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10篇150字

本文整理了读《西游记》有感、西游记第5章读后感(137字)、《西游记》之高老庄读后感(139字)、《西游记》之观月悟禅读后感(140字)、唐僧很自私——《西游记》读后感(140字)、《西游记》之通天河遇险读后感(144字)、《西游记》之五行山下读后感(145字)、西游记读后感(145字)、读西游记有感(155字)等15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优秀作文10篇,供您参阅。

西游记第5章读后感_137字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五回充分反映了大圣的天真率直,同时也衬托出了大圣的愚昧无知,他不畏强权,但强权是不会因为他的天真耿直就会宽容他,而且还有很多看不惯大圣所作所为的人,从中挑拨是非,无中生有,想与处置而后快。大声就是这些人权势利益纷争的一个工具,一个靶心而已。

成语无中生有:无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意指道家认为“有”是从“无”产生出来的。语本《老子·第四〇章》。後来语义一转,用“无中生有”指本无其事,凭空捏造。[源]《老子·第四〇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典故]“无中生有”指从“无”捏造出“有”,所以可指本无其事,凭空造作。这句成语一般以为出自於《老子》,但这和《老子·第四〇章》所说的“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意思并不一样。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从“有”产生出来,而“有”又从“无”产生出来。就这个意思来看,老子的“无中生有”,是一种解释道之本源的见解,和後代使用“无中生有”的意思颇有不同。後来的用法,这个“无”就是“没有这回事”,这个“有”就是“有这回事”,所以“无中生有”的意思才会是:本无其事,凭空捏造。

成语所作所为:指人所做的事。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又如:二弟从前所作所为,我岂不知,只是我做哥哥的,焉能认真。——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西游记》之高老庄读后感_139字

高老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请求降妖。悟空变为太公之女,欲收复妖怪。妖怪取出九齿钉耙与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是取经路过此地时,便跟悟空去拜见唐僧,原来他是天上被贬的天蓬元帅,错投猪胎,后经观音点化,愿保唐僧取经。唐僧给他取名“猪八戒”,真是天上掉下个猪八戒,有了他西游变得搞笑多了。

《西游记》之观月悟禅读后感_140字

第三十六回中,在一个月圆之夜,师徒四人来到一座破寺,在庭院赏月。唐僧思乡,悟空以月为喻,为其点明“见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满心欢喜。八戒、沙僧观月,于佛理亦各有所得。我觉得面对相同的事物,由于各人的心境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对世间真理的追寻,最终会殊途同归的。

成语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如:《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又如:一道题,往往有几种解法,但殊途同归,答案只能有一个。

唐僧很自私——《西游记》读后感_140字

唐僧很自私——《西游记》读后感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为《西游记》。在这本书里面我最不喜欢的人是唐僧,因为他很自私,每次他肚子饿的时候,就叫徒弟去寻食,自己却在那里休息。难道徒弟的肚子就不饿吗?碰到妖魔鬼怪自己不去打妖怪,总叫徒弟去打,难道徒弟的生命就不重要?唐僧你太自私了!

成语妖魔鬼怪: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如: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又如:师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魍魉鬼怪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七回

《西游记》之通天河遇险读后感_144字

第九十九回,唐僧师徒历经艰险终于取得真经,观音姐姐发现距九九八十一难之数尚缺其一,就让四众返程时重过通天河。老鼋驮四众渡河,但因唐僧忘记向如来问他所托之事而将师徒四人和马匹抛在水中。由此可见做人应该讲诚信,要千金一诺,承诺的事就该认真去做,不要言而无信。这也是我读《西游记》的一个领悟吧。

成语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如:《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又如:酒后一言,就果然相赠,又不惮千里送来,你员外真可谓千金一诺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

成语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如:《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又如: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西游记》之五行山下读后感_145字

如来祖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唐僧玄奘在观音姐姐指点下,立愿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在五行山下,唐僧解救被压了五百年的孙悟空,并收为徒弟。悟空接受劝告,立誓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读到这里我有些心酸,一代英雄终于被束缚在一个小小的铁圈里了!这或许是他为取经这个正义的事所做的牺牲吧。

成语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又如:反腐倡廉的紧箍咒要经常念

西游记读后感_145字

孙悟空神通广大,有火眼金睛,猪八戒就知道吃,沙生生性多疑,唐三藏心地善良,妖怪诡计多端,想尽一切办法吃唐僧的肉,妖怪变成了人的模样唐僧看不出来,但是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能看出来,孙悟空把妖怪打死了,唐僧以为孙悟空打死的是人,于是将他赶走,唐僧要被吃的时候,孙悟空又来了,就这样他们就取来了真经。

成语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如: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又如: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

成语瞒神唬鬼:形容会耍花招。如: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本第十出:“这厮瞒神唬鬼,钢筋铁骨,火眼金睛。”又如:王丞相因姐姐不从,亦发恼起来,把温存情况,变做了瞒神唬鬼乔模样。——明·徐复祚《红梨记·赴约》

西游记读后感_154字

读完西游记我知道了作者吴承恩。知道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认识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子。知道了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憨厚的沙僧。他们为了保护师傅取经,一路的艰辛万苦,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们学习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如果我们都努力克服面对,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成语好吃懒做: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如: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又如: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不会过,只一味好吃懒做。——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成语拍案惊奇: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如: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又如: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杜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人民日报》(海外版)1982.1.2

读西游记有感_155字

我最感动的人物是孙悟空,“他聪明伶俐,历经千辛万苦和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保护唐僧取经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都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如意金箍棒。他非常机智、勇敢、坚强、明辨是非,再难的事情它都不怕。”我要学习他刻苦认真、好学上进不怕困难的精神,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做一个四好少年。我一定会加油的!

成语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如:《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曲礼上》:“失祀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如:八、九年的部队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养成她举止老练、大方、明辨是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

成语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如:元·张之翰《元日》:“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又如: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

西游记读后感_156字

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