舢舨鱼水泥池养殖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鱼来源

  2001年5月12日,舢舨鱼种从印度尼西亚起运,经马来西亚中转,于14日下午5时运抵试验地,3000尾试验用苗分6袋3箱用活水袋充氧运输,到达时,只有1380尾成活,成活率仅46%,放入苗种池的鱼苗第二、三天陆续死亡,仅剩下500多尾存活,究其原因为运输时间过长,二氧化碳中毒引起的死亡。

  1.2试验池条件

  试验池为6×12×1.5m3的室外水泥池,水泥底质,池底平坦,注排方便,水源来自杏林湾坂头水库,水质清新,水量充足,pH为7左右,溶氧达5mg/L以上,放苗前清整消毒,水深0.8m,过滤注水,培养水质。

  1.3苗种的放养

  鱼苗运抵放养地点,置试验池调节水温20min,解袋放鱼,放苗水温26.5℃,育苗在试验池中的网斗暂养至正常后,剔除死、伤鱼苗并计数入池。同时,抽样测得放苗规格出平均体长3.27cm、体高1.28cm,经检验体表未检出寄生虫,鳃丝有少量淤泥。

  2日常管理

  养殖期间注重抓好三关:

  一是鱼苗运输培育关;二是饲养管理关;三是疾病防治关。

  日常管理中尽量做到一勤(巡池)、二消(水体消毒、工具消毒)、三看(看鱼活动、摄食、水色)、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饲)、五防(防病、防逃、防盗、防水变、防敌害)。具体为定期监测水温、pH、DO的水质变化,根据水质情况平均每4d换水一次,控制水位50-80cm,换水时结合洗池,检查鱼体生长及健康状况,发现伤病苗及时剔除。适时利用虹吸法吸污排除粪便。若池水浓稠,透明度小于25cm,则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清爽,呈黄绿色。

  舢舨鱼是属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口食鱼类,幼苗食用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成鱼以植物性为主,也食小杂鱼虾,可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和天然有机饵料。植物性饲料是枯萎瓜类及块茎植物的叶片,如芋头叶、木薯叶、地瓜叶、木瓜叶、黄瓜叶及黄瓜、南瓜等。

  2.1鱼苗阶段饲养管理

  为加快鱼苗生长速度,保证水质清新,鱼苗阶段主要投喂丝蚯蚓,投喂量1.5―2.5公斤/天,半个月后,改投鲈鱼仔鱼料,投喂量1.2―2.2公斤/天。

  投饲率随水温变化而改变,一般为4-8%。水温小于25℃时,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水温大于25℃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饲量以投后1h吃完为度。

  2.2成鱼阶段饲养管理

  鱼苗长至10cm左右,转入成鱼饲养,投喂罗非鱼2#料,每天上下午投喂二次,投饲率3-5%。

  管理中,以生石灰(15ppm)调节pH。为控制水质,压低肥度,调节透明度,搭配放养50尾鲢鱼。

  2.3鱼病防治

  养殖中未出现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早期有因运输损伤引发的水霉病;秋季后,因水质肥,透明度小,出现锚头蚤病,经两次敌百虫泼洒即

分类标签: 鱼苗 BR 水质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