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

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即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后,所出现的各种病理变化。病机是医者透过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经过仔细的分析,把握阴阳的消长、病邪的进退、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失调的具体情况而归纳出来的,它反映了病证变化的机理,是决定治疗法则和处方用药的前提。故中医治病,历来十分注意审察病机。

中医学的病机理论,是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的。《内经》对病机作了系统的阐述,《素问·至真要大论》列病机十九条,将临床常见的一些病证,从心、肝、脾、肺、肾五脏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加以概括,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内经》十分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隋代《诸病源候论》较全面地论述了多种疾病的病机,例如指出各种淋证共同的病机是“肾虚而膀胱热”,十分精当,至今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晋代《脉经》和宋代《中藏经》以脏腑为中心,以虚、实为纲,归纳脏腑的病机。唐代《千金要方》提出较为完整的脏腑虚实寒热辨证,金代刘河间认为“六气皆能化火”,对病机理论都颇有发挥。金代张元素丰富、发展了从脏腑寒热虚实探求病机的学说,并把药物的使用直接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体现了理法方药的一致性。此外,很多医家从临床着手,对病机有专题发挥,如李东垣著《脾胃论》,治病侧重升补脾胃之阳,叶天士阐发养胃阴的机理,李时珍、赵献可、张景岳、李梴等对命门的论述等,都不断丰富了病机的内容。

人体禀赋有强弱之分,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异,发病部位有脏腑、经络、诸窍之别,病机又可分为外感热病病机、脏腑病机、经络病机、诸窍病机等。尽管病机分类繁多,阴阳失调则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人体的一切皆可分阴阳。如脏腑,脏为阴,腑为阳;如气血,血为阴,气为阳;如水火,水为阴,火为阳;如寒热,寒为阴,热为阳;如动静,静为阴,动为阳;如升降,降为阴,升为阳;如表里,里为阴,表为阳等。阳偏盛则热,阴偏盛则寒,阳偏衰则寒,阴偏衰则热,所以阴阳的偏盛偏衰就会出现寒热的病变,寒与热是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也是辨别一切疾病属性的两大纲领。病邪入侵,正气奋起抗邪,就形成了邪正的相争,或正盛而邪退,或邪去正亦衰,或邪盛而正衰......邪正相争贯穿了疾病的全过程,主要出现虚与实的病理变化。凡邪正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凡正气不足,抗邪能力低下,出现一系列虚弱、无力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谓邪盛,主要指外感热病的初期和中期,或食积、痰饮、虫积、瘀血停聚的病证;所谓正虚,主要表现在气、血、津液的亏损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减弱,多见于素体虚弱,或大病后期,或长期慢性病气血耗伤的病人,可见虚与实是邪正盛衰的病机反映。因此,病性具体表现在寒热虚实的不同属性上。在归纳疾病的病机时,明辨寒热虚实至关重要。

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可结合人体的脏腑、经络、诸窍、形体等部位进行分析,以找出病证的具体病机。人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掌握脏腑病机十分重要,要了解脏腑病机,必须了解各脏腑生理功能的特点,了解病变过程中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了解脏腑与经络、诸窍、形体的关系,以便综合分析、探本求源。气血是脏腑功能的物质基础,阴阳失调是脏腑功能失调的集中体现,故分析脏腑病机,应当围绕气血阴阳,明辨寒热虚实,这样才能得其要领。例如,肝的病机颇为复杂,但绳之以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结合肝主疏泄和藏血的生理功能,以及肝与脾胃、肾等脏腑相关的情况,自不难作出分析。肝疏泄不足,胸胁闷痛,精神抑郁,疲乏无力,病机为肝气虚;畏寒肢冷,神疲胆怯,巅顶头痛等,病机为肝阳虚;面唇无华,爪甲淡白,头晕目眩,肢麻筋挛,病机为肝血虚;面红,烦热,咽干,两目干涩,或见拘挛、震颤,病机为肝阴虚;伴见腰酸,下肢无力,病机为肝肾阴虚;肝气失于宣通,脘胁阻闷,得嗳气稍舒,两胁、少腹胀痛,病机为肝气郁结;伴见纳呆、食少,食后腹胀,或腹痛作泄,乃肝失疏泄,影响脾之运化,病机为木(肝)不疏土(脾);嗳气频作,脘胁疼痛,呕逆,泛酸,乃肝气横逆,影响胃的通降功能,病机为肝气犯胃;面红目赤,头痛头胀,急躁易怒,舌红,脉弦数,病机为肝火上炎;头晕目眩,手足蠕动,或抽搐,或肢体痉挛,病机为肝风内动等。

病机随着疾病的不断变化而演变。如虚实,邪气侵袭,伤害正气,病机由实转虚;正虚不运,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内生,病机又由虚转化为虚实夹杂,称之为因虚致实。又如寒热,感受寒邪,初起可表现为寒证,但寒邪久郁会生热,病机也随之演变为寒郁化热;而热病过程中,因正气受损,或过用寒凉之药等因素,亦可转化为寒证。了解这些病理演变,对临床合理使用温凉补泻等法是很有意义的。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