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58年出生的名人大全

百问中文整理了李存孝、王审邽等6位公元858年出生的名人及相关资料。

1、田頵:858年出生于庐州合肥,903年去世。

田頵(858-903),字德臣,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唐末吴王杨行密部下大将,曾任宁国节度使,唐天佑初为宣州节度使,与梁太祖谋讨杨行密,后因叛乱被杀。

2、高季兴(高季昌、朱季昌、高赖子,计破李茂贞,迎回唐昭宗;割据荆南;建立南平国):858年出生于陕州硖石,920年去世。

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又称荆南)开国君主。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14年,被封为渤海王。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924年,后唐庄宗封其为南平王。高季兴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926年,高季兴截获蜀地入朝贡物,又向后唐索地,妄图扩大地盘。后唐明宗罢黜高季兴官爵,发兵征讨。高季兴不敌,辖地日蹙,遂向南吴称臣,被封为秦王。929年,高季兴病死,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号武信。

3、猛将,十三太保,邢州节度使李存孝(安敬思、飞虎将军、十三太保,十八骑取长安、十三太保第一,数合战胜第二的王彦章):858年出生于代州飞狐(今山西省灵丘县),894年9月去世。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飞狐(今山西省灵丘县)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史书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野史中曾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后由于罪责车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负于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温趁势而起。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被誉为“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五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4、泉州刺史,工部尚书加左散骑常侍王审邽(王次都,治绩优秀,兴办水利,建造书院):858年出生于河南光州固始,904年去世。

王审邽(858—904年),字次都,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秦名将王翦的后代,琅琊王氏士族。公元885年扶母随兄弟王潮、王审知率义军入闽后,唐·乾宁元年(894年)权泉州刺史,三年(896年)实授,天祐元年(904年)二月卒于任,政绩显著。累封工、兵、户三部尚书授威武军节度副使,晋开国侯,卒谥武肃王。

5、贺瓌:858年出生于濮阳,919年去世。

贺瑰(858~919年),字光远,濮阳人。曾祖贺延,因贺瑰而尊贵,追赠为左监门上将军。祖父贺华,追赠为左散骑常侍。父亲贺仲元,追赠为刑部尚书。

6、刘鄩:858年出生于密州安丘县,921年去世。

刘鄩(xún,860年-923年),又名刘掞,山东密州安丘人,五代时后梁名将,有“一步百计”之称。刘鄩死后,被梁末帝下诏追赠为中书令,时年64岁。

本文内容是本站(百问中文)通过程序自动聚合而成,如有谬误,敬请谅解!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