲是瞎子,而母亲则精神异常又重度智障,他甚至还要照顾家人和外出行乞,就连一个能让他遮风避雨的住所都没有,在这样艰辛的生长环境下,主角却还是努力不懈、发愤图强,不向自己的命运低头,所以才能得到如此崇高的成就。但是如果换成是我的话,也许早就已经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人生了吧!而作者的故事也让我学到:就算是生长在多么恶劣的环境,就算连命运都和自己相违,也不要轻易的灰心,因为有句话说:“上帝关闭了你眼前的那扇门,就一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所以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不要这么快就认定自己一定办不到,而是要努力的去尝试,设法找出扭转局势的方法,将危机化为转机,就像那句家喻户晓的话语:“生命总会找到出口。”

成语刮目相看:刮目相看[guā mù xiāng kàn],意指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语本晋·虞溥《江表传》。[源]晋·虞溥《江表传》(据《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後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典故]“刮目相看”原作“刮目相待”,指将眼前旧有的认识刮除,重新看待。三国时吴将吕蒙,小时候因为生活困苦,没有读过什麽书,以致有些官员认为他没有学识而看轻他。有一天,吴国君主孙权劝吕蒙和蒋钦,要他们趁着年轻多看史书和兵书充实学识,吕蒙起先推说军务烦忙没有时间,孙权就举自己、汉光武帝及曹操的例子来勉励他。於是他开始发奋学习,到後来看过的书籍,甚至比一般儒生还多。吴国另一位将军鲁肃在代理周瑜的职务期间,有次巡视吕蒙驻守的营区,本来鲁肃也有一点轻视吕蒙,但却在议论事情时说不过他,於是拍着吕蒙的背说:“我一直以为你只会带兵,没想到你学识这麽渊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学识浅陋的吕蒙了。”吕蒙回答:“士三天不见,就应该让人刮目相待。”後来“刮目相看”即从这里演变而来,形容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含有重新评定、认识的意义。

成语手不释卷: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意指手里总是拿着书卷。形容人勤奋好学。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自叙》。[源]三国魏·文帝《典论·自叙》(据《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余於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少为之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晋·虞溥〈江表传〉(据《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典故]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後,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即窜位而自立为帝。曹丕在政治的抱负和成就上虽远不及曹操,但对於文学的重视,则不在其父之下,《典论·论文》所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一斑。又曹丕写过许多的诗歌、散文、辞赋,其中《典论·论文》更是开我国文学批评的先河。曹丕对於文学的爱好,实有家学渊源。父亲曹操不但是一代枭雄,也是著名的诗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则更是不在话下,後人誉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对建安文学的蓬勃,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自叙》一文里记述了父亲曹操勤於治学,即使身在军队之中,军务繁忙之际,仍随时拿着书本阅读,以充实自己,并常跟曹丕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习容易、思虑专一,但等到长大,就容易忘记所学。曹丕以父亲的话自我勉励,即使年长之後,仍旧不断努力学习。後来《典论·自叙》原文的“手不释卷”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_500字

读完这篇文章,就算不被作者那慷慨激昂的感情所感染,也被作者那大气但又不乏优美的文笔所陶醉。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心里一定十分悲愤,不然他的文笔不会这样大气,同时他也一定坚信终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祖国,不然他那优美的语句怎会饱含着对家乡的热情。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不少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还用了许多四字短语,使文章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描写十分细致,写出了家乡景物的特点。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都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土地的挚爱,对祖国的强烈爱国精神。总的说,这是篇不得不读的文章。

美丽、富饶的大地是我的母亲,我热爱大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作者用他精妙绝伦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副美丽的大地图,表达了他对大地、故乡的热爱。天下兴旺,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热血男儿,我应当拿出力量担负国家的兴旺,就算是为了我美丽的故乡也在所不辞。在这片哺育我的大地上,我宣誓一定要让我美丽的故乡永远如此丰饶、美丽,就算我看不见了,我的心也一定会感应到,因为我和大地有着最和谐的默契。因为我爱这大地!

成语匹夫有责: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如:清·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又如: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成语国家大事: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如: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又如:普通一般学者,只在书斋里打圈子,对于国家大事则不闻不问。——郭沫若《王安石》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