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读后感8篇500、600字

文章包括读《女孩》有感、《寻找失踪的女孩》读后感(542字)、漂亮女孩夏林果读后感(543字)、《数学女孩》读后感(548字)、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读后感(554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557字)、那个听见颜色的女孩——读《听见颜色的女孩》有感(560字)、透明女孩的读后感(570字)等500字、600字左右的读后感作文8篇,供您参阅。

《寻找失踪的女孩》读后感_542字

在寒假期间,妈妈给我买了我早就梦寐以求的书―《寻找失踪的女孩》我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马上就被那活灵活现的文字吸引住了,进入了书中惊心动魄的情节。

这本书讲述了拐弯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即将来临,学生们都开始疯狂的复习,寻找补习班,郭果也不例外,他的父母给他请了一个古怪的“严老师”虽然同学们都对自己参加补习班的事守口如瓶,但郭果还是那么开朗的为自己的好朋友,好哥们——朱小末抄写严老师让他做的卷子上的题。但是偶然一次,郭果发现了朱小末瞒着他上补习班。这件事让郭果心灰意冷,在于小于老师的劝解下,果果发现了他误解了朱小末,他们的友谊又失而复得。可是怪异的事件又出现了,郭果发现尖子生们竟然在吃书,还在念一个奇怪的咒语,甚至朱小末也跟他们一样撕书,吃书,离家出走。随着一点,一点的调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这一切都是身为邪恶黑魔的严老师搞的鬼。在这次事件之后,同学们都开始向往一个没有考试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也不由的担心起来,难道我们班这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也会这样吗?不,我们一定不会明知故犯。我自己也不会像飞蛾扑火一样,到处去找补习班。相反,我会坦然面对考试,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我一定会牢牢掌握住自己学到的知识,正常发挥,取得优异成绩。

成语明知故犯: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问:‘一切含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又如:此物既与人无益,如何令尊伯伯却又栽这许多?岂非明知故犯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一回

成语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如:《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又如:这一切,也正是鲁迅所梦寐以求并终生为之奋斗的!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漂亮女孩夏林果读后感_543字

暑假,我读一本杨红樱的“漂亮女孩夏林果”,书中的夏林果很漂亮,很高傲,骄傲地像个小公主,她的学习很好,芭蕾跳得令人惊叹。

“马小跳喜欢夏林果”这件事让秦老师知道了,于是秦老师把夏林果位子调开了。为了帮唐飞不再伤心,马小跳写了份检讨书,说从此讨厌夏林果。夏林果知道后一路上问马小跳,马小跳不理她,跟着他到了家,后来马小跳回来了夏林果哭着走了。夏林果的生日会上只请了张达一个男生,马小跳他们知道后,以各种办法进了生日会。马小跳送了一个哈密瓜,被大家认为是最酷的礼物。夏林果芭蕾跳的很好,但是安琪儿被选去电视表演后,开始很嫉妒,后来竟求秦老师让安琪儿去表演。夏林果家里的猫要送给一个人,可夏林果想送给同学,可同学们都一一拒绝了,最后夏林果同意送给马小跳。在夏林果、马小跳和毛超的努力下,终于在那个人领猫时成功送给了马小跳。

这本书的主人公——夏林果高傲地像个公主,她只瞧得起聪明的路曼曼和“成语大王”丁文涛。她觉得马小跳很调皮,很淘气,但是经过了几件事后,她又对马小跳有了新的看法。她也会嫉妒安琪儿、崇拜张达。

这本书中马小跳机灵可爱,夏林果漂亮高傲,让我学会了别人比你做得好,你就要努力赶上他,千万不要嫉妒。

我以后一定不会嫉妒人,要努力学习,认真跳舞,在紧急时刻要想办法。

《数学女孩》读后感_548字

文/奔跑de少年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一本书,名为《数学女孩》

不过按照一般关于数学的书都是长篇的公式定理,让人眼花缭乱,但这本书是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人忍不住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

数学世界里的两个女孩,一个好,一个差。热爱独自探究的那个男孩,却在两个之间。他们是三个高中生,就好比数学是一场智力的比拼,强者为胜。

本书的第一张很有意思,也是我稍微能理解并解出来的一章,《樱花树下》故事的起点。

作者用他的年龄15,16,17岁……毕业时他将18岁了。有一个4次方的数字与一个质数,作者他喜欢数学,她躺在树下念着“1,1,2,3”,接下来的数字是什么呢?我知道了,1+1等于2,2+1=3,3+2=5了吗?哈!接下来是5,8,13…^

到后面虽然我理解不了什么函数图像什么定理了,但是我也可以根据作者的故事,慢慢去探索了。

书中的那位数学女孩很厉害,任何难题在他的笔下,永远是那么容易,这可能与他对数学这方面的喜爱有很大关系,数学好的人,一般都喜欢数学。所以想要学习好,你就得为此努力,并喜欢上学习。

就如政治老师说的:学习中有苦有乐,从苦中体会到乐,从乐中尝到苦,这是必然的,但绝不能认为学习很令人讨厌,这样是学不好的。

我要像那位数学女孩一样,学得更好。

成语眼花缭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又如:其余这些国王,除了我们到过的,内中许多奇形怪状,小弟看来看去,只觉眼花缭乱,辨不明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八回

成语眼花撩乱:撩乱:同“缭乱”,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宠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飞在半天。”又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8回:“小弟看来看去,只觉眼花撩乱,辨不明白。”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读后感_554字

今天,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这篇课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一次偶然的相撞而相识,成为忘年之交。学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全世界的人都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位对科学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却否认了这个说法,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把毕生的精力都用于潜心研究科学的工作上,却从不讲究穿戴,难道是他懒惰吗?当然不是,相反,这正体现了他不拘小节的习惯。

只是一个无意的相撞,尽管并不全是自己的责任,但爱因斯坦还是向小女孩道歉了。可见他是一个非常谦虚、有礼的人。谦虚是一种美德,当你给予别人快乐时,那你一定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处的时候,我能强烈的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和善可亲、童心未泯的气质,我觉得他就像是童话故事里充满智慧的老爷爷,胡子里长满了科学故事,眼睛里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和希望!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虚心地对小女孩不耻下问。他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们也应该有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怕失败,勇往直前!

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格指引我们在成长和学习的路上前进。我相信,只要勤奋、努力,我们中间也会有下一个爱因斯坦!加油!

成语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如:《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如: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成语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如: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又如: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_557字

黄家塘小学刘忠茜

一个除夕的夜晚,下着大雪。一个小女孩穿着破旧的连衣裙,头上包着一条破烂的头巾,小脚上穿着一双大拖鞋,围裙里兜着一堆火柴,走在街上卖火柴。突然,一辆马车驶过,她唯一一双垫脚的拖鞋也跑丢了。她只好光着脚在街上走着,不敢回家。

她走到一个墙角蹲了下去,蜷缩着身体,也许这样会暖和一点。但还是很冷,她点燃了一根火柴,看见了自己向往的美好世界,可火柴一灭,这些美好都会消失。她不停地点燃火柴,不知道已经点燃了多少根,她见到了以前最疼爱她的奶奶。她为了留住奶奶,点燃了所有的火柴,最后,奶奶将她带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

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身世,我感受到了那个残酷、黑暗的社会,也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对美好世界的憧憬与向往。如果我能把她带到我们的时代,我一定会给她美好的一切,我会让她和我一起上学、一起吃饭;我会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过年时给她新年礼物,带着她去好好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如果我在她的那个时代,我也会同情和怜悯她。我更要去揭露那个残酷和无情的社会。当时社会给了小女孩太多的痛苦和折磨。当我再拿起这本书时,我感悟出:小女孩手中的火柴是她对这世界的美好与向往。一根小小的火柴,虽然不能照亮全世界,但是却可以照亮小女孩心中的世界和理想。

那个听见颜色的女孩——读《听见颜色的女孩》有感_560字

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做美乐笛的女孩儿?

她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她的大脑就像一台摄像机,一直不停的记录着她的日思夜想,她的耳闻目睹,她的爱,她的愁,她经历的一切。她是整个校园里最聪明的学生——但没人知道这一点。她的老师,同学,医生,都认为她全无学习能力。因为,她不能说话,不能行走,甚至不能写字……

美乐笛是一个特殊的女孩儿。她谈不上有什么自制力。每一天,她都要在轮椅上度过。偶尔,她还会流口水。她的身体常常不受控制的自行其是,有时是脚出乎意料的一踢或胳膊突然一摆,打翻身边的东西——一摞CD,一碗汤,或者插满玫瑰的花瓶。

而我认为更可怕的,是她没有办法说话。这也就意味着,她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当她想要一个巨无霸汉堡和香草口味的奶昔时,因为爸爸妈妈没有办法知道,所以最后,她只能将就着吃一碗面条。她想对她的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但是她不能。

但是,她很聪明。她在“天才小子”知识竞赛的测试中得到了第一名。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美乐笛,是很多孩子的一个缩影。他们不能够表达,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内心和我们一样。我们应该多多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而不是因为他们外表的特殊,而去排斥他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有人需要带牙套,有人需要戴眼镜,只是,他们的不完美有些特别而已。

成语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如:《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又如: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鲁迅《呐喊·一件小事》

成语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如: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又如:老朋友劝他出去一下调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不准。——吴晗《清华杂议》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_570字

我在三年级时,第一次看了安徒生的一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当时的感受只是体会到小女孩太可怜,太悲惨了,所以特别同情小女孩。今天,我第二次看了这篇童话,又有了近一步的认识,除了同情,又有了新的感受——作者对生活热爱,对小女孩的观察很细致,描写地很具体,才写出了百年经典的作品。我是含着热泪读完这篇童话的。

“那位小女孩走到墙角里,缓缓坐下,用几乎冻僵了的手划着了一根火柴,在微微火光之中,她看到了暖烘烘的火炉,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看到了喷香的烤鹅,还有最疼爱她的奶奶。可是,这只是一个幻象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是使我最动情的地方,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并回想起了我们在家里,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在我们家里,天冷了!在家开着暖气,使得四季温暖如春;天热了!开着空调。我们多么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啊。

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我们坚强的后盾,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富裕的生活,和我们父辈几十年来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我们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

小女孩为什么怎么悲惨呢?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没有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水深火热的旧社会,国家不强大,人们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社会不平等。这篇文章就是黑暗旧社会的真实写照。我们有如此美好、幸福、安定的生活,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父辈……

成语水深火热:水深火热[shuǐ shēn huǒ rè],意指处在深水热火中。比喻处境非常艰困、痛苦。语本《孟子·梁惠王下》。[源]《孟子·梁惠王下》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典故]战国时燕国内乱,齐国乘机攻打燕国,燕国边防毫不抵抗,结果大败。这时有人劝齐宣王占领燕国,也有人劝他不要占领。齐宣王觉得吞并燕国是天意,但孟子对他说:“这不是天意,而是民心!如果您吞并燕国,燕国人民喜悦快乐,那麽您就吞并它,就像武王伐纣一样。如果您吞并燕国,燕国人民不喜悦快乐,那麽您就不要吞并它,就像文王时,因为纣还有贤臣,所以文王不伐纣一样。今天以万乘大国去征伐另外一个万乘大国,对方人民所以捧着食物、饮水前来迎接,必定是渴盼来军能解救他们於水深火热中。假如来军不但不能解救他们,反而使他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我看他们逃都来不及了,怎麽还会来欢迎来军去占领他们的国家?”後来“水深火热”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比喻处境非常艰困、痛苦。

成语丰衣足食:丰衣足食[fēng yī zú shí],意指衣食充足。形容生活富裕。语出唐·齐己〈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源]唐·齐己〈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据《全唐诗·卷八四六·齐己》引)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典故]丰衣足食,是生活富裕,不虞匮乏的意思。一般人在生活上,莫不以丰衣足食为生活目标,但齐己是一位出家的和尚,所以对生活上的要求,自然是清心寡欲而与世俗之人不同。齐己在〈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中,即期许小师父在参禅礼佛的过程中,主要是开启潜藏於内心的佛性,以体悟人生。为了求并体现这种体悟,齐己提示小师父应放弃外在丰衣足食的追求,方能有所成就。後来“丰衣足食”就一直沿用下来,用以形容生活富裕。

透明女孩的读后感_570字

《透明女孩》情节跌宕起伏,内容引人入胜,我一捧起书就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当和同桌兼好友小顽误入了一个废弃的游乐场。他们遇到了苹果、小蛮和其他魂灵,一阵风就可以把魂灵吹散,小当和他们成了好朋友,并知道了一个秘密:五天后骑上旋转木马可以让魂灵复活。可是小顽的意识受到邪恶老蜘蛛的控制,和老蜘蛛一起破坏魂灵复活的计划,小当和伙伴们一次次和被控制的小顽对抗,虽屡次失败,但他们从不放弃。最后终于烧死老蜘蛛,小顽也恢复了自己的意识。

小当机智勇敢,临危不乱,面对邪恶凶险的老蜘蛛不慌张;有情有义,他在昔日好友冰冷的刀下仍不反抗;勤快乐观,一次又一次为苹果复活做木马腿。终于,在小当和伙伴们的努力下,老蜘蛛坠落进炽热的火堆里,被焚成了灰烬。

我懂得了遇到困难要勇敢、镇定地面对,绝不退缩。小当和小顽的友谊也令我感动,小当不抛弃受控的伙伴,和苹果、小蛮团结一致,拯救小顽于老蜘蛛的邪恶之外。

在生活中,有些人遇到困难和挫折会选择逃避;勇敢、坚强的人则会迎难而上。小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气馁、害怕,根本没有从另一方面考虑、解决,轻易的放弃是怯懦的行为。我们要有一颗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在逆境中沉着、冷静,勇敢地面对困难,不退缩,坚持就是胜利。

以后在困难面前,如果我们能冷静下来用心想一想,一定能解决的。

成语引人入胜:引人入胜[yǐn rén rù shèng],意指引领人进入美丽玄妙的境地。语出晋·郭澄之《郭子》。[源]晋·郭澄之《郭子》(据《北堂书钞·卷一四八·酒食部》引)王佛大叹曰:“三日不饮酒,觉行神不复和亲也。酒自引人入胜地耳。” 另可参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典故]魏晋时代是政治上的黑暗期。东汉末年,政治腐败黑暗,各方豪强据地相争,社会遭到严重的摧残。到了三国魏正始年间,司马氏与曹魏的争权,再度形成一个恐怖的政治局面,士族名士无可避免的陷入这场斗争当中。身处如此黑暗的政治环境,每个人都有死生无常、祸福难测的无力感,导致了一种消极遁世的生命态度,於是纵情於酒池,用酩酊大醉换取短暂的逃避。王佛大,即王忱,亦为东晋名士之一。据《晋书·卷七五·王湛列传》中所载,王忱在二十岁左右名声就已经很大,他的舅舅范宁曾称赞他说:“风流隽望,真後来之秀。”他亦自负不凡,恃气傲物,性格放任旷达而不拘小节。但也正因他的不凡,更能体认到乱世中的无奈,所以与当时其他许多名士一样,也是极好饮酒,常常一连醉个数月,有时还会光着身子在街上游荡。晋·郭澄之《郭子》记王忱言:“三日不饮酒,觉行神不复和亲也。”也就是说,若有三天没喝酒,就觉得形骸不受心神的控制,他必须藉着酒才能把自己引领到一种玄妙的境地,喝得烂醉时反而能得到物我两忘的解放,才能忘却所有的不满,抛掉形骸的束缚,真正任心性所为而放纵不羁,故又云:“酒自引人入胜地耳。”後来“引人入胜”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引领人进入美丽玄妙的境地……

成语自负不凡:自恃高明,不同寻常。如: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又如:他喜欢批驳别人的文字,便是县府下来的公文,也都逃不过他。而这一切,又是从他的自负不凡来的。——沙汀《淘金记》三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