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精选读后感10篇500字

搜集整理了《菜根谭》的智慧读后感(550字)、《来自我们童年的小说》读后感(476字)、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80字)、《小橘灯》读后感(519字)、狐狸和葡萄的读后感(504字)、红色书籍读后感(472字)、我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497字)、《爱哭的小姚明》有感优秀作文(516字)等500字左右的高中二年级精选读后感10篇,供您参阅。

《菜根谭》的智慧读后感_500字

今日读《菜根谭》,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宽容、淡泊、向善与智慧,让你觉得仿佛在与一位智者交谈,疑虑消弭,警策长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给我感悟最深的是其中有关教育批评的至善妙语。

洪应明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注意不伤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过高,要顾及别人是否能做到。

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但有没有反省过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呢?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在公众场合、在家长面前大声斥责学生;有时小题大做、声色俱厉,严词批评;有时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像老太婆......这些做法都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像上句话中所说的那样教育孩子去恶趋善,还愁效果不佳吗?

《菜根谭》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观点。“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这些话语告诉我们,凡事应求恰到好处,过之不及都将失之偏颇。

我喜欢《菜根谭》。它淡雅的眉目下是一双历世阅人的慧眼。它宛如一溪清泉,荡涤人心的积郁,使人澄怀物象,进而得以超然物外,静观世界,参悟人生。

成语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细细看看,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又如:诗上所叙闺臣姐姐事迹,长篇大论,倒象替他题了一个小照。——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九回

成语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如: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又如: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来自我们童年的小说》读后感_500字

《来自我们童年的小说》的作者是德国作家格奥尔格·克莱因,1953年生于奥格斯堡。1998年他以长篇小说《利比德西》彻底扭转了以前老被出版社退稿的命运。在2010的3月,本书:《来自我们童年的小说》在莱比锡图书博览会上夺得德国图书纯文学大奖。“人类是极大胆的动物”,他在上一部小说这样开始。在这一本书中我们将认识我们最大胆的朋友:孩子们。格奥尔格·克莱因将把我们带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太阳的光芒下的德国南部的一座小城里,带我们认识了一群小朋友:“大哥哥”、“笑话篓子”双胞胎、“老美”米奇、“鼻涕虫”和西比勒等等,他们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和电话,甚至连玻璃珠、连环画、水彩笔都对他们无比的珍贵。尽管这样,他们却仍具有疯玩的权利,不用担心父母的严厉监视。但本书不但描写了童年的美好与快乐,也充满了以往的神秘与恐惧,更丰富了故事情节。本书里的故事疯狂又大胆,既带自传体性质,又融合了很多新奇的元素。更具特色的是:他们以一个未出生小女孩为“我”来俯瞰这一切,以温柔的语言映照了成人世界的残酷,充满幽默却让人感到悲伤,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小说。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500字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奋斗、创新、未来”。时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奔跑着,我们也要跟上学习的脚步,不能落后。

大家都知道的电影巨星成龙,刚开始也是演死尸的、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奋斗,到现在开始演电影中“主角”,并成为国际巨星。他经历了很多很多……从头到脚,几乎没有一个不受伤的地方,所以成功都是奋斗出来的。

几十年前,好多地方孩子们上学条件都非常艰苦,教室也不像现在一样宽敞明亮。解海龙老师用照片记录下了每一分、每一秒。后来,解老师还拍了很多经典的镜头:“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他们代表一代小学生,那时的小学生,他们都有一个梦想:“我要上学!”

科技在进步,伟大的中国,也通过自己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第一架“大飞机”。伟大的中国梦在2017年5月5日,中国制造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多少感人的事迹,多少感动的时刻,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有什么理由不开动脑筋,努力创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加油吧,新时代的我们!

《小橘灯》读后感_500字

冰心大家都很熟悉,《小橘灯》就是她写的。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冰心的散文。清新柔美,就像冰心这两个字。

冰心的散文,刚开始我喜欢的就是“父亲的‘野孩子’”,其中写的,有几分性格就像我一样,写的很亲切。但我最喜欢的就是“一日的春光”。‘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这段话很美,我仿佛身在其境,就在晚上,月亮淡淡的亮着,虽然没有闻到海棠花的香,却在朦胧的月色中,看到了海棠的香味。

樱花赞也很美,其中一段话:‘这时我忽然看到,山路的两旁,簇拥着雨后盛开的几百树几千树的樱花!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升的太阳前进!’粉红色、淡白色的花海,以文字的形态呈现在我的眼前,风吹来,掀起阵阵花浪,香气淡然飘入鼻中。文字间,是淡淡的味道,从书中一直蔓延到心底。

冰心的散文,就像是生病的一副良药,让人得到心灵的安慰。建议大家也读一读。

成语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如: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又如:大爷,你可千千万万见了这二个人的面再商量走的话!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成语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狐狸和葡萄的读后感_500字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葡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则寓言中的狐狸因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酸而被说为是一种愚蠢的做法,这只倒霉的狐狸也从此被挂上了愚蠢这个称号,可是,如果我是那只狐狸,我依然会说那葡萄是酸的,因为我坚信,这种做法是明智的。也许你会十分困惑,那就请往后看。狐狸和葡萄故事中,饥饿的狐狸看见了葡萄架上的葡萄后,却因为无法触及而吃掉葡萄感到失落,最后临走时安慰自己葡萄是酸的。现在请您换在狐狸的角度想一想,头顶遥不可及的地方的地方有一串串可以填饱肚子的水灵灵可口的葡萄,但是你却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摘下它,只能靠着碰运气的手法,渴望偶尔刮来的一阵风,刮下几粒葡萄。但那时,你恐怕饿成一具浮殍了。

所以,你必须要强迫自己忘记那些葡萄。而安慰自己葡萄是酸的则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我说狐狸并不愚蠢。

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狐狸遇到葡萄的事。我是一名小学生,但已遭遇了许许多多生活中的“葡萄”,我既然无法去享用它,那我为什么不试着去忘却它呢?如果我不忘记它,我将会沉醉在遐想中;如果我不忘记它,那我就会着迷于它;如果我不忘记它,那我将失去更多让我受益匪浅的时……

所以我认为:吃不到的葡萄就应该说它酸。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成语许许多多:很多数量的人或物。如: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又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当然,许许多多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

红色书籍读后感_500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 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战争故事。它描写了许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许云峰英勇斗敌;江姐坚贞不屈;刘思扬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

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我崇敬的画面。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强大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没有对学习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我以前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小孩子,但是有个叫小萝卜头和我差不多大但是他在恶劣的环境中与敌人做着斗争深深的感动了我,我决心再也不撒小孩子起了。我明白了: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我也看到了郑立昌这个人的丑恶嘴脸,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情报像一条哈巴狗一样给敌人指路,给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他真是个无耻的人。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成语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如:《邓析子·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又如:在重庆红岩的日日夜夜,你英勇斗争,临危不惧。——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

成语死生有命: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又如:我不相信死生有命的说法。

我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_500字

重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些新的感受。于是想到,这真的是一本百读不厌的好书。有些书,读一遍就足矣;有些书,读百遍犹觉不足。其实《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并不厚,也就总共七章而已,一天读一章,一个礼拜就读完了。可收获应该是巨大的。

我们总是不太明白人生的意义,努力的间隙往往会怀疑地问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可能我们明了了一些,我想这就是进步。但是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又开始疑问。这很正常,因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这些有关人生的诸多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基本都是见仁见智、各有主张。

悲观主义者认为这是很悲伤的事情,因为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不明了;可我认为,这正是人生的乐趣:人正是在这种探索中成长、成熟。积极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在这探索中经历茫然无措、绞尽脑汁、恍然大悟、欣喜若狂等等一切情感,在这探索中逐渐领悟一些思想、知识等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给予我们另一种视野,而且是深邃的博大的视野。边读边品,我相信能有更多的领悟。人生到底如何?也许我们不能得到终极的绝对的答案,可我们会在思考中完善自己的人生。

成语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又如: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恍然大悟,彼此相视而笑。——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成语绞尽脑汁:费尽脑筋。如: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又如:所以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战略、战术和个人应当如何参加战斗。——巴金《<巴金选集>后记》

《爱哭的小姚明》有感_500字

巨星的童年,依然令我心动——《爱哭的小姚明》有感

NBA篮球巨星姚明可以说人人皆知,世人瞩目。他精湛的球技令我惊叹不已。但是,你们知道吗?童年的姚明却是跟我们一样是个爱哭的孩子,但他却有着男儿气概,助人为乐,谦逊忍让。

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爱哭的小姚明》,这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姚明在很小的时候就比同龄人高出了一大截,但是他却经常被那些个子小的同学欺负,躲在角落里哭。爱哭的小姚明却特别的有正义感,责任心。有一天,有个同学抢了班里的一个女生的笔。姚明看到了很生气,走过去让他把笔还给那个女生,可是那个同学就是不还。姚明只好把老师叫来。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那个男生再也没有欺负班里的同学了。春天,老师带同学出去郊游。由于座位不够,有些同学只能站着,姚明从来不坐,他把座位让给那些个子小的同学坐。车途较长时,他会跟同学商量轮换着坐,那样大家都不会累。

巨星的童年虽然很普通,但依然令我心动。姚明让我懂得生活中,不可缺少正义感,同情心。所以我也要像姚明一样,经常关心,帮助身边那些弱小的同学,在和同学的相处中,懂得谦让,协调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老师得力的小助手为创建一个和谐班集体而努力。

成语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如: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又如:他一向都是助人为乐。

成语人人皆知: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又如: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读后感约_500字

今天一口气读完了《愚公移山》这则成语故事,心中受益匪浅。

这则成语故事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愚公的人,在他的家门口前有一座大山,大山挡位了他们一家的路,早出晚归总要在那座山上爬来爬去。于是愚公决定把山移走,这个想法经过全家人的一致赞同,后来,他们开始挖山,世世代代的挖,终于有一天,山被他们移走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只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无论多困难的事都可以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要有勇气去面对每一件事情。不可以逃避,用决心去推倒那座使你困惑的大山吧!

记的《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的第二十九回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深受感动,成为辅佐他的军事,取得许多战役的胜利。刘备若没有坚持就不会感动诸葛先生。

还有运动员们,他们每一次比赛不一定都会取得好的成绩,但他们没有因一次次的失败而放弃,他们虽然很难过,但他们坚持,坚持终于会有成功的一天。

恒心、毅力和决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只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就战胜不了的困难。

成语三顾茅庐: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意指指汉末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次,才得见。◎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後用“三顾茅庐”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源]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据《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引)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後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闲,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典故]东汉末年天下纷乱,打着“复兴汉室”名号起兵的刘备,在屯田新野时,从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阳隆中的诸葛亮是个能人,於是前去拜访,一连去了三次,才见到人。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到了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刘备不顾身分,一连三次专程拜访的诚心,终于感动诸葛亮答应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後来“三顾茅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

成语愚公移山: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意指传说北山愚公苦於家门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拦出路,因而率领子孙挖掘土石,决心铲平二山。典出《列子·汤问》。後用“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终能达成目标。或比喻效率不佳。[源]《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 豫南 ,达于汉阴 ,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 曰:“以君 之力,曾 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於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 ,始龀 ,跳 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 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 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以应。操蛇之神 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 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 焉。[典故]传说太行、王屋二山本在河南、汉水之间,二山之北住了一位称为愚公的老人,他已经九十岁了。因为苦於大山拦阻,出入不便,有一天,召集了儿孙,说:“这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口,让我们出入十分不方便,我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把山铲平,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可是愚公的妻子却说:“以你的力量,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损毁不了,怎麽可能铲平太行、王屋那样的大山?何况你要把铲除的土石放在哪里?”大家便提议,可以将土石丢到海里去。解决了放置土石的问题後,愚公就率领他的儿孙开始进行移山的工作。有位名叫智叟的老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就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笨啊!你已经那麽老了,时日无多,怎麽可能把山移走呢?”愚公叹了一口气,说:“你的想法真是笨啊!我虽然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曾孙,如此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可以不断移山。山又不会长高,怎麽可能铲不平呢?”智叟对愚公的反驳无言以对。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後,非常害怕山真的会被愚公铲平,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热忱与毅力感动,便命令大力士夸蛾氏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山搬走。於是愚公的心愿达成了,从此河南到汉水一带再也没有大山阻隔。後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愚公移山”,用来比喻努力不懈,终能达成目标;或比喻效率不佳。

的读后感_500字

这段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波莉安娜》这本书。刚拿到这本书时,认为没什么意思,但读着读着,波莉安娜这个善良、乐观的小女孩深深吸引了我,只要有空,我就会拿起书读几页。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充满了快乐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十一岁的波莉安娜是个孤儿,可她从来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失望哭泣,反而能在每一个困难与打击面前都积极乐观地去发现快乐、享受快乐。自从她来到脾气乖戾、冷漠孤傲的姨妈家后,她的“高兴游戏”便流传开来,并深深地感染了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孤傲的姨妈、不满意自己名字的南西、性格古怪的潘德莱顿等等都因遇到了这个小女孩而快乐起来,甚至整个贝汀斯镇都因她重新获得了生机……

读完这本书,我也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有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面对经常犯错的孩子和不能按时写完作业的孩子不能冷静地处理,而让他们的过错来影响自己一天的好心情呢?这样带着情绪上课,对其他孩子来说也不公平。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优点,只是,有时你是戴着有色眼镜,只看到了他的缺点。当孩子犯错时,找出孩子身上值得令人高兴的地方,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们感觉到来上学真是件高兴的事,按时完成作业真是件高兴的事,能学到知识真是件高兴的事,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真是件高兴的事。让波莉安娜作我们的朋友,像她一样热爱生活吧!

成语心平气和:心平气和[xīn píng qì hé],意指心气平和,不急不怒。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源]《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典故]“心平气和”原作“心平德和”。晏子,即晏婴,春秋齐国人,在齐景公时任宰相,为当时的名臣。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有一天,景公游猎回来,与大臣梁丘据等在遄台饮酒作乐。当景公对人生有所感慨时,梁丘据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说:“只有据与我是相和的啊!”随侍在侧的晏子不以为然,他说:“据和你不过是相同而已,那里有相和!”景公讶异地问:“『和』跟『同』有什麽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若以烹调为例,在熬煮羹汤时,会适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调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处之道也是这样的。当君王提出一个主张时,作为臣子的应该是从不同角度给予建言,使君王的施为更为完备,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乐为例,一篇好的乐章,是各种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调和出优美的音乐,使君子听了,内心能得到平静,德行能趋向平和。所以《诗经》说:德音是没有瑕疵的。像梁丘据这样只会对君王的说法同声应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里去调味,谁会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弹一个单一的音符,谁会想去听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此处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静,德行修养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气自然会温和不暴躁,所以後来由此演变成“心平气和”这句成语,形容心气平和,不急不怒。

成语有色眼镜: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如: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又如:老梁,假若你总是戴上有色眼镜,看一切事物和一切人,假若你把你我之间的冲突当作是个人意气用事,那就是清清楚楚地毁你自己。——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