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大眼幼体培育种蟹技术

随着我县河蟹生态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蟹户对种蟹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保证种蟹质量,部分科技示范户利用自家塘口培育种蟹,现就将相关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 蟹苗培育

1、饲料投喂,蟹苗下池后前三天以池中的浮游生物为饵料,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可捞取浮游生物或增补人工饲料,直至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I期仔蟹。I期仔蟹后改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Ⅲ期仔蟹为止。I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Ⅴ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以下,同时搭喂浮萍,直至投苗后四周止。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

2、水质调控,蟹苗下塘时保持水位60~80厘米,前三天不加水,不换水。Ⅰ期仔蟹后,逐步加注经过滤的新水,水深达100厘米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一般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1/4或1/3。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在7.5~8.0之间。

3、充气增氧,蟹苗下塘至第一次蜕壳变Ⅰ期仔蟹期间大气量连续增氧;蜕壳变态后间隔性小气量增氧,确保溶氧5毫克/升以上。

4、仔蟹分塘,经四周培育变成V期仔蟹后即可分塘转入扣蟹培育阶段。仔蟹的捕捞以冲水诱集捞取为主,起捕的仔蟹经过筛、分规格、分塘放养。

二、一龄扣蟹培育

1、育种池条件与设施:①育种池选择与改建,以池塘、稻田为宜,塘埂坡比1:2~3。防逃设施可用钙塑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防逃墙高0.6米以上。②面积一般在10亩以下,以3~5亩为宜。③水深2米以下,以1.2~1.5米为宜。④水质:清新、无污染、高溶氧。⑤底质:平整、砂质、淤泥少。

2、放仔蟹前的准备:①清塘消毒,老龄池塘应清淤晒塘。放仔蟹前15天进行清池消毒,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0.2公斤/立方米。②移植水草,4月中旬开始种植水草。四周设置水花生带,带宽50~80厘米。特别是池内保持定量的水浮萍极为有利。水草移植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2/3左右。

3、大眼幼体放养:①大眼幼体质量: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害。沿海外购大眼幼体,要求无病无伤,体质要健壮。②放养密度:0.5~0.75千克/亩。③放养时间:5月中旬至6月中旬。④放养方法:沿池四周均匀摊开放入水中。

4、饲料投喂:①饲料种类,天然饲料(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鱼糜、螺、蚌肉糜等),人工饲料(蛋黄、豆腐、豆渣、豆饼、麦籽等)和配合饲料。②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T和NY5072的规定。③投喂量,日投喂量早期为池内蟹体重量的100% ~200%之内。④投喂时间,每日3~5次,后减至每日2次;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⑤投饵方法,6月前、9月后,投喂以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7月至9月期间植物性饵料占90%以上。所投饵料以面粉做成颗粒状,均匀撒在塘的四周浅水带。

防止性早熟是培育扣蟹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培育扣蟹整个过程中应做到:①控制密度。放养过密,扣蟹规格偏小;放养过稀,则性早熟比例高;适宜密度为每亩,投放经中间培育的v期幼蟹2~4万只即1~2公斤。②水质监管。一般每半月换水1次,泼洒生石灰1次,高温季节加强水质管理,蜕壳时严禁换水。③降低积温。盛夏季节,增加水深,可控制幼蟹有效积温的累加。④合理投饵。蟹 苗刚入池时,少量投喂动物性饵料,占蟹体重的20%;以后逐期减少投饵量,一般控制在8%~10%左右;同时降低动物性饵料比例,增加植物性饵料。⑤越冬管理。越冬前,池塘水位加至1.2~1.5米,同时每亩施农家肥100公斤,定期检查水质。⑥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重点预防水霉病、纤毛虫病、烂肢病等。还要预防凶猛鱼类及鼠蛇等敌害。⑦起捕待售。起捕时间在春节前后,起捕时采用流水刺激、地笼捕捉、干塘摸捉等上一页 [1] [2]

分类标签: 饵料 培育 放养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