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套种玉米种植技术

生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多作一年生栽培,其根系较细,食用部分是地下茎,长在土壤中,由于生姜性喜温暖阴湿凉爽,忌高温烈日,并且前期怕晒,中期怕渍,后期怕冻;玉米为禾本科高秆、高光效作物,有极强的边行优势,两种作物套作既提供了所需的阳光,热和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获得多种农产品,形成多元结构,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生姜先用本地品种,选取块茎肥大、顶芽饱满完整、无病虫害或损伤、节间粗壮的双排老姜或新姜作姜种,玉米选用杂交良种。

  2、选地 姜地要选择耕作层较深厚、土层疏松、土质肥沃、有机腐殖物质丰富的壤土或砂质壤土,高燥向阳、排水良好的田块。

  3、播种节令 选择2月中旬至3月中旬。

  4、整地 整地时要先将田块深翻、耙细、整平,碎土晒白。

  5、姜种处理 姜种先曝晒2—3天,然后用1∶1∶150波尔多液浸20分钟消毒(如有发生“姜瘟”的,要用代森锌1斤加水400—500斤浸泡10—20分钟,取出洗净后再拌上草木灰),然后将姜种放入温暖的室内阴凉处,地面上要先铺一层稻草或草帘,堆上姜种约70—80厘米厚,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催芽1—2天。待姜芽抽出1—2厘米时选芽切种,除去细弱小芽和有黑色小斑点的病芽,保留露白肥壮芽,随即根据姜种芽的着生密度按芽切成长8—10厘米,每块保持2—3个姜芽。要边切边种,不能留隔夜芽。

  6、播种方式和密度 下种前先理好30厘米深的沟,下种前要施足底肥,然后按株距20厘米摆下种块,姜芽沿种植沟的一侧,芽头朝上。姜种摆放完后,整成墒宽30厘米,墒高30厘米,墒间沟宽40厘米,墒面略成拱形,四周理通沟道。生姜播种后套种杂交玉米,杂交玉米在墒面另一侧种植,株距40厘米。

  一般,每亩用姜种200㎏左右,每亩用杂交玉米种2㎏左右,如果准备回收姜种(母姜)的,则姜种要切大块一点,每亩用种量宜400—500㎏。

  二、田间管理

  保持田中无杂草,土壤疏松。在播种后姜种未出苗前,采用丁草胺、除草醚等除草。由于姜的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除重施底肥外还要多次施肥。

  一般玉米在齐苗后10天左右,苗高2—3寸即应施促苗肥,亩施尿素10公斤;施后用土壤覆盖畦面,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培土。生姜是嗜钾作物,对钾肥效应敏感,故要增施有机肥,多施速效钾肥。适时中耕培土,并看苗补肥,勤加培土,以防根茎裸露,影响品质。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亩施30公斤尿素。玉米收获后结合中耕培土亩施硫酸钾10㎏,7-8月要注意清沟排涝。

  三、病虫害防治

  生姜最容易感染青枯腐病,亦称“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暴雨闷热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很快,传播迅速,常流行成灾,损失很大。防治的办法主要是采用轮作或新开地种姜较不易发病,以及姜种消毒、高畦栽培、增施钾肥和薄肥勤施等农业防治。当发现病株时,应立即连根带土铲除,深埋或烧毁,将穴土翻出曝晒,并在病穴内撒施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70%或裁菌、叶枯灵、菌毒清浇根或喷雾。

  五、适时收获

  玉米在6月初至7月中旬收获,嫩姜在七月底可采集上市,老姜宜在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收,一般从八月至翌年的一月中旬均可。如需贮藏,应放入地窖、山穴,用细土或沙盖上,或用沙堆于阴凉处,贮藏期间温度应保持在12—15℃,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同时要经常检查,剔除烂姜。

分类标签: BR 厘米 生姜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