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马农人

人类进化史最后一个阶段代表性群居的通称,因发现于法国克罗马农山洞的化石而得名。又称晚期智人或直接称为智人。化石于1868年在法国多尔多湼区的莱塞济附近的克罗马农(Cro-Magnon)山洞的裂隙中被发现。骨骼至少属于5个个体,其中4具是成年(2具男性和2具女性)1具是小孩。保存最好的是属于大约50岁左右1个老年个体。与人类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大量的石器和海生贝壳,其上有打穿了的孔洞。

克罗马农人头骨非常大,而且粗壮,从顶面看呈长卵圆形,额部较狭。头顶隆起,头骨较现代人厚,脑量很大,男性约为1600毫升,女性为1402毫升。额部宽而高,眉弓很粗壮,但不连续。面骨宽而低,上颌齿槽向前突出。下颌较重,有显著的三角形颏部(见图)。大腿骨粗壮,股骨脊发达,胫骨扁平,属扁胫型。

图

克罗马农人属于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其生活年代可能是2~3万年前。他的文化属晚期旧石器文化的奥瑞纳文化中期,由于他们是这阶段的最早被发现的完整的人化石,所以人们也用“克罗马农”这名称来统称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被归入克罗马农人类型的人类化石在西欧和北非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其中包括法国的阿布里-帕托、多尔多涅、布吕尼凯勒、尚塞拉代、孔贝卡佩勒、谷栋、霍多、马德林,德国的奥伯卡塞尔、斯台丁,英国的帕维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普里莫斯特及摩拉维亚等。

在中国,属于这一阶段的人类化石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广西的柳江人、内蒙古的河套人、四川的资阳人等。

虽然中国的这些化石材料与欧洲的那些化石均属于晚期智人,但在体质形态上仍存在着某些差异。许多形态特征表明山顶洞人和柳江人等与现代黄种人较为接近。

欧洲的晚期智人的化石──晚期旧石器时代文化一般来说可划分为奥瑞纳(Aurignacian)、梭鲁特 (Solu-trean)和马格德林 (Magdaleian) 三期。这时期是更多地以长石片和石叶来制作工具。用他们制作的工具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钻头和各种石刀。骨器这时期也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有骨锥、投矛器,骨针和鱼叉。人们已有爱美习俗,如发现有各种装饰品,居住地岩壁上描绘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图画,用骨头和软石刻各种妇女像和动物像。

在中国晚期智人的文化遗址重要地点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北京市周口店山顶洞、山西省峙峪、河南省小南海、四川省富林等。中国晚期智人所制造的文化既有与欧洲同时期智人发展相当的水平,在不少遗址里发现磨制骨器,如骨针、骨锥等和装饰品。但也有明显的差别,在石器制造上主要用直接加工方法造出了具有中国华北旧石器传统风格的各种工具。

分类标签: 生物学 智人 晚期 化石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