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读后感6篇700字

整理了读《三国》有感、读三国,品人生(698字)、三国演义读后感(698字)、读《品三国》有感(699字)、三国演义读后感言(699字)、煮酒论三国——《三国演义》读后感(701字)、读三国读后感(705字)等700字左右的读后感范文6篇,供您参阅。

读三国,品人生_698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三国已走进了我的生活,他就像一位年长的智者不倦地教导我如何处世做人。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要不耻下问,不可以貌取人。当初刘备兵败,若非他有着谦逊爱才的品质,博大的胸怀,如何得到卧龙孔明的出山相助?没有诸葛亮,后来怎么会有刘备的雄起?当初庞统想投靠东吴失败后去投靠刘备,而刘备却因庞统相貌丑陋拒绝,若非刘备及时悔悟,以真诚打动庞统,恐怕永远失去了一位谋臣。没有了这两位决定刘备命运的谋臣,就没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也就不会轻易地取得巴蜀。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要顾全大局,不要妄自尊大。当初关羽就是因为太过自负,没能顾全大局,结果激怒了孙权,最终不仅失去了荆州,更丢了自己的性命。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对待他人要温和。这事可有来头,要由张飞说起。当初他醉打曹休为关羽报仇时,由于下手太酷,导致失去徐州,另外还丢了小命,哪一件都是坏事。“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在生活中与人要和平相处,否则最后落个众叛亲离,哭都找不到地啊……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要隐忍,控制情绪,不可冲动。刘备为关羽报仇一事就是被冲动冲昏了头脑,率领几十万大军,硬是被人家东吴一把火烧了个一扫光。所以说,为人要常怀一颗平常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真谛。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不要轻言放弃。赤壁一战,势单力薄的孙刘联盟,面对百万曹军,没有气馁,一把火将老曹烧得没了脾气;夷陵之战,同样是一把火,吴国把蜀国的家底全部烧光。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相信奇迹就会发生在下一刻。学习亦是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读三国如品人生,它或甘或苦,书写着人生的大戏!

成语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又如:有孩儿在这里,不要怕他,包管风平浪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成语平静无事:形容非常安全,没有事情发生。如:毛泽东《批判大汉族主义》:“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故须进行认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读后感_698字

明代罗贯中先生的著作《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文化经典中的四大名著之一。

前一段时间,我听到同学们说《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我听得十分入迷,可又觉得自己已经不像是他们的同学了,我掉队很远了。我有点着急了,如果不赶紧读这本书,我和同学们就没有共同语言了。那天,我匆匆忙忙地从书堆里找出了这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

读着读着,我慢慢地明白了这本书写的是东汉末年以刘备、孙权、曹操为首的三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知斗争。

这本书里的军事谋略和忠诚勇敢让所有读者都得到了启示。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从忠的角度和奸的角度进行思考,渐渐感觉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块活化石。

书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可令我最敬佩的还是五虎将之一的赵云。他武艺高强,非常勇猛,刘备曾赞誉他“浑身都是胆”。在大战长板坡“单骑救主”的情节中,我终于明白,他勇猛无敌的胆气就是来自于他的忠诚。

当得知君主的儿子阿斗身陷曹营时,他立即行动,单枪匹马冲入曹营。曹军向他追杀过来,他奋力应战,英勇无比。他的马让曹军绊倒时,他摔了下来,十分危险,可他一点都不慌张。他一不小心被大刀砍伤了手臂,鲜血直流,可小阿斗仍然在他的怀里睡得香香的。敌人一窝蜂地冲了过来,他还是不放弃,他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阿斗的生命。在这关键时刻,张飞一把大刀大吼着赶来了,他们冲出重围救主成功。

赵云的故事让我震惊:一个忠心的人居然有这么大的勇气,大得连敌人都怕他。赵云应该算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读了他的故事后,我也想做这样的人了。如果我忠于国家和人民,我也就不怕任何困难了,我也是无敌的勇了。

成语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又如: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成语一窝蜂: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又如:他们一窝蜂地赶忙拥向饭堂。

读《品三国》有感_699字

每当拿起了《品三国》这一本书的时候。我就仿佛回到了那硝烟四起的年代了。三国争锋,三分天下。蜀汉占人和,北魏占天时,东吴占地利,谁也不肯让谁。我在这本书更是佩服诸葛亮的机智,关羽的万夫当之勇,刘备的仁义……这本书告诉了我做人不能太大意,骄傲。这在三国中不止出现了一次。官渡之战,袁绍七十万大军,而曹操只有不足十万人马。但这场却是曹操的不足十万人马胜利了。还有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八十万大军却让东吴三万人马丢盔弃甲。还有刘备的复仇之战,刘备不接受东吴的和好,最终还是一样的结果,刘备八十万大军又被陆逊烧得片甲不留,最后连刘备也气绝白帝城。这场战斗最可惜了,刘备有诸葛亮,还有三员虎将:赵云、黄忠、马超。可刘备太意气用事了,还不听诸葛亮的劝告,结果损兵折将还搭了自己的性命。我喜欢读《三国演义》,我喜欢读《三国演义》中的人们斗智斗勇。《三国演义》还告诉了我们处事要忍耐,不能太激动。诸葛亮向魏军挑战,可是魏军闭门不应。结果诸葛亮因为过度操劳,病死于五丈原。而魏军保住了城池,最后收复了天下。虽然最后让司马家族当了皇帝,可是这也是历史必然。一个不太近如人意的结局,几分悲伤和惋惜。深得民心的刘备没有赢,治国有方的曹操和富有英雄气概孙权也没有赢。谁也没有赢,如果说得利最多的,那就因该是处于水深火热的黎民吧。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吧,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吧。多少人在赞叹赤壁之战的壮阔,但又有多少人在惋惜这八十万魏军呢?恐怕没有多少吧,战争的代价就是生命。我认为大家都因去读《品三国》,去听听易中天先生的别样三国。如果一个人可以读透《品三国》他办事一定会成熟得多,周详的多。让我们回到当年,回到那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

成语片甲不留: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如: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烧曹兵八十三万,片甲不回。”又如:我们舍命争先,杀得他片甲不留。——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成语全军覆没:全军覆没[quán jūn fù mò],意指军队全部被消灭,无人幸免。比喻完全丧失或澈底失败。语本《魏书·卷三五·崔浩列传》。[源]《魏书·卷三五·崔浩列传》是年,议击蠕蠕,朝臣内外尽不欲行,保太后固止世祖,世祖皆不听,唯浩赞成策略。……既罢朝,或有尤浩者曰:“今吴贼南寇而舍之北伐。行师千里,其谁不知。若蠕蠕远遁,前无所获,後有南贼之患,危之道也。”浩曰:“不然。今年不摧蠕蠕,则无以御南贼。自国家并西国以来,南人恐惧,扬声动众以卫淮北。彼北我南,彼劳我息,其势然矣。比破蠕蠕,往还之间,故不见其至也。何以言之?刘裕得关中,留其爱子,精兵数万,良将劲卒,犹不能固守,举军尽没。号哭之声,至今未已。如何正当国家休明之世,士马强盛之时,而欲以驹犊齿虎口也?……” 另可参考:《资治通监·卷一二一·宋纪三·文帝元嘉六年》[典故]“全军覆没”原作“举军尽没”。蠕蠕,即柔然,为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初属拓拔部,为东胡族的苗裔。北魏时,游牧於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北魏世祖拓拔焘在位年间,屡次想北伐灭之。但是当世祖提出此议,朝中大臣几乎全部反对,认为将会诱引南方刘宋乘隙来伐,恐怕得不偿失。但崔浩却表赞成,他说:“当初刘裕乘後秦内乱率大军北伐,攻下关洛,并留次子刘义真与大批的精兵镇守长安,但後来仍被夏主赫连勃勃攻破,军队全被消灭,创伤至今尚且未平复,怎麽敢来攻打我们呢?此时正是北伐的良机,可获一劳永逸的长久之利。”於是世祖大悦,决意北伐。“全军覆没”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举军尽没”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丧失或澈底失败。

三国演义读后感言_699字

唉!《三国演义》这本书真的令人回味无穷呀,不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啊!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当然,这次重读《三国演义》看法肯定和以前是不一样的。我原以为诸葛亮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一辈子也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可是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说诸葛亮的一生也不是完美无憾的,我看了也很同意作者的看法。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呢?原来他的错误就是收服了魏延,诸葛亮不应该收服魏延,而应该把他解决掉,不留后患。因为魏延的野心太大了,留着他迟早是个祸害。后来,诸葛亮一去世,魏延就造反了,他认为刘备手下没人比他更厉害(当时关羽、张飞都去世了)。幸亏诸葛亮临终前做了安排,最后,马岱把魏延斩于马下。

我现在比较关注曹操,曹操也很聪明,但肯定不如诸葛亮。在曹操小的时候,他非常讨厌他的叔叔。因为每次他一出去玩,叔叔就会到他父亲那里打小报告,晚上父亲回来就要揍他一顿。

一天,曹操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叔叔面前装抽风,叔叔大吃一惊,立刻就告诉他父亲,他父亲急忙跑过来,一看曹操还好好的,就问他:“你的身体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你叔叔说你抽风呢?”曹操装着很委屈的样子对他父亲说:“叔叔讨厌我,所以就故意在您面前说我的坏话。”从此,他叔叔说什么,他父亲都不再相信了。从这个故事可见,曹操从小就诡计多端心计多多。

有的人评价曹操,说他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点我是非常认同的。曹操就是这么一个人,只要他得势了,首先就把你给收拾了。中国有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曹操不正是这样干的吗?

最后,我只能说,刘备是个幸运儿,而曹操是个倒霉蛋。如果刘家没有诸葛亮的辅助,天下早就是曹家的了。

成语回味无穷: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如: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又如:这篇文章含义深刻,使人回味无穷。

成语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又如:那个朋友和他再次见面,不禁大吃一惊。——巴金《等着盼着》

煮酒论三国——《三国演义》读后感_701字

公元220年—280年,天下分成三股势力——蜀汉、曹魏以及东吴,各自首领分别为:刘备、曹操、孙权。这三国为了争夺天下而不停地开战。《三国演义》就是由这一段惊心动魄的战争而改编的。俗话说的好,“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年少时,我们可以从《三国演义》中为自己挑选一个人物,然后向他学习,向他努力,争取接近他,达到他,超越他。这个人物可以是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也可以是谨慎多疑的曹孟德;还可以是武艺超群的赵子龙;更可以是忠贞不二的关云长,只要你愿意,连吕布那样见利忘义的人也行。等到年老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水浒传》看看自己成为了哪种人。《三国演义》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残酷和复杂,有些人为了那一些可笑的权势、利益而不顾那些与自己同生死共患难的部下的安危,甚至企图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些人今天势不两立,明天杯酒言欢,表面关系融洽,内心勾心斗角。如今,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这些人,而且人数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我们必须警惕这一些恩将仇报的人。初看三国时惊叹于卖草鞋的刘备竟然三分天下得其一,后来随着资历的增长,也逐渐认可了。有时过于良好的出身条件反而不利于成功。生长在这一种衣食无忧的状态下,大部分人会变得软弱无力,遇到一丝挫折就退缩,就放弃。但也有例外,他们会充分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去为成功打下基础,如曹操。在艰苦的环境下,更应该拼尽全力去尝试,去挑战,去突破。但这种情况也有例外,他们将这种出身的贫困归于荒谬的天意,不去努力,甘于穷苦一生。无论你出身贫富贵贱都应该努力向上,不能满足于现状(阿斗就是个例子),应该争取新的突破。只要努力去拼搏,就能迎来的成功,这就是《三国演义》的宗旨。

成语见利忘义:见利忘义[jiàn lì wàng yì],意指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语出《汉书·卷四一·樊哙等列传》。[源]《汉书·卷四一·樊哙等列传》赞曰:“仲尼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言士不系於世类也。语曰:『虽有兹基,不如逢时。』,信矣!樊哙、夏侯婴、灌婴之徒,方其鼓刀仆御贩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勤)〔勒〕功帝籍,庆流子孙哉?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臣而又执劫,虽摧吕禄,以安社稷,谊存君亲,可也。”[典故]汉高祖过世後,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亲吕后掌握政权,其间残害刘氏亲属,大力提拔吕氏宗亲。吕后一死,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机铲除吕氏外戚的势力,但是周勃一直无法顺利入主当时由吕禄掌管的北军。陈平和周勃知道郦寄和吕禄是好友後,就挟持郦寄的父亲郦商,要他骗吕禄出游,郦寄没办法,只好答应。周勃入据北军後,先诛杀吕禄,接着一一铲除朝中吕氏势力,使得汉文帝顺利的继位。班固在《汉书》中记载这则历史事件,并且做下评论:汉文帝时,天下人都认为郦寄不顾道义,出卖朋友。但郦寄会这麽做,一方面是为了救父亲,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安定,不能说他出卖朋友,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後来“见利忘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成语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如: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又如:在这件事上,他们最是赤祼祼地毫无勾心斗角的意思。——茅盾《虹》九

读三国读后感_705字

曹操是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的雄才大略在于其善于审时夺度,求才若渴,善于纳入贤才,曹操曾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要求各级官吏在选拔人才中不用尽善尽美,只要真正有才,有些小缺点也可以忽略,也正因为如此,当时投入曹操门下门人甚多,一时之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不得不说与曹操的爱才有道有很大的关系。曹操不仅善于纳才,还很乐于爱才,曹操曾纳过一个贤才,叫做陈琳,他本是袁绍的下属,曾替袁绍撰文骂过曹操,但是平定河北,陈琳归降后,曹操见到陈琳的时候,虽然当面责备他,但是,曹操并没有处分他,而是不计前嫌,任用他为自己掌管文书工作,曹操的胸襟可见一斑。张绣曾是曹操的死敌。曹操的儿子和侄子都是死在张绣之手。但是,曹操觉得张绣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因此在官渡战争之前,仍和他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其实曹操的成功确实也与其阔达的胸怀和广阔的胸襟有很大的关系。

曹操也是一流的文学家,曹操的很多诗词如《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董卓歌》等至今仍然广为流传,曹操的诗词通俗易懂,鲁迅先生还曾特别拈出通脱一味,激赏不已。曹操一生南征北战,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虽然艰辛,但是曹操总是满怀斗智,他的诗很多都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体现了他自己的远大抱负和豪情壮志。像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龟虽寿》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曹操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

三国是本好书,每个人读三国会有不同的感触,而且每个人每个时期读也有不同的感触,以我现在的心境来读三国,我崇拜的是英雄,学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成语尽善尽美:尽善尽美[jìn shàn jìn měi],意指形式优美,内容完好。语本《论语·八佾》。後用“尽善尽美”形容事物的完善美满已达极限。[源]《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典故]“尽善尽美”一语原见於孔子对古代乐曲的评论。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认为上古时虞舜时所制定的〈韶〉乐“尽美”又“尽善”,周武王时所制定的〈武〉乐则“尽美”不“尽善”。意思是说:〈韶〉乐的音调极为优美,内容又能感动人心;〈武〉乐虽然音调旋律亦佳,但在意境上却略逊一筹。孔子会有这样的看法,其实与他的政治主张有关,虞舜时代的平和较近於孔子所向往的仁义之境,周武王虽亦为明主,但毕竟是以武力推翻纣王而取得政权,此则违背了孔子的理念,也间接影响孔子对当代音乐的评价。故孔子说的“尽美”和“尽善”,原来是指音乐的形式优美,内容完善,後来“尽善尽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物的完善美满已达极限,有时也作“尽美尽善”,如《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便是描述伯牙之琴艺发挥到极致时,可使老虎、猿猴都静下来聆听。

成语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又如:以酗酒狎妓之微嫌,遂没其困苦艰难之功业,清朝之赏罚不均,可见一斑。——《清朝野史大观》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