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读书笔记大全900字

文章包括童年旧事梅洁读后感(864字)、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873字)、论语的读后感(951字)、读《感恩节的荆棘花》有感优秀作文(913字)、草木春秋读后感(862字)、读《幻城》有感(872字)、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933字)、传统文化论谈读后感(869字)等900字左右的高中三年级读书笔记8篇,供您参阅。

童年旧事梅洁读后感_900字

看完这本《童年旧事》我想到了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由于他从上一年级时就整天戴着一副眼镜,全班甚至是全年级五个班都没有第二个,我们背地里都叫他“眼镜”。虽然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到昆山发展的原因,自三年级后,我们就分开了,可是,我还是一直都在想念着他,想念我和他交往的那段旧事。

那时的他,个子不高不矮,长着一张十分可爱的圆圆脸蛋。因为我爸爸妈妈是被世人尊称的外地“农民工”。所以虽然同住在一个村民小组,却鲜有交往。尽管在入学前我们还在同一个幼儿园同过一年学,彼此却并不认识。进了小学碰巧又是分在同一个班,相互之间也同样是没有往来。

然而,一件意外的事,总算是打破了这种沉默,使我们不但有了交往,还成了好朋友。

那是在一年级下学期,他和同学玩球时,不小心把眼镜搞坏了,眼睛也受了伤。也正是他的眼睛受了伤上不了课,使他不得不在家休息。

为了赶上学习进度,就在他休学的第一天晚饭时,他爸爸破例来到我们租住的小屋,向我询问上课进度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时我爸爸妈妈还在公司加班没在家,爷爷奶奶觉得有点意外,连忙热情的接待了他。因为这次登门造访,使我们家认识了到上海数年除房东以外的第一位本地人。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每天帮他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老师批改好的作业本送到他家,又每天把他做好的作业交给老师批改,一直到他眼睛恢复后去上课。由此一来,我们也因此成了好朋友。以后就经常在一起看书,在一起玩。也由于我跟“眼镜”同学成了好朋友,班里其他的本地同学,也逐渐和我有了交往,我们两家的家长也开始有了往来。就连当地的村民也渐渐对我们有了热情,见了面也常常会打个招呼了。

这位“眼镜”同学,就是我在小学最要好的朋友——戴君顺。由于和他的交往,我懂得了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关心和帮助。学会了离开老家的幼年玩伴后,怎么和外地原本不熟悉的同龄人交朋友。

这段童年旧事,也使我从上海转学到昆山后,虽然是插班学习,却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它让我久久难忘。

这本童年旧事的书,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还是值得一看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_900字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那一日,三位长相奇特的人相继走进一家客栈,他们一见如故,便决定在桃园结义,这一切仿佛是冥冥中注定。也许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干出一番大事业,但历史潮流让他们成了三国中最令人敬佩的枭雄。

读《三国演义》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战场的残酷,统治者的尔虞我诈以及那些将士们的赤胆忠心。作者将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而三国人物中我最喜欢那位红脸美髯的关云长。他不同于那莽汉子张飞,做事急急躁躁,不懂得为大局着想;他不同于那能够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整日煞费心机去算计对手;他也不同于那以仁义征服人心的刘备,却常常怯步不敢前进。

关公本名关羽,子云长,出生于公元年,卒于公元29年,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服群雄,辅佐刘备完成三分大业。他抚一把胡须,提刀上马,片刻华雄人头落地,杯酒尚温;他赤裸臂膀,手执棋子,面容平静,竟一点看不出华佗正在为他刮骨疗毒;他坐骑赤兔,手提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霸气非凡;他单刀赴会,不露惧色……他戎马一生,忠义一生,当麦城失利之后,他毅然选择忠于刘备,最终惨死,成了无头鬼。试想一下如果他受降,荣华富贵享受不尽,荣誉也是满载而至,天下格局会不会变化呢?可他万分敬重的大哥刘备对他有如何,也许只有关羽自己知道,而我所能读出来的是:曹操是十分看重关羽的,并极力想把他招录麾下。当麦城没有失守时,刘备完全可以去营救,但他还是为了所谓大局着想,放弃了兄弟。当关羽死后,曹操为他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可以说曹操对关羽的器重不亚于刘备,但为何关羽还是选择刘备,估计就是因为当年的桃园三结义吧,就是因为兄弟情义吧。

他忠贞守义,赤诚勇猛,他是义气的化身,他是我们心中那个威风凛凛的武神。电影《关云长》讲述的就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剧中关羽外表刚劲,内心柔情,侠义忠贞,仿佛将历史中的那位武神活脱脱的搬进了荧屏,但又似乎少了点三兄弟彼此的信任,也许这就是关羽的遗憾。

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有蕴含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苍凉。

成语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如: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又如: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成语煞费心机:指费尽心思。如: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四章:“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又如: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徐迟《黄山记》

论语的读后感_900字

《论语》开篇第一章的内容便是关于学习,并且讲的是学习之乐。凡是看过《论语》的人都对这一章记忆犹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第一》)即是说,学习中能时时复习学过的东西,心情不是很欢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方而来,心里不是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知道、不理解我,我心里没有郁郁不欢,这难道不是一位修养有德的君子吗?。

不过我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这一章,那就是要达到一种以学为乐的境界。孔子自述的三种境界都在反问,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论语》中还有直接表达这种以学为乐的章节,孔子夸奖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第六》)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认为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并且不为外物所累,以学为乐。孔子自己也有这种品质,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篇第七》)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像孔子和颜回那样好学,并且以学为乐事,那么他的学习境界定当有所提升。

王羲之是晋代的书法家,他在《兰亭集序》中写了一幅众人乐学图。那一次有王羲之、谢安等参加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聚会,四十多个文人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天,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环抱中,列坐在清流急湍的溪水旁,一觞一咏,饮酒赋诗,大家各呈才藻,竞展风华,自然景物之美与人的才华之美结合在一起,互相辉映,成为永远令人艳羡不已的壮举。这样的情景在今天已经很难再见到了,不过我们应该继承他们的精神,做一点恢复性的工作,这样于人于己都是一件乐事,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乐于其中。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负担,那么人的一生就会变得了然无趣,每天的学习变得很压抑,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学习本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学习使人进步有所得,给我们为人处事以指导,解决我们的困惑。学习就像我们最忠诚的朋友一样,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为何不能与之友好相处呢?孔子从十五岁便开始喜欢上学习,每到一个年龄段,境界都要提升一次,原因是什么呢?正是我们所说的以学为乐。希望那些对学习认识不深的人,仔细理解领会孔子以学为乐的精神,做到乐在学中。

成语崇山峻岭:连绵起伏的高山。如:《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又如: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二:“第二天,这一小队人马进入崇山峻岭的雁北。”

成语一觞一咏: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如: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又如:陈君时时与樵夫渔父野老相狎,一觞一咏,悠然自得。——清·戴名世《陈某诗序》

读《感恩节的荆棘花》有感_900字

2015—4—25故事讲述了美国妇女珊德拉在遭遇流产,丈夫失业后,一度埋怨上天对她的不公,偶然在感恩节那天,在花店中结识了一位与她有着类似经历的女店员。她在挫折面前的勇敢,对待顾客的真诚,以及对人生的深入诠释,无不感染着珊德拉那颗破碎的心,并使她学会坚强地面对生活。

故事的情节可能并不使人“眼前一亮”,但女店员从朴实的话语中道出的感悟,不禁令人深思。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在重创后未必有再次站起的勇气,而女店员却做到了。她对生活不仅充满希望,还给予顾客鼓励与开导,这是她与众不同的可贵之处。正如她所说:“我一直都在享受生活中的‘花朵’,但是,荆棘使我明白了上帝的安慰是多么美好。”在花店的经营中,女店员同样结识了不少像珊德拉那样的顾客。她有个习惯,在感恩节时,向他们赠送一束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为让彼此珍惜眼前的幸福。女店主的形象一直浮现于我脑海,她的言行告诉人们“荆棘”能够将“玫瑰”衬托得更宝贵。“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此句耳熟能详,可为何人要被生活主宰呢?不如在未失去之时,就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由此,使我想到七月里发生的一切,多重原因,并未如愿以偿,理想的破灭固然使人心如刀割。多想回到过去,让时间停止,改变残酷的结局,但一切都太迟了…… 如今,我已走上一条自己选的路,它蜿蜒而漫长。路上也许有拌脚的石块,一路也许阴晴不定,也许路的前方已有大大小小的山坡和丘陵等待着我。过去的毕竟成了“历史”,不乐观地走出阴影,怎能看见第二天黎明的曙光?人生亦是如此,你无法准确地知道其中有多少磨难,而它往往不定时地出现在途中,不少人选择退缩或逃避,结果是被磨难所征服,成为不折不扣的弱者。何不选择放开胸怀,大胆地尝试再次拼搏?正如恽代英所说:“能力愈运用愈大,困难愈奋斗愈小。”别忘了谁是人生真正的主宰者,是你!就是你!你该是征服磨难的人。

朋友,请不要一味地活在过去里,前方的路还很长…… 过去,是你无法改变的;而将来,是你能够去创造的。所以,请清醒地面对现实,珍惜你拥有的,把握你脚下的!

作者以平和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少不了坎坷,磨难,犹如玫瑰带有荆棘。坦然面对,生活将掀开新的一页,或许它很美。

成语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如:茅盾《子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又如:如今的妇人跟男人不折不扣一样尊贵! ——老舍《女店员》第二幕

成语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如: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又如:从他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中,看出他很聪明。

草木春秋读后感_900字

读完汪老的《草木春秋》,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就像沧海中的一撷浪花,大漠中的一粒沙石,宇宙中的一株草木。汪老的见识太广博了,人际关系太融洽了。

那泛黄的书页,古朴的气息,规整的文字,质朴的语言,无一不流淌着汪老数年来的智慧结晶。封面上一株草延伸沃野,纵横千里,把我的思绪无尽牵连。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的灵魂,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细细品味其中的语言,理解其中的深刻寓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汪老的《遥寄爱荷华——怀念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他们之间有着浓厚的感情,也蕴含了对祖国的思念。汪老与安格尔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却有着情感的交集,举手投足间洋溢着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共鸣。聂华苓的温柔与周到,安格尔的天真与善良,以及做客聂华苓家的作家的质朴与诙谐,都——其次,是汪老讲述的《故乡的食物》,简直让我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穿越到汪老的时代,品味汪老家乡的美味,领略一下汪老家乡的美景,顺便目睹一下文化大革命的残酷与无情,好让我进一步了解历史,感悟历史。

汪老以“草木春秋”为题,乍一看,好像是写的植物的变迁。但是,如果你细细琢磨一下,会发觉,写的肯定不止是植物,还有人世的生老病死,社会的更替,以及历史的。

今天,仍是草木变更的年代,春秋更迭的世纪;与昨日相比,今天,早已物是人非。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回溯今年的大雪事件:日本大桥被三米高的大雪拦腰压断,欧洲各国频频告急,渤海冰面持续冻结,航班、渔船纷纷停运——这一切,比起汪老的时代,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各种灾难接踵而至,可怜的人们,终究是自作自受,我惆怅。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草木春秋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比起汪老的时代,也只是没有了文化大革命的批判与干扰,有了富裕的生活,失去的却是永远也换不回来的珍稀草木和没有隔阂的人际交往,我失落。

说实话,我非常向往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的生活,没有喧嚣,没有纷乱,只有夫妻的恩爱与理解,朋友的真挚与融洽,以及老房子的惜惜相伴。感谢汪老的作品——《草木春秋》,给了我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浇灌,视觉的冲击。

成语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如: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又如:只怕再来时物是人非,云英已赴裴航之梦矣。——《平山冷燕》第18回

成语一去不复返:一去就不再回来了。如:《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诗

读《幻城》有感_900字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玄幻小说,它叫做《幻城》,一个充满了爱的世界。《幻城》既没有讲述以往其他玄幻小说所普遍拥有的大英雄一样的人物;也没有向其他小说一样所常有的辉煌的结局。它完完全全是一出被命运捉弄的爱的故事。一个叫做渊祭的女子,主宰这这个世界中的一切,在她眼下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她的杰作。主人公卡索——幻雪帝国的王,在渊祭的种种玩弄下,踏上了复活自己心中的爱征程。小说的开始,卡索带着自己的弟弟樱空释,流浪在所谓的凡世间30年。在这30年里,卡索对他的弟弟无微不至……在他们终于回到他们久违的家时,卡索遇到了他的至爱——一个叫梨落的女人。但命运不愿垂青于这段爱情,卡索的父亲坚持要卡索娶深海宫中的人鱼公主。在小说中,卡索所拥有的那座刃雪城,像钱钟书所写的围城一般,禁锢了卡索的自由。那是一座坚固的围城,在外面的人不顾一切地想进入这座孤寂的城;而在里面的人却渴望着外面的世界。这是多么可笑啊!于是乎,卡索的弟弟樱空释,不顾一切地想要替自己的哥哥继承皇位;他玷污了人鱼公主的身体,使她自杀。希望让卡索自由地去飞翔,即使当卡索的剑穿过他的胸膛时,他仍然对他的哥哥说:“在我死后,请你自由地……”一切在这一刻爆发,当卡索获悉渊祭的手中拥有能够使人复生的隐莲时,他义无反顾地带上一些人,踏上了进入幻雪神山,挑战渊祭的征程。然而这一切,都是渊祭的游戏,当卡索杀死了东、南、西、北四大护法,得到了封天的力量,在牺牲了数名部下来到渊祭的面前时,最大的悲剧也由此开始。即使渊祭是不可战胜的,卡索仍然举起了反抗的手……卡索得到了隐莲,却换来了更大的悲剧,他的弟弟重生之后是他最大的敌人,人鱼和梨落的身份颠倒。最终,卡索倒在了刃雪城的城墙上。也许没有人理解樱空释的爱,没有人知道梨落与人鱼对卡索的爱,可是卡索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镇守一座空城,孤独一生的的悲哀。渊祭不正是我们自己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就会有一个结果,一切是由自己决定的,只有屈服于命运的人,才会迷恋着卡索身后的空城。卡索死了,留下的是空城,带走的是一生的孤寂,他不会再寂寞,他所有的朋友已经活在心中……

成语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如: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又如: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义无反顾。——华而实《汉衣冠》二

成语计不旋踵: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如: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又如:臣非不知事在燃眉,计不旋踵,而揆之愚衷,参之闻见。——明·萧彦《夷心难测借兵宜慎疏》

放牛班的春天读后感_900字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大名早就耳闻,但一直未及观看。今日无聊,决意耐住性子好好欣赏一番,熟料看了一会儿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伴着笑声和泪水看完了整部影片,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真希望每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做老师的都能看一看。在爱心严重缺失、教育极度沉沦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这么一锅浓烈的、温暖的心灵鸡汤。

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有着这样一个充满严格制度的少年学校。而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严厉管制而变得乖巧,反而成为了一群没有教养,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然而谁也不会知道,在这样似乎无可救药的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一个个美妙的梦想正在悄然升华。怀着这样天真烂漫的梦,他们遇见了一个可以说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他就是马修。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最后的结果是,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们的自信,找到了属於自已的春天。马修老师的伟大之处,主要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上。他申请进行教育实验,请求校长答应三个要求:取消禁止娱乐的禁令;允许他来惩罚肇事者;允许不透露孩子的姓名。这无一不饱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尽心尽责;对人平等,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态度。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当然,尊重的前提是爱,马修老师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让野男孩个个成为发光的小天使。教师的职责不仅给予学生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追求梦想的勇气与途径。年轻人总是充满梦想的,梦想是青春的背景音乐,伴随人们度过一生最美的季节。但是世俗的压力往往会扼杀这些美丽而脆弱的梦想,《放牛班的春天》里就有这样一群被压抑、被忽视、被扼杀了梦想的孩子们。严格的管束,僵化的教育令他们没有梦想的空间,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叛逆的行为上,失去了追求梦想的甜蜜。马修老师最终以他的理想、宽容与音乐重新唤醒了孩子们追求梦想的本性,让他们的青春活力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成语一视同仁: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意指同样以博爱的仁心,对待所有的人及禽兽。语出唐·韩愈〈原人〉。後用“一视同仁”指平等待人,不分亲疏厚薄。[源]唐·韩愈〈原人〉(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闲者谓之人。形於上,日月星辰皆天也;形於下,草木山川皆地也;命於其两闲,夷狄禽兽皆人也。曰:“然则吾谓禽兽人,可乎?”曰:“非也。”指山而问焉,曰:“山乎?”曰:“山,可也。”山有草木禽兽,皆举之矣。指山之一草而问焉,曰:“山乎?”曰:“山,则不可。”故天道乱,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地道乱,而草木山川不得其平;人道乱,而夷狄禽兽不得其情。天者,日月星辰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兽之主也,主而暴之,不得其为主之道矣。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典故]唐代文学家韩愈崇尚儒家“仁爱”学说,他在〈原人〉一文里论述到世间分天、地、人三个部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草木山川,人间有夷狄禽兽。天为日月星辰的主人,地为草木山川的主人,而人则为夷狄禽兽的主人。人既为夷狄禽兽之主,就必须广施仁道,不分种类、不分远近,才不失为夷狄禽兽之主。所以圣人看待夷狄禽兽都是同等的,一样施与仁爱。“一视同仁”就是从文中“圣人一视而同仁”一句摘录而成的成语,後用於指平等待人,不分亲疏厚薄。

成语费尽心思: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如: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与杨子直书》:“而近年一种议论,乃欲周旋于二者之间,问互委曲,费尽心机。”又如: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

传统文化论谈读后感_900字

放假了,自己在这短暂的假期里挤出一下午的时间,观看了同事给我下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大家知道现代人心肠通常比较硬,不太容易被感动落泪的,但看了此视频不易落泪的我也被其论坛感动了,泪不止一次滑落。

公益论坛以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大惠为代表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汇报团”三四十位老师以自己血和泪的教训史真诚地奉劝世人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实实在在触动了人们柔软的灵魂,唤醒了人们的纯善之心。其文化精髓之根本《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也曾一度看成为封建糟粕。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

看着视频感悟颇深:其一,懂得感恩。“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自豪,做到这些也算是给父母的一种报答吧。

其二,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自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不用羡慕别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自己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自己的梦想和对工作的热情献给热爱的工作事业,做有用的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看清世事,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从自己的教育教学抓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成语实实在在: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如: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实在在。”又如:我们需要实实在在干活的人。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