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读书笔记优秀作文大全1200字

本文包含杏花村访酒读后感(1229字)、战火中的女孩—观影片《红樱桃》有感(1210字)、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1237字)、水浒英雄壮志情愁—纵看水浒,粗鲁李逵也有可爱之处(1163字)、鲁迅萧红读后感(1223字)、但丁神曲读后感(1210字)等1200字左右的高一读书笔记优秀作文6篇,供您参阅。

杏花村访酒读后感_1200字

有些书或许只与你有一面之缘,有些却在一面之缘后,令你心愿让缘分继续。

读过梁衡,可能说他的有些文章题材,那种历史文化背景我并不着迷也未曾接触,但综合起来我不得不敬佩并喜欢他的思想。很难用几个形容词表现他的思想、他的笔锋究竟是怎样的,但是他打动我,似乎让灵魂有路可走,找到了一条优雅的道路去走。他写《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和居里夫人那《跨越百年的美丽》;写《杏花村访酒》,访到这个小山村在天地之间不可挪移的韵味;写《节的联想》《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热炕》《忽又重听走西口》,思考生活的道理,思考艺术的境界,思考事业的价值。概括来,我能够感受到他的许多观点是我感同身受的,其实也是打动我的。

听说2009届的学长们在日本社会实践期间,所发的调查问卷里“职业精神”一词,是所有填写问卷的日本人都不明白的。所以我们感叹,在我们认为职业精神一致高尚的国度里,竟实际上并不具有关于职业精神统一的概念。无论是否在于民族语言的差别,或许我们的关注点更应放在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同样适于《觅渡》,书里没有提过这个词语,但上述文章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勃发。

做文章,要写大事,大情,大理。梁衡先生这样提倡,也是这样饯行的。喜怒哀乐并不需要掰开揉碎了几千字地写,因为语言并不要用来分析人的最基本的情感。能够表现作家的精神是最好的。

当我们旅行到一个优雅的法国小镇,或者任何世界上优美的地方,内心似乎常常被当地的某种东西打动,而说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四周的宁静?街道的干净?花店老板体贴的服务?当地人投来的热情的微笑?记忆中只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细节可供筛选,可我们被打动的原因怕是在于所有细节的集合所营造的氛围。《杏花村访酒》在酒与村子的相互影响、相互浸透中摇曳出酒的醇香与村子的历史底蕴,摇曳出美,摇曳出艺术的感动。文字给人的感动来自作者与上帝的对话,风景给人的感动来自自然灵气与人的纯美心灵的交融,那该是世界上最感人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景观。

职业精神,处处有体现。《热炕》中的乡村女教师,教书育人是她的事业,因为有她,村子里的大人孩子摆脱了不识字的烦恼,几十年来,全村上下已没有人不是她的学生,邻里在山里挖出了名贵的补品,常常是第一个想到送给她。她以质朴的理想,无私的付出,收获了幸福,创造了大爱。不同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选择职业的标准停留在待遇、地位,于是出现了对一个职位或一个领域挤破头的追逐。然而所有人的价值应是会体现在众多的不同的领域的。有人说,比起面临众多选择,最大的幸福反而是没有选择。意思是,年轻人更要学会放下浮躁的心态,扪心自问自己的人生追求该在何处,而积极地去做事,去用自己的努力温暖身边的人和事,就是人最大的价值。这也成就了人的事业的最大价值。

诸如此感,不再多言。散文即通过作家的笔,传递一个蓬勃的精神,激发另一个心灵的揣摩。我也记住了,写作是写大事、大情、大理,做人是向往精神美质,追求生命价值。

成语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如:清·藤谷古香《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又如:你如果能给我解决三分之一,我真是感同身受呢!(叶圣陶《感同身受》)

成语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如:宋·宋祁《学舍昼上》:“扪心自问何功德,五管支离治繲人。”又如:此则请公等扪心自问:上流社会人而应作此语耶?(清·梁启超《与上海某某等报馆主笔书》)

战火中的女孩—观影片《红樱桃》有感_1200字

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出卖了她。

她是一朵啼血的玫瑰,绽放在战火纷纭之中,她脆弱,但更坚强。她有一个如花的梦想,那就是开在血泊之上,用芬芳驱走纳粹,用坚强迎接投降。她是一颗用爱和生命浸泡的红樱桃,流丹欲滴,分外妖娆。她稚嫩,但决不羸弱,她是一位处世丰富的仙女,给天地带来吉祥。

“妈妈睡了,小声点,别把她吵醒,”这个孤独凄清的声音里载住了多少的希冀与无奈。她大概是饥渴多时了,可为何接受面包时却又一口一口不肯下咽呢?她也肯定知道妈妈走了,但她为何又不说呢?凌乱的小屋凌乱了她的心,原来美易老去但老不去回忆。她的印象里还有爸爸吗?定会有的,否则何知阴阳结合呢。那她记得爸爸模样吗?那大概是不能够了吧,所以她自认了爸爸。抛开了小屋,但抛开的更是痛苦的回忆,她是勇敢的,他敢于创造生活,即使跟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

战争没有因一坚强女子而停止嚣张,一封又一封噩耗接连不断。她是智慧的,即使是谎言,也美得让人不可分辨,她带去的是真正的平安,是在纷战中经受得住狱火考验的心灵平安,世界上的一切死掉了的时候,哪怕留一句善意的谎言也好啊,而她本身就是个美丽的谎言。她太善于伪装了,但她伪装的是美好,暴露的是更好。战争,面对这样一个超脱的女子,你有何脸面肆虐呢?

生于乱世行不乱,她毕竟太单纯、太可爱了,以至于可爱得让人心疼,让人为之流泪。外面的轰炸声不断,里面却是她步步铿锵的舞点,如果那可以称得上舞的话,那一定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舞蹈。简直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几乎人人都能走出,但那时法西斯猖獗的年代,那是一个小女孩在失去父母时依然泰然的心舞啊!什么也玷污不了小女孩的心情,而最美的往往最令人心酸,最柔弱的往往最多情。她定不是来自人间,人世的污点浑浊不了她,世俗的激流缠绕不住她,她是一只无脚燕,只肯歇息,只肯恋爱而不能和这个世界结婚。

可她为何又牵绊进红尘了呢?“爸爸”领她走时,她抓起一大把的石子,这与其说是一种镇静,不若说是一种大恨大爱。神仙不可相爱,但却长着一根爱之弦,她也会抱不平,她也会用颤抖的手描下一个又一个“正”,她会单纯地认一个祖父,然后看“爸爸”在烈火中永生。何为“少不更事”?何为“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无疑是时代的凄凉铸定了她的悲哀。

战争最终还是结束了,俄国也胜了,但不是因为她。她现在只配当一个流浪女,举目四望,唯有泪眼迷蒙方向,最后一声凄惨的“爸爸”像冥灵之手将她拉离人间,但这次的归路不是原路线,而是通往地狱的荆棘丛林。幸好,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亲人拽着她的小腿返回人间,那是“爸爸”的朋友,戴着白头花的她此刻成为一朵流干了血的白玫瑰,苍白憔悴。一个男人带走了两个女人的思恋,但这小女人无疑最悲哀。

看完影片,竟发现一只红樱桃也不曾见得,但何须寻找呢?前世的啼血杜鹃幻化了她,又变成了一棵樱桃树。红樱桃曾经必无色,只是杜鹃的血咳尽了,全咳进她的笑脸。

世间有一个女子,让战争也汗颜!

成语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如:《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又如:母谓汝夫妇少不更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

成语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如:《易·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又如:其在前曰:真为素昧平生,突如其来,难怪妾之得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

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_1200字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快餐式的社会。我们好像都等不及让事情自然发生。但是不管其他的事情是怎样的,孩子的成长是最急不得的。从黑幼龙的《慢养》到我这几天看的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成就每一个孩子》,英国尼尔写的《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让我对于教育有很深的触动。

等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芬兰的教育中,老师有很好的宽和和耐心。陈女士的大女儿在的时候学着和班上的同学一样开始化妆,一开始陈女士也非常着急。“但是老师却对这些并不是非常的在意。他们不会板起面孔训诫孩子,而是从心里面尊重孩子的逐初一渐成长,并且将这些成长时期的身心转变现象,视为孩子的基本人权与成长期应享用的权利。”“经过一段时间后,女儿也开始化淡淡的妆上学。这些不需要被迫在青春与课业中只能择一的北欧孩子,在青春期的自我学习成长之后,深切的了解到念书是为自己而读,一旦选择进入大学,更会认真念书,不会产生长年压抑后的”由你玩四年“,反而会成熟走向更能发展特色的自我形塑之路。”相比较我们,对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的想法就会对孩子大声训斥。或者在需要孩子静下心来思考以后就自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给学生和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己解决问题,而是越俎代庖,自以为是的帮孩子解决了问题。告诉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慢慢的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夏山学校在1820年开始建校的时候,招收的大部分是问题学生,从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的学生。进入学校后学生可以自由玩耍。没有人强迫你去教室听课。有个别学生在校园里游荡三年也不上课。这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这些都在夏山切切实实的发生了。当然也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孩子自有的纪律意识在各方面约束着自己。能允许他随心所欲做的事情只有那些仅影响他自己的事情”。夏山的办学理念是等待孩子发自内心的知道自己确实需要去学习了。那么他会在短短的几年里(14岁之后)去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参加英国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进入某个学院深造,然后再参加高级水平考试最后进入大学。

在有个别的学生的一些恶习没有改变时,在学校的全体会议上,大家会告诉他他的恶习是多么令人讨厌。他只是告诉学生做错了事以及他们的错误行为给别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取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行为。这种自省的行为最终产生的效果会非常深刻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孩子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周围的同学和学校带来的不良的影响。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会有同理心,和同伴们相处愉快。

孩子们经过夏山学校几年的学习和生活后,都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很好的把握学习机会。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他们会在各行各业中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艺术,医生,大学教授,木匠,主厨,演员,园艺师,农民,记者……

让我们慢下来,学会等待,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收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成语自以为是:自以为是[zì yǐ wéi shì],意指自认观点与做法正确,不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语出《孟子·尽心下》。[源]《孟子·尽心下》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典故]“自以为是”即自认为是,指自我主观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孟子·尽心下》中,万章问孟子,为什麽被大家公认是忠厚老实的人,孔子认为是伤害道德的贼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你举不出他哪里不对,即使觉得他可恶,却无从攻击起。随世浮沉,平时看起来忠厚老实、行为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但在他的主观意识中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这样的人看似有德,本质上却是无德,所以说是伤害道德的贼。”後来“自以为是”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指自认观点与做法正确,不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成语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如:《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又如: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不可思议。——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

水浒英雄壮志情愁—纵看水浒,粗鲁李逵也有可爱之处_1200字

他,真诚,直率;他,果断,可爱。有人说他暴躁,但我认为其暴躁正是他可爱之处,有人说他直率,但我认为其直率正是他妩媚之处。他是一块无暇的玉,自然,随性,毫无刻意雕饰和掩盖,尽管有些瑕疵。

纵看水浒,梁山的风云人物依稀由在,沧桑岁月,水浒英雄为我们带来太多。有人说,李逵是一块玉,虽是晶莹透亮,但上面已经在时光的洗濯下生了些瑕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暴躁,却又不失可爱,他总会头脑简单的去做一件事,所以总有人认为李逵太血腥!我认为他好似一个粗糙、满身泥泞的贝壳,被海沙洗涤的无法让人接近,但真正打开他,发现他内心藏有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纯净,自然,毫不伪装……但他却用最天真最直率的性格特征,流芳百世!我将踏着一片幸福的彩云,倾听属于李逵的世界!

如若,宋江不招安,结果该当如何?我望着天边那朦胧的群山,思绪凝结了,似乎历史在往日重现,在天边似乎还涌现着昨日的幻影,揉碎在天边浮藻间,似乎昨日还记忆犹新:李逵接到圣旨后将它撕个粉碎,也许你认为他有些单一,我却认为只有好爽,刚强的好汉敢这样做,而李逵就是毫不虚伪和掩饰性格的人,我欣赏他的性格。上苍赋予他这样的性格,就让他去创造更多,更多……

他好似一个长满刺的仙人掌,又好比一只恶鲨。你不敢亲近他,甚至接受他,他总会拒你于千里之外,他把门槛抬地那么高,但你真正努力跨过门槛,他就会全心地接受你,他好比夜幕下的一颗星,在108颗星中,唯有他最唯美最闪耀最瞩目。他夺走了人们的眼球,他是一颗绽放无限光芒的星辰,如果,真得走进他,在他心底是更美好的一切……

忠义两全,那是宋江!

李逵有一种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忠心,那是戴宗,林冲,如果说义气,是鲁智深和林冲,李逵有着令人感动的孝心:为孝他连夜奔家望母,为孝勇杀四虎。问,哪位英雄好汉有这样的孝心。有时李逵好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当你初见时,你会躲避或是反感,当你容纳了他,他也会容纳了你,李逵是水浒中十分鲜明的大主角,他吸引我的正式那份冲动,又不是可爱,善良却让人愤恨,他是茫茫海洋中的孤岛,在最后让你看到希望,却被招安而送了生命,如若,没有招安,时代将会变迁,也许有一个更盛兴的朝代诞生,也许下一个朝代会更衰败,但李逵将永远不会被使人忘却!无论是霸道,还是可爱……

如果说李逵对宋江的感情是忠心的话,那还不如说是一种依恋,像是孩子依恋父母一样的感情,每当李逵骂了宋江之后总会赔笑,他总是以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形象出现,正是他这样的性格不失可爱和俏皮,唯一遗憾的是,宋江临死前,李逵这个依恋宋江的“孩子”也被宋江带走,是喜是忧?有人认为宋江做地对,我却为李逵打抱不平。

漫步在幽幽地小径,不时传来鸟的叫声,两边杨柳在微风中显得有精神,柳絮绿的透亮,一个新生命又将展开,但梁山108好汉会被珍藏在心中……

成语风云人物: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如: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又如:这班人虽然能成为一时风云人物,却未必能成就大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8章

成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如:你不必自责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鲁迅萧红读后感_1200字

放学以后,读完了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

校园里静静的,办公室只剩我一人,工作的余味还未散尽,开始走进久违的读书生活。萧红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鲁迅的日常生活以及他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光。让我们走近鲁迅,了解了鲁迅作为伟人的平常生活画卷。

鲁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每天要接待一批又一批来访的客人,每晚到十一、二点才开始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别人醒来时,他睡觉。他们的家总是安静的,为了不打搅鲁迅休息,每个人走路都是轻轻悄悄的。许广平若吩咐娘姨做些什么,也绝不会在楼上高声使唤,而是缓步走下楼来轻声吩咐。鲁迅除了写作之外,还要忙着校对稿件,忙着给青年朋友写回信。在没有键盘的那个年代,回一封封的信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是无法估算的。我想这其中一定有不少是陌生人的来信,在时间很少精力有限时完全可以不回的,但鲁迅没有那样做,他理解青年们的心,欣赏他们上进的愿望,他不忍辜负了读者对他的期待。这让我想起初中读过的阿雷写的《一面》,当时他买书缺钱,鲁迅看到了思书若渴的阿雷,给他垫付了缺少的钱,并送他另一本书。我当时并不能真正体会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读了许多文章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引导这个灾难中的民族走向光明。他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马不停蹄地工作,他要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财富。今天,当我们读着他的文章,依然感到一个勇士站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呐喊的剪影,读着他的文章,想着他的为人,会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是钢铁浇铸的,是坚毅的。

文章还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许广平——鲁迅的爱人。其中有两处的细节描写,让我震颤。一处是写鲁迅生病期间她对鲁迅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给鲁迅挑选最嫩的菜,把鱼肉最软的一块夹给鲁迅。现在有多少妻子能做到这一点?社会在变,人的价值观在变,我们已经习惯于享受、习惯于索取。但读到这样的文字,甜柔、善良、体贴、质朴的人性在唤醒我们灵魂深处的母性。再伟大的爱情,也离不开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处最能咀嚼出生活的滋味,爱需要付出,需要的是细腻的付出。另一处是写鲁迅病重在床,许广平不但要料理家务,还要帮他收阅来稿,担当了那个时代许多贤妻良母所不能承受的重任。鲁迅的病日久不见好转,她刚哭泣过,为了不使鲁迅难受,她总是背对着他忙里忙外,她不想让鲁迅看到她哭泣的模样,独自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爱,让她柔软的肩膀越发坚强。

萧红,我在《回忆鲁迅先生》文字的背后看她,她在看鲁迅,应了卞之琳的《断章》。上次听讲座,某个专家说,萧红一生真爱的男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祖父,另一个是鲁迅。对祖父的爱是亲情之爱,对鲁迅的爱则是一师一友的爱。她敬重鲁迅,也敬重许广平,她是他们俩的朋友。萧红在自己的诗里写过“理想的白马骑不得,梦中的爱人爱不得”。不知道这理想的白马是否是鲁迅或者是鲁迅一类的人,但这骑不得与爱不得之间,又有着许多的无奈。萧红是爱情的悲剧主角,无动于衷让她不伤害生活中任何一个为她所爱的人,萧红悲,悲得明智。

成语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如: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又如: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成语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如: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又如: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但丁神曲读后感_1200字

《神曲》总体来说是是以游记为体裁。它的核心内容以宗教、政治、历史为主,科学为辅,力求塑造一个“真实的世界”。它的经典,正是让我们读者在经历一场幻梦中重新审视现实。

全诗大量的夸张与比喻,用典更是达到空前绝后。虽然过分华丽的行文有时不合当今的审美口味,但这种风格的确是神圣艺术精华。任何其他的风格的文字,都会在《神曲》面前显得贫血、软弱、犹豫不决。宗教固然曾一度阻碍了思想自由,却依旧是从古至今最伟大的抽象力量。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用文字诠释了神智(我这里指思想,thinking)与神力(指力量,power)。我将选取两处极富意味的象征来谈谈我的感受。

《地狱》第二十一篇,黑魔鬼将贪官污吏按入沸腾的沥青之中。我们应该想见将一个有知觉的灵魂压入炽热、呛人、厚重、令人窒息的浑浊半流体是多么恐怖的差事。这里,贪官污吏代表无能的恶,黑魔鬼象征强大之恶,沥青象征惩罚手段。以恶制恶,既实现了上帝的意志,又无损天使、天神的功德。可悲之处是,黑魔鬼的乐此不疲,预示着它们将永远从事这一血腥而低下的职业。同时,黑魔鬼作为地狱的狱卒,也将永远受制于耶和华——邪恶最终只是正义的奴隶。

《天堂》第二十八篇——来看点美妙的吧——讲述“水晶天”上众天使的阶级。在传统中,天堂分九天,其中至上的水晶天乃九阶天使住所地。我们常说的“安琪儿”原是九阶天使的末尾,真正从小到大的排序是:安琪儿、大安琪儿、王子、神力、神德、神权、得乐尼、——座天使、基路伯——智天使,和最伟大的撒拉弗——炽天使。这是十分庄严又美好的构思,但不禁落了俗套——这与公、侯、伯、子、男或是后、妃、嫔、贵人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不过,这恰恰反映了人类的追求:追求力与美,追求与上帝同在的愿景。我们人类是脆弱的,但思想——至少我们自己认为——是强大的。上帝赋予人类智慧,人类歌颂他,人类并非妄想皇宫与天庭是一类东西,而是追求与天庭相似的宫殿与国度——这,是《天堂》的要旨,亦是但丁的希冀,更是在这物欲横流的21世纪每一个上帝的子民应参悟的真谛。

纯洁的灵魂,贝雅特丽齐所说的“德性”,才是我们为人的基本。追求,无论宗教与主义,只要坚守三大美德:爱、信、望,便都是上帝所允许,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开明的君主、民众的政党所推崇的。

但丁被放逐——就像许多其他的文人墨客一样——成为了他伟大创作的重要因素。个人在百感交集之余对于真理的叩问,最终成为了人类对于存在意义的反思。我们从孔子的理想开始,一直到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发现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是为人类的在浩瀚宇宙中寻找一条可以不断繁衍、不断进步并免于神明——或是自然——的惩罚的道路。但丁坚决反对传统基督教,但他又肯定上帝的权威——就像路德。他只是要去看、去理解、去思考三界与他们存在的意义。他自然没有真正去过。所以《神曲》不是圣人的传教,而是凡人对理想的世界秩序的期盼。

成语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如:宋·赵佶《宣和画谱》:“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又如:祖孙三代倒做了三朝元老,真可以算得“空前绝后”的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

成语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如:《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又如:更兼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无论什么疑难,每问必知,据知而答,无答不即详且尽,并且乐此不疲。——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