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93年出生的名人大全

百问中文整理了9位公元1093年出生的名人及相关资料。

1、独吉义:1093年出生于曷速馆,1164年去世。

独吉义(1093年-1164年),女真族,女真名独吉鹘鲁补,原籍曷速馆,后徙居辽阳的阿米吉山。金代将领。独吉部落是女真部族的小部落,后来归附完颜阿骨打,独吉义以质子身份赴上京,因精通女真、契丹文学,任管勾御前文字。天会十五年(1138年)晋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历任宁化州刺史、迭剌部族节度使、复州防御使、卓鲁部族节度使、河南路统军都监、武胜军节度使、唐古部族节度使、彰化军节度使、利涉军节度使。正隆六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征宋朝,东京留守完颜雍乘机欲自立为帝,完颜亮的心腹白彦敬、纥石烈志宁派人联络独吉义准备一起攻打完颜雍,独吉义不为所动,率先拜谒完颜雍,拥护其为帝,被任为参知政事,为开创“大定之治”做出了贡献。大定二年(1162年)三月,免去参知政事之职,出京担任益都府尹兼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大定三年(1163年),独吉义因疾致仕。大定四年(1164年),独吉义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2、道士王文卿(王俊,王予道,王述道,王侍宸,冲和子,为道教神霄派创始人,代表作品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玄珠歌》《雷说》《侍宸诗诀》等):1093年出生于建昌南丰,1153年去世。

王文卿(1087-1153)一名俊,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又被称为“王侍宸”。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传神霄五雷法,为神霄派创始人,在理论与组织上对神霄派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擅长雷法。其弟子广布大江南北,历宋元至明清,道脉尤存,是神霄派及道教诸宗一致肯定的神霄祖师。有弟子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又有萨守坚,见之于青城山,尽得其秘。其在乡,得其传者则有新城(今黎川)高子羽。甥上官氏亦传其法。此外,尚有别传弟子多人。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3、李若水(李若冰,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1093年出生于曲周水德堡村,1127年去世。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高宗建炎初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忠愍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四四六有传及多种史书籍有传,小说《说岳全传》有 一节对他壮烈殉国事迹有所描绘。

4、勾龙如渊:1093年出生,1154年去世。

勾龙如渊(1093-1154),字行父,永康军导江(今四川灌县东)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登上舍第。

5、赵立:1093年出生于徐州张益村,1130年去世。

赵立,南宋徐州张益村人。南宋初年抗金英雄。赵立以勇敢隶兵籍,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次作战,总是冲在前边,对临阵退却的人严惩不贷。靖康初年,金兵大举南侵。赵立因屡立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候。保卫徐州有功,被授予忠翊郎、权知州事。因守卫楚州被认命为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知楚州。

6、王之道(彦猷):1093年出生于庐州濡须,1169年去世。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7、吴玠(吴武安、吴涪王,抗击金军,保全蜀地):1093年出生于德顺军陇干县,1139年7月18日去世。

吴玠(1093年-1139年7月18日),字晋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玠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史称“微(吴)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吴玠汰冗员、节浮费,广设屯田、修复废堰,与胡世将创转般折运法,使粮储充足。官至四川宣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病逝,年四十七。追赠少师,谥号“武安”。淳熙三年(1176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8、徐徽言(字彦猷,抗击金兵被俘,不屈而死):1093年出生于衢州西安,1129年去世。

徐徽言(1093—1129),字彦猷,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区)人。宋代抗金英雄。少怀壮志,刻苦学文练武。大观二年(1108年)应诏,赐“武举绝伦及第”(武状元),历任保德军监押等职。靖康元年(1126年)升武经郎,知晋宁军(今陕西佳县)兼岚(岚州,今山西岚县)石(石州,今山西离石县)路沿边安抚使。不久,宋钦宗割让河东、河西两路等黄河以北州府,军民震惊悲愤,徽言毅然挥师收复河西路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次年,北宋覆灭,徐徽言与汾、晋(均属山西省)一带民间勇士数十万相约收复失地。他与太原路兵马都监孙昂誓死抗击,杀敌甚多,不幸被俘。金帅完颜娄室令宋徽宗亲信劝降,徽言厉声斥责。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杀之。追赠晋州观察使,谥忠壮。再赠彰化军节度。

9、陈诚之(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壬戌科状元、两朝宰辅):1093年出生于宋朝福建闽县,1170年去世。

陈诚之(1093——1170)字自明,一说景明.,汉族。福建仙山(现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金峰镇后团东陈村)人。南宋时期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壬戌科状元。传说壬戌科第一本为秦桧子秦熺,秦桧为避嫌,遂置陈诚之为首。在策对考试中,陈诚之主张议和,因而也中秦桧之意。后授左承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绍兴十五年(1145年),为祠部员外郎后,以礼部侍郎出知泉州。不久,召为翰林学士,累官至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卒后谥文恭。陈诚之一介书生最后官至南宋知枢密院事,正二品。(宋朝总理军务最高机构,简称“枢府”,类似今日的国防部长)。端明殿学士,出将入相。在高宗、孝宗之朝,谋议多能补裨于国家,惠爱多能利溥于黎庶,虽主和却不与秦桧同流合污,颇忤桧,为秦桧所忌,为宋之名臣。陈诚之不仅为长乐置县以来第一个状元,也是南宋恢复科举以后第一个状元。后来,他的弟弟、儿子、侄儿、孙子,也都考取进士。一代状元,两朝宰辅,三代五进士,道尽了陈诚之家族的辉煌。

本文内容是本站(百问中文)通过程序自动聚合而成,如有谬误,敬请谅解!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