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积极推广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近两年来,益阳赫山区借养殖业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契机,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积极推广了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2015年黄颡鱼池塘精养面积达30多户,300多亩。经科技人员总结,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1.优选池塘,做好放养前准备。池塘水深1.5—2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面积3—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须有可控的排进水口,池塘较浅光照度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因为黄颡鱼一般白天在底层活动,晚上浮水面摄食。鱼种放养前用漂白粉10kg /亩或生石灰100kg/亩清塘、清毒,第三天加水施肥,待毒性消失(用试水鱼)放种加满水。每亩配增氧机1千瓦 /亩。

2.科学放养鱼种。规格:15—30克/尾,数量1500—2000尾/亩,套养100克团头鲂鱼种100—150尾;尾重50克的鲢、鳙鱼50—80尾。不宜搭配鲫、鲤、罗非鱼、鲶鱼、乌鳢等与黄颡鱼食性基本相当的鱼类,在放养时用3%—5%食盐或水霉净消毒。鱼种下塘时,鱼篓水温与放养池水温相差不超过3℃。

3.日常管理

4—9月,坚持早中晚巡塘一次。保持晴天中午开增氧机,,投喂颗粒料时开增氧机,阴雨天尽量不开增氧机。4—9月,每20天左右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池水“肥”和“活”,PH值控制在7—8.4之间,发现鱼病及时对症用药。平时操作注意操作安全,工具要光滑。

4.药物使用。黄颡鱼是无鳞鱼,对药物忍受力不及四大家鱼。尤其是对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比较敏感,要特别慎用,最好不用。出塘规格控制在100克—150克。

5.主要疾病防治

(1)水肿病:症状,为病鱼体表粘液增多,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腹腔含有大量血水或黄色胶状物,肠内无食物。病鱼在水体上层不停的游动,在鱼苗期发病尤为突出。

病因: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高发期在25—30℃,一旦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

防治措施: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溶解氧5mg/L以上。适度降低密度,发病用碘制剂连用2次。

(2)早期烂身:症状: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体表颜色不均,体表溃烂,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亡。

病因:水温低于20℃时最易发生,越冬过后,加上趆冬爬底习性,使得鱼体容易被病菌感染发病。

防治:菌毒净,碘制剂,水霉净,全塘泼酒。内服氟苯尼考十肝胆安十多维,同时注意改底,肥水。

(3)肠炎病。症状:腹部彭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则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离群独游,活动迟绶,食欲减退。

病?a href='http://www.b15k.com/baike/220/25162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颍河傻阕床ユ吒司腥疽稹4蠖嗍醋杂谘乘虻牡撞阌倌啵蓄铮啾愠寥氤氐祝沟盟时洳睿餍懈叻迤诜⑸谒?5℃—30℃时。

防治:彻底清塘消毒,经常使用氧化改底,定期使用消毒剂,内服肠炎立,肝胆安等。

(4)“一点红”:症状: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临床表现,仔细观察可见病鱼体色变淡,背部有轻微红肿。中后期病鱼头部充血,头顶向上隆起形成脓包,严重时头顶穿孔,裂开,甚至将头盖骨蛀空,形成一个狭长的空间,露出脑组织。

病因:该病多由车轮虫等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并发病,是“爱德华氏菌”慢性感染造成的。

防治:有虫先杀虫,然后外用碘制剂,或水溶性红霉素,同时内服氟笨尼考十分维十保肝药,并使用氧化性改底。

(5)车轮虫病

症状:病鱼焦躁不安,严重感染时病鱼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现象,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 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粘液上。

病因:车轮虫,危害苗种,多发生于春未秋初。

防治:全池泼洒车轮虫杀虫剂。

(6)黄颡鱼套肠病及防治技术

病症:体表有不同规则圆型色斑,尾鳍和背鳍有轻微出血发红,鱼腹浮肿带有脱肛现象。解剖时将整条鱼肠和胆、肝分别独立分析发现,鱼肠有一至两处叠重现象,胆有些肿大,肝呈土黄色易破碎。用显微镜放大发现,肠道内壁内有少量车轮虫存在。

病因:气温变化大,水体分层上下温差大引起的应激性反应,溶解氧偏低,在16℃—22℃期间易发,寄生虫引起病菌入侵,气温高时暴食引起胃肠道代谢失调。池底毒素较多,长期未进行改底和水体解毒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用药方向:A、先对池底改善和水体解毒,使用高氧聚合物的降解剂和有机酸解毒类药。B、用高含量的氧苯尼考,五黄粉,抗菌肽保肝药物同时拌料投喂5—7天左右。

分类标签: 池塘 增氧机 放养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