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读后感8篇500字

本文包含读《英雄》有感、谱写英雄的赞歌(532字)、自古英雄出少年读后感(532字)、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535字)、英雄赞歌——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535字)、英雄人物的读后感(540字)、英雄人物传记读后感(542字)、《小英雄雨来》观后感(544字)等5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8篇,供您参阅。

谱写英雄的赞歌_532字

作为担当国家荣耀的斯科特一行人,由于无法完成成为第一个登上极点的队伍,在回程中一个个的走向死神,这就是《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其实在生活中也确确实实存在这这种英雄!

篮球比赛场上,总有这一群不会累不会认输的运动员,他们跌倒后总会第一时间再次站起继续冲刺全场,即使最后还是输了,他们都会上前诚恳地与对手握手致敬,结果对于他们已不重要,他们在乎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忽而联想起自己的过去,记得一次长跑比赛中,我曾一路领先,认为胜利在望,然而,胜利女神并没有向我招手,就在我回头望是,一块小石子绊倒了我,我的重心一下失去平衡,脑子一片空白,紧接着是剧烈的疼痛,我,被绊倒了。

一瞬间我想了好多,是继续还是就此放弃,别人都超过我了,再度领先是不可能的,但我都

到这了,真的要放弃吗,不,不能这么放弃,我咬咬牙,决定再次往下跑,尽管我还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却如斯科特受国王尊敬般受到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值得了。我以享受过程,何必在乎结果呢!

记得老师再将之一课时说过,只要在失败时仍然努力,那么到最后,你所得到的掌声并不会比胜利者的少,这是老师随心所说的一句话,却句句有力,引人深思,挥之不去。

在生活中,有无数困难,不要让所谓的命运将你玩弄与手心……

成语胜利在望:在望:盼望的事就在眼前。指胜利即将到来。也指一件事情马上就要成功。如:她与汪永富刚刚展开的两条道路殊死的搏斗,已经胜利在望,却要前功尽弃。——陆文夫《人之窝》第十八回

成语确确实实:确切信实,的的确确。如:毛泽东《中共发言人关于和平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声明》:“现在不但对于和平谈判毫无建树,而且确确实实地是在不断地节外生枝。”又如: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自古英雄出少年读后感_532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一套让我百看不厌的书籍,这套书中描写了许许多多的各国小英雄,例如:李寄、小岳云、海伦、王二小、欧阳、珠晖……

我很喜欢这一套书,特别是里面的13岁的李寄姑娘,她斩了当地的祸害——“蛇神”,蛇神长约20米宽约5米。她有一条小狗叫小花,她带着小花和一些食物去了“蛇神”的山洞前斩蛇,用食物引蛇出洞。蛇神一出洞就一口吃下她带的食物,李寄见蛇神已出洞就一剑刺中蛇神的眼睛里,蛇神立刻转过身来一尾巴把李寄打倒在地,她的剑也被打到远处。怎么办?怎么办?这时小花扑向蛇神,一口咬住它。蛇神一甩就把小花甩在一旁,李寄一见小花受了伤马上爬到了小山上,她跳到蛇神身上,重重地把剑插入蛇神身上,顿时地动山摇。当李寄睁开眼时,蛇神已经死在她的眼前。从此,蛇神的迷信也就此揭晓。

我很敬佩李寄勇敢的精神,一个只有13岁的小姑娘,竟能斩了被称为“蛇神”的“怪物”,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但她的勇敢给予了她力量。

在《自古英雄出少年》中还有双锤小岳云杀金国大将、小共产党员欧阳冒着生命危险送情报。一个叫海伦的聋盲哑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竟学会了说话……我们也要像欧阳一样为国效力;像李寄一样勇敢;像海伦一样相信自己,坚持到底。让我们动起来吧!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努力!

成语许许多多:很多数量的人或物。如: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又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当然,许许多多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

成语英雄出少年:杰出的人物大都从年轻人中产生。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果然英雄出少年,到省试高高中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黄大军机道:‘英雄出少年,将来老兄一定要发达的。’”又如:当真英雄出少年,老头儿不中用啦。——金庸《神雕侠侣》第二十三回

青梅煮酒论英雄读后感_535字

想必大家都读过《三国演义》吧!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让真我受益匪浅啊!

《三国演义》中的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讲的是:有次曹操请刘备喝酒,在酒桌上,曹操问刘备现在天下谁是英雄,刘备说好多个当时有名的人物。曹操都不认同。刘备反问曹操认为天下谁才算是英雄?曹操对说:“天下英雄,就只有你和我而已!”刘备以为是身份败露,筷子都吓掉了。正好天上打雷,刘备借口说是被雷吓的。曹操也信以为真。我认为曹操算得上英雄。曹操,人们都骂他“奸雄”,曹操的奸,我不反对,但雄我很赞成,曹操在患病的情况下继续带兵,忍着疼痛抵挡刘备的军队。

人们说曹操狂妄,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付我”的大逆不道的话,但是哪一个君主不狂妄的。有人说,曹操杀了不少人,但哪场战斗没有血腥?没有人牺牲?哪个君王没杀过人?我认为孔明也是英雄,因为孔明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料到了三天后必有大雾,大胆的以三日期限造出十万只箭;诸葛亮能七擒孟获,又七纵,正是他运用到了欲擒故纵的战术,才让孟获心悦诚服,归顺于蜀国。再说他的空城计,正是智慧的诸葛亮确定了司马懿的心理,让他保住了这个没多少兵抵抗的空城。诸葛亮的忠诚也是不可否认的,面对一个傻瓜皇帝,还毫无篡位之意,可见诸葛亮的忠诚了。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成语大逆不道:大逆不道[dà nì bù dào],意指指谋反背叛,罪大恶极。语本《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後亦用“大逆不道”指违反伦常,罪恶深重。[源]《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汉书·卷八·宣帝纪》十二月,平通侯(阳)〔杨〕恽坐前为光禄勳有罪,免为庶人。不悔过,怨望,大逆不道,要斩。[典故]“大逆不道”原作“大逆无道”。秦朝末年,各地纷纷举兵抗秦,最後则形成刘邦和项羽互相争霸的局面。当初项羽和项梁在起兵之初,为了号召反秦的需要,拥立一个傀儡皇帝楚怀王,各处抗秦的义军也都尊怀王为义帝。项羽表面上是尊崇怀王,但实际上却不听从怀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称号为西楚霸王,并且强迫义帝迁徙到长沙,後来更加以杀害。汉王听闻义帝被杀,心里非常难过,於是为义帝举办丧事,同时公开指责项羽“大逆无道”,意思就是说罪行重大,严重违反应有的君臣伦理。後来“大逆不道”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违反伦常,罪恶深重。

英雄赞歌——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_535字

舍生忘死、不屈不挠、舍生取义……《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那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难以忘怀。

文章讲述了:五壮士在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时,一边痛击敌人,一边诱敌上山。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把一批批的敌人打下去后,有一批敌人扑上来了,不愿被俘的五壮士英勇的跳下悬崖。

读完文章,我眼中充溢着泪水。五壮士难道不珍惜生命吗?他们不知道这可能会葬身于此吗?不,他们都知道,他们也珍惜生命。只是大敌当前,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他们没有一点恐惧。因为他们是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跳崖的。

五壮士的精神在和平时期仍然可见。一次,两个小学生不慎落入水中,路过的长江大学学生见状立即下水施救。最后,落水的小学生获救了,三名大学生却因水流太急,将青春定格在了那一天。

多美的花季啊!他们都是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怎么就这样凋谢了?但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是生命,他们应该也会认为很值得吧。无论是英勇跳崖的五壮士,还是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他们的事迹会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的心将会为他们唱着一首壮烈的歌——英雄赞歌。

每个周一,我都会为升旗仪式敲响大鼓,看着冉冉上升的国旗,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自豪。当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为祖国夺取奖牌、“神舟”升天……我的心会更坚定的说:身为中国人,我自豪!

成语舍生取义: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如: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又如:我们为了革命事业要舍生取义。

成语不屈不挠:不屈不挠[bù qū bù náo],意指“不屈不挠”之“挠”,典源作“桡”。“桡”义同“挠”。“不屈不挠”指意志坚毅,不肯屈服。语本《荀子·法行》。[源]《荀子·法行》子贡问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遘闵既多,是用废黜。武阳殷勤,辅导副君,既忠且谋,飨兹旧勳。高武守正,因用济身。述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典故]先秦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在《荀子》书中记载了一段孔子与门下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问:“为什麽君子重视玉而轻视珉呢?难道是因为玉少而珉多吗?”孔子答道:“欸!赐啊,这是什麽话呢!君子怎麽会因为数量多就轻视,数量少就看重呢?君子重视玉石,是因为玉石可拿来比拟君子的品德。玉石温润而有光泽,就好像仁;坚固而有文理,好比智;刚强不屈,就好像义;有棱角却不会割伤人,好比有德行的人;即使折断它也不会弯曲,就像勇;玉的瑕疵都显露於外,便是诚信;敲打玉石,声音清脆远扬,就像美好的言辞。所以即使珉有鲜艳的花纹,也比不上玉石的洁白明亮。这便是君子重视玉石的原因啊!”後来这里的“折而不桡”演变成“不屈不挠”这句成语,用来指意志坚毅不肯屈服。

英雄人物的读后感_540字

这一个周末里,我读了故事书《英雄人物》,书中写了董存瑞、王二小、岳飞、狼牙山五壮士、LeiF、小萝卜头宋振中等这些英雄,描绘了这些人物乐于助人、勇敢顽强、面对敌人临死不屈的精神,而这些人物里我最喜欢王二小了!

1929年,王二小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农民家庭里。有一次,他的妈妈被鬼子十分残忍的杀害了,11岁的王二小便成了孤儿,有人给他饭吃,有人给他衣服,可王二小不想连累他们,便到一个地主家当放牛郎,黑心的地主只要不满意,抬手就打,张口就骂。王二小一年到头果汁猪狗不如的日子。后来,王二小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有一次鬼子来抢粮,鬼子对王二小吼道:“快带我们去卧虎沟!”王二小假装说:“好。”于是王二小把鬼子带到了一个四周都是坑坑洼洼、找不到离开的路的地方,王二小见鬼子筋疲力尽,心中暗喜,打算把鬼子带进李团长布置的埋伏圈内,当鬼子走进埋伏圈时,寂静的山谷响起了一片口号声、喊杀声,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才知道中了埋伏,那中队长举起刺刀刺进了王二小的胸膛,13岁的王二小牺牲了。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泪水滑落了,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为了保卫祖国,他身上中了无数刀,他像风雨中的巨人倒下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英雄的壮歌。

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祖国、父母、老师!

成语坑坑洼洼: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0章:“少平就替她推着车,走过坑坑洼洼的建筑工地,一直把她送到柴油机厂大门口。”又如:他脸上坑坑洼洼的真难看。

成语猪狗不如:连猪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如:老舍《四世同堂》:“他须纳住气,向连猪狗不如的人说好话。”又如:我从来不与猪狗不如的人交往。

小英雄读后感_541字

寒假里,我无意间发现了一本以前的语文书。刚拿在手里便如获至宝——津津有味的看着。当读完《小英雄雨来》时,我久久的陷入了沉思。雨来和我一般大小却能和日军抗衡。在晋察冀边区,有一个村子叫芦花村,村子里有一个小孩叫雨来。他的水性特别好尤其擅长潜水,像鱼儿一样灵活。一天,鬼子又来村子里扫荡了,因为李大叔,雨来被鬼子捉住了。鬼子让他交出李大叔,可雨来死活不肯,激怒了日军,被鬼子一顿毒打,打得鼻青脸肿,可与来宁死不屈。

读到这里,我为我的倔强而感到羞耻。在临近考试的一天,一个同学喊我去打球,可爸爸不同意让我去。我很纳闷,平常爸爸都准我去打球的呀,怎么今天就不同意了呢?爸爸看我一脸狐疑,说:“就要考试了,还去玩。”我一听这话就来气了:“打球能放松心情,还能锻炼身体呢!”这是妈妈发话了:“你不是脚痛吗?”“早就不痛了!”我急了。“不准去就是不准去!”妈妈强词夺理。爸爸也走过来好言相劝,可我就是转不过弯来。他们看谁也说服不了我,就各做各的事去了。我就一个人们在闷。现在把鱼来和我对比屋里,我早已无地自容。

虽然雨来处在抗战时期,但却能认真学习。而我处在这种和平年代,本应发奋读书,却与实际相差甚远。

是啊,我们要学习雨来,不能倔强,更不能软弱,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好学生。

成语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如: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又如:而况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实,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叶圣陶《桥上》

成语名实相符:名声与实际一致。如:三国·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澡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又如:海口市是一个名实相符的花园城市。

英雄人物传记读后感_542字

最近读《抗倭英雄戚继光》这本书,我深深地为戚继光将军一生所折服。戚继光果然是我中华不世出的奇才,他拒倭寇于海外,平俺答于关外,他一生为大明王朝立下了无数次战功,就让我们怀着崇敬、敬仰、热爱、爱戴乃至怀念的心情看待他吧!

1561年,一股倭寇从浙江沿海登陆,矛头直指台州。倭寇出兵宁海、新河,作为诱戚将军率部全歼了来犯之敌后,他突然意识到,这些倭寇只不过是障眼法,真正的主攻方向在台州。台州防守力量空虚,想到这里,于是他率众,星夜兼程,在一夜之间,每人身负二十五斤重的辎重,行一百一十里,于次日清晨赶至台州。此时,军队早已是人困马乏,由于所带干粮有限,他们都已经饿了好几顿了。但倭寇距台州城下也只有二三里了。

于是,戚将军命人从城中搬出好几口大锅,煮上饭,对大家说:“饭就在这里!倭寇就在前面!但打不败倭寇,这饭吃得下、吃得香吗?打跑了倭寇,我戚继光保证,咱们立刻就回来开饭!”戚家军的将士们听了,热血沸腾,迎着倭寇就杀了上去。

借助于戚将军发展的两仪阵、三才阵,在花街这个地方,只打了小半个时辰,倭寇就全线溃逃了,戚家军乘胜追击,歼敌一千多人,而戚家军只付出了阵亡三个人的代价,奇迹啊!

打完之后,戚家军回到城下。饭刚刚做好,正符合戚继光“亟须灭贼,而后会食”的承诺!

成语乘胜追击: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如:《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又如: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乘胜追击。——《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

成语乘胜逐北:乘:趁,因;北:败。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如: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又如:我也想乘胜逐北,但力不从心。

《小英雄雨来》观后感_544字

看了《小英雄雨来》,我心里倍感交集。雨来是一个机灵、勇敢又捣蛋的小男孩。他经常上课迟到或逃学,他也非常调皮,喜欢对老师搞恶作剧。虽然是这样,但雨来的心目中是很喜欢和敬爱老师的。一天,日本人来到学校把老师抓走了。雨来知道后,就来到学校里找机会救老师。他在日本人的酒菜里下泻药;和伙伴们在树林里设陷阱陷害敌人;和日本皇军斗智斗谋。最后日本人给雨来搞得鸡犬不宁,就把老师迁移到河面的木船上。雨来水性很好,他带领伙伴们早就设好了圈套,他们潜伏在河水底下,趁日本人不注意把木船推翻了,淹死了日本人,救出了老师,尽管最后老师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看到这里,我感动极了!雨来时刻都没有忘记老师对他说的话:“我们是中国人,时刻不忘爱国”。雨来那么小就敢和日本人战斗,最后用聪慧取得了胜利,真是勇敢,而我们平时可能连走夜路都不敢,更何况面对心狠手辣的日本人呢?他们的教室那么的破旧,只有几张破桌子和旧椅子,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而我们有时还抱怨上课很烦,作业很多,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非常想对雨来说:“雨来,你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永远都要向你学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一个很大的、我们抵挡不了的危险时,不能硬拼,只能靠智取。这样才能获胜。我们以后在生活中要向雨来一样聪明,一样棒!

成语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又如:他颐指气使人,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成语鸡犬不宁:鸡犬不宁[jī quǎn bù níng],意指连鸡与狗都不得安宁。比喻被严重骚扰。语本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源]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据《全唐文·卷五八四·柳宗元》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於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後矣,又安敢毒耶?”予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於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典故]中唐时期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历经安史之乱後,藩镇割据,税制破坏,物价飞涨,社会陷入空前的贫困与混乱。顺宗时,王叔文倡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宪宗即位後,王叔文被处死,支持革新的官员也多遭贬谪,柳宗元即为其中之一。永州(地约当今湖南永州)十年的谪居生涯,让他接触到最真实民间疾苦,更深切体认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於是写下传颂千古的〈捕蛇者说〉。当时朝廷行两税法,每年夏、秋两季课税。永州山野中产有一种含巨毒的蛇,被牠碰触的草木会枯死,被咬的人无药可医,但制成药物却具奇效,极为珍贵,故可用来抵纳税金。有一位蒋姓捕蛇人,家族以捕蛇为业已历三代,祖父和父亲都丧命於此,他自己也有几次差点被蛇毒死。柳宗元知道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表示愿助他脱离此业。不料捕蛇人听了竟是哀戚地说:“虽然您是怜悯我才这样说,但如果不做这个差事,恐怕会更加不幸呢!我们世居此地六十年,看着周遭乡亲因赋税倾尽所有,但最後仍是死的死,逃的逃,偌大的村子只剩这麽几户,我们以捕蛇为业的倒是得以幸存。每当凶狠的差役大呼小叫,在村里到处骚扰破坏,搞得鸡飞狗跳时,看到瓦罐里的蛇安然无恙,我就可以放心。只要小心喂养,把牠缴纳抵税後,我就能靠自己栽种的作物安然度日。您看!我一年只须两次面对死亡的威胁,与那些每天活在恐惧中的乡亲相比,实在幸运得多,还有什麽可怨的呢?”柳宗元藉捕蛇人之口,讽刺朝廷的苛政,勾画鱼肉乡民者的嘴脸,文中“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一段,生动刻画了得势者的可恶与人民的无助可悲。後来“鸡犬不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被严重骚扰。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