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7年出生的名人大全

百问中文整理了刘钟、傅弘之等6位公元377年出生的名人及相关资料。

1、将领刘钟(刘钟):377年出生于彭城郡彭城县,419年去世。

刘钟(377年—419年),字世之,彭城郡彭城县人,东晋将领。历任镇北参军督护、彭城郡主簿、振武将军、广川太守、宁朔将军、给事中、右卫将军等。先后随刘裕讨伐孙恩、桓玄、卢循、刘毅,征讨广固,平灭西蜀,北伐后秦。元熙元年(419年),刘钟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2、张裕:377年出生于吴郡吴县,442年去世。

张裕(377-442年),字茂度,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也。南北朝时期刘宋大臣,东晋光禄大夫张澄曾孙。初为太尉主簿,累迁州别驾。出为广州刺史,绥静百越,岭外安宁。元嘉元年,为益州刺史。征为太常卿,出为义兴太守。后为都官尚书,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内足于财,自绝人事,优游野泽。十八年,除会稽太守。素有吏能,职事甚理。元嘉十九年(442年)卒,时年六十七,谥号为恭。

3、将领傅弘之(傅弘之):377年出生于东晋,418年去世。

傅弘之(377年―418年),字仲度,祖籍灵州,后移居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曹魏太常傅嘏之后,西晋司徒傅袛玄孙。东晋将领。傅弘之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风流倜傥,胸怀大志,初任雍州主簿。新野人庾仄起兵时,因与庾仄侄子庾彬打算杀死荆州刺史桓石康,以响应庾仄,结果事情败露,傅弘之遭捕入狱。桓玄认为傅弘之不是主谋,也无官职兵众,于是赦免其罪。刘裕起义时,辅国将军刘道规任用傅弘之为参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义熙六年(410年),因讨伐斩杀桓石绥等人有功,授任太尉行参军。义熙十一年(415年),随军讨伐司马休之,任代理后部贼曹,仍为建威将军、顺阳太守。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傅弘之等七路军攻入后秦,进据蓝田,安抚招纳胡、汉各部。不久升任雍州治中从事史、西戎司马、宁朔将军等。又平定略阳太守徐师高的叛乱。义熙十四年(418年),胡夏皇帝赫连勃勃太子赫连璝率兵三万袭击长安,傅弘之率步兵、骑兵五千人在池阳迎战,大败赫连璝。不久,赫连勃勃尽全国之兵随后追击,在青泥大败晋军,傅弘之被俘,后遭赫连勃勃杀害,时年四十二岁。

4、阮万龄:377年出生,448年去世。

阮万龄,陈留尉氏人也。祖思旷,左光禄大夫。父宁,黄门侍郎。万龄少知名,自通直郎为孟昶建威长史。

5、褚秀之(长清):377年出生,424年去世。

褚秀之,字长清,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享47岁。历任东晋琅邪王从事、中郎、黄门侍郎。宋武帝时任镇西长史,升侍中、大司马、右司马、祠部尚书,任太常。

6、周续之(道祖):377年至423年出生于雁门广武。

周续之,(公元377年—423年)字道祖,雁门广武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卒于宋少帝景平元年,年四十七岁。(历代名人年谱及补疑年录据莲社高贤传,均作生于晋穆帝升平元年,年六十七。此据宋书本传,诣豫章太守范宁受业时年十二推定。范宁为豫章太守,在孝武帝太元中)其先居豫章,太守范宁于郡立学,续之年十二,诣宁受业。寻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名冠同门。既而闲居读老、易,事沙门慧远,与刘鳞之、陶潜俱不应徵,谓之寻阳三隐。宋武帝(刘裕)北讨,世子居守,迎续之馆于安乐寺,延入讲礼。月余,复还山。卒于家。续之尝注嵇康高士传于世。(案,《隋志》注,晋末有徵士《周桓之集》一卷,疑即续之误)。

本文内容是本站(百问中文)通过程序自动聚合而成,如有谬误,敬请谅解!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