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皮肉之间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肿胀疼痛),结块多为6~9厘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相当于西医学的体表浅部脓肿,以及发生在各个部位的急性淋巴结炎、部分蜂窝组织炎等。

在中医文献中,“痈”的含义是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内经》认为痈是热邪太盛,腐化血肉而成脓,但不会伤及骨髓和五脏。明代《景岳全书》指出痈是阳毒热邪壅于外所生,其肿势较高、皮色红、疼痛甚、易化脓,也易收口,发生得快、好得也快。由于发病部位不同,痈又有许多名称,除了生于体表肌肤间的痈之外,生于颈部的叫颈痈,生于腋下的叫腋痈,生于脐部的叫脐痈,生于胯腹部的叫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叫委中毒等。其他如乳痈、肛痈、囊痈等在病因、治疗及转归上与一般痈证有所不同,分别归属于乳房病、肛肠病和男性前阴病。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痈多由于外感六淫、过食厚味,内郁湿热火毒,或感受外来毒气等引起热毒邪气壅聚,致使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但由于痈生部位不同,病因也有差异,如发于人体上部(头面、颈项、上肢)的多兼风邪,发于人体中部(胸、腹、腰背)的多有气郁、火郁,发于人体下部(臀、腿、胫足)的多挟湿邪。

痈的临床表现分初起、成脓、溃后三个期。初起时,某处皮肉间突然肿胀不适,光软无头,迅速结块,红灼痛,继渐扩大,变得高肿坚硬。轻者无全身不适,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苔黄腻、脉洪数等。成脓时间一般为7天,体质较差、气虚不能托毒外出者在14天内成脓。化脓时局部肿痛,全身可有持续发热。若局部按之中软为脓已成。脓肿自溃或切开溃后,脓液多稠厚黄白,或夹赤紫色血块。若排脓通畅,则诸症渐消,约10天而愈。若虽溃而脓出不畅、寒热不退、疼痛不减、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实有力者,为热结在里之证;若溃后脓出,而疮口周围仍坚硬,久不收口,应考虑是否疮口过小,脓流不畅;若溃后气血大泄,新肉不生,久不收口,神疲少气者则为气血双虚之证。

辨治

痈是气血为毒邪壅滞而成,故治疗应以祛除毒邪、疏通气血为主,并根据病程阶段和患病部位分别处理。初起期内治宜疏风清热、活血、消痈,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如热毒较甚,宜再加清热解毒之品;若患于上部,宜散风清热,用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发于中部,宜清肝解郁,用柴胡清肝汤加减;生于下部,宜清热利湿,用五神汤或萆化毒汤加减。初起期外治宜清热消肿,用金黄散、玉露散外敷,或用千捶膏、太乙膏搀红灵丹或阳毒内消散外贴。若至成脓期,则忌用消散之法,以免毒邪扩散。此时气血充实者无须内治,或能自溃或切开排脓;若局部肿不高突、根脚散漫、色暗红、痛不甚剧者,为气虚不能托毒外出,宜托毒透脓,用透脓散加减,脓成后切开排脓。脓溃后,气血不衰、正常生肌者,不必内治;若热结在里者,宜解毒疏通兼施,用内疏黄连汤加减;若气血双虚者,宜补益气血,用八珍汤加减。成脓期外治,初宜提脓祛腐,用红油膏搀八二丹或九一丹,并用药线引流。脓尽宜生肌收口,搀生肌散并用太乙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若疮口过小、脓腔过大、流脓不畅,宜用扩创术;若疮口成袋形,有蓄脓之象,可先用垫棉法,如无效,再用扩创术。

此病护理需注意: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并多饮开水;患在上肢宜用三角巾悬吊,患在下肢宜抬高患肢,并减少行动。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