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烂心病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一、玉米烂心病发生原因与症状

  1、发生原因:主要是由斑须蝽象成虫刺吸玉米苗茎叶传进病毒,病毒大量繁殖引起烂心病。

  (1)斑须蝽象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3.5mm,宽约6mm,椭圆形,黄褐或紫色,体被白绒毛和黑色小刻点,触角黑白相间;喙细长,紧贴于头部腹面,小盾片末端钝而光滑,黄白色,翅革片淡红褐色至暗红褐色,翅膜面部分淡褐色,翅端长于腹部。足及腹下淡黄色,散布零星小黑点。卵圆筒形,成块状排列整齐。若虫体型与成虫相似,略圆,初龄若虫背面黑褐或黄色部分较多,外观鲜艳,毛较多。

  (2)发生规律:均以成虫在杂草地越冬,一般每年发生1-2代,属蝽科,食性较杂,为害蔬菜、禾谷类、大豆、小平等作物,有臭味,俗名臭大组。早春、越冬代成虫在杂草中活动;4月末上—5月初成虫开始迁移到近处蔬菜地危害,特别是藜科菠菜上危害最重,5月末—6月上、中旬迁到玉米田进行转株危害,成虫能多次交尾,多次产卵。产卵期较长,卵多产在叶背。若虫和成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植物的汁液;特别喜欢嫩叶、嫩芽、嫩茎。当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60%-70%之间,成虫最活跃,产卵高峰,危害比较严重。

  2、玉米烂心病的症状

  玉米烂心病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发病重,在玉米苗的第五、第六叶中下部及心叶上,一是出现多个周缘褐色穿孔,有的被白膜,心叶上半部出现青枯萎蔫,心叶内褐变腐烂,有脓状物;二是新叶扭曲抽不出来,生长受抑制,分蘖力增强,分蘖多,植株矮化;三是心叶虽能正常抽出,但扭曲皱缩,有多处透明斑点,叶片上有多个黄绿相间的条纹,株高正常。

  二、发生条件分析

  据田间调查和综合分析,玉米烂心病发生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1、受暖冬影响,越冬斑须蝽成虫成活率较高,夏季温湿度5月下、中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5℃、17℃,相对湿度为63%、64%,正适宜成虫产卵孵化出新一代成虫,数量相对增加。

  2、受斑须蝽为害的玉米,主要是黑301、合育17号、绥玉7号等品种,茎叶中汁液含糖量高,斑须蝽喜欢寄生与取食,在取食同时将斑须蝽体内的病毒传给玉米苗,并在玉米茎叶中大量繁殖造成危害。

  3、玉米苗生长缓慢,瘦弱不壮,抗病能力下降,也是加重烂心病毒为害的原因之一。

  三、防治技术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配方施肥,是预防该药害的基础。要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结合,在药剂防治上要杀虫、杀菌剂与微肥组合喷洒。部分缺素地块增补微量元素肥料。

  1、选用抗病品种:如合玉20号、龙单27号、绥玉27号等。

  2、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与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应用玉米专用肥做底肥375-450公斤/公顷;叶面喷洒微量元素硼、锌、配液浓度0.3%,300公斤/公顷喷液。

  3、药剂防治要选用组合配方。用杀虫剂消灭斑须蝽成虫,用菌克毒克防治传入玉米苗茎叶中的病毒。用小叶敌、多元素叶面肥及补充微量元素增强玉米苗抗病毒能力。

  用法用量:

  (1)小叶级每亩100毫升+2%菌克毒克每亩80毫升+40%通杀敌或30%速毙每亩30毫升。

  (2)小叶级每亩100毫升+天丰素每亩10毫升+20%或则5%高氧30毫升兑水喷

  雾。

  三剂混合后进行喷洒,严重地块连续喷2-3次,间隔期在6-7天。烂心病症状减轻,到9-12天,玉米生长发育正常,因此,我县防治玉米烂心病可以大面积应用这2项组合。

分类标签: 成虫 玉米 BR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