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柏

概况

基源:为柏科圆柏属植物叉子圆柏的枝叶和球果。

原植物:叉子圆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Juniperus arenaria(Wils.)Florin;J.sabina L.],又名新疆圆柏、天山圆柏、双子柏、砂地柏(《中国树木学》),沙地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爬柏(甘肃),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

形态:常绿匐匍灌木,高不及1m,稀为直立灌木式小乔木。枝密集,枝皮灰褐色,裂成薄片。叶二型,交互对生,刺生叶常生于幼树上,长3~7mm,有时壮龄植株也有少量刺形叶,排列紧密,向上斜伸,不开展;壮龄树上多为鳞形叶,鳞形叶相互紧覆,长1~25mm,先端钝或微尖,背面中部生有椭圆形腺体。雌雄异株,稀同株。球果生于下弯的小枝顶端,呈倒三角状球形或叉状球形,长5~8mm,径5~9mm,熟时褐色、紫蓝色或黑色,多少有白粉。种子1~4(~5),多为2~3,近卵圆形,稍扁,长4~5mm,顶端钝或微尖,有纵脊和少量树脂槽。(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25页.图65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200~2800m地带的沙地,多石的干旱荒山和林下。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和陕西。

生药

采集:春、夏季采收枝叶、球果,晒干。

化学性质

树皮中含:反式欧刺柏酸(trans-Communic acid)、顺式欧刺柏酸(cisCommunic acid)、山达海松酸(Sandaracopimaric acid)、异柏油酸(Isocupressic acid)、柳杉酚(Sugiol)、12-羟基-6,7-断松香烷8,11,13三烯-6,7-二醛(12-Hydroxy-6,7-secoabieta-8,11,13-triene-6,7-dial)、β-盾叶鬼臼素A甲醚(β-Peltatin A methyl ether)、香柑内酯(Bergapten)、β-谷甾醇、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 acid)、蜡酸(Cerotic acid)。及一新化合物圆柏内酯(Sabilactone)(1)[1]。还含有香桧醇(Sabinol)、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及挥发油[2]。果实油中含有刺柏酮[Junionone,1-(2,2-dimethylcyclobutyl)but-1-en-3-one][3]、从叶中还分得新香豆素类化合物香豆圆柏素(Coumarsabin)(2)及其8-甲氧基衍生物[4]。其叶的脂类部分经气层分析[5],含有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癸酸(Capric acid),其不皂化部分得到β-谷甾醇及二十九烷醇。从叶中还分出黄酮类化合物[6]:芹菜素(Apigenin)、槲皮素-3-α-L-呋喃鼠李糖甙(Quercetin-3-α-L-rhamnofuranoside)、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及芦丁。此外叶的脂溶部分还得到4个新天然产物[7]:β-盾叶鬼臼素B甲醚(β-Peltatin-B Me ether)、Podorhizolacetate、甲氧基表苦鬼臼毒素(2′-Methoxyepipicropodophyllotoxin)和甲氧基苦鬼臼毒素(2′-Methoxypicropodophyllotoxin),还分得双氢芝麻素[(+)-Dihydrosesamin]、Podorhizol、Anhydropodorhizol、表苦鬼臼毒素(Epipicropodophyllotoxin)和2′-甲氧基鬼臼毒素(2′-Methoxypoddophyllotoxin)、去氧鬼臼毒素[8](Deoxypodophyllotoxin)、去氧表鬼臼毒素(Deoxypicropodophyllotoxin)、(-)-Deoxypodorhizon及苦鬼臼毒素(Picropodophyllotoxin)。其浆果中分得22个二萜类,半日花烷(Labdane)、右松脂烷(Pimarane)和松香烷(Abietane)骨架的化合物[9],及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Oplopanone和Oplopenone.从该植物的正己烷提取物中还分得二个新二萜类化合物[10]19-Acetoxy-labd-13(E)-en-8,15-diol(3)及4-Epipalustric acid 9α,13α-endoperoxide(4)。

参考文献

[1] 植物学报 1989;31(5):382。
[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86。
[3] CA 1974;80∶27394v。
[4] Phytochemistry 1981;20(12):2778。
[5] CA 1972;77∶149656r。
[6] CA 1982;96∶159319q。
[7] CA 1990;113∶74848f。
[8] CA 1989;110∶228611a。
[9] Phytochemistry 1983;22(1):300。
[10] Phytochemistry 1991;30(2):695。

药理

本品所含的璎珞柏酸、顺式璎珞柏酸,山达海松酸、异柏油酸、12-羟基-6,7-断松香烷8,11,13三烯6,7二醛、β-足叶草素A甲醚等具有细胞毒作用,对白血病P388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香柑内酯的剂量在12.5mg/kg时对WA16瘤系统的活性可达10%T/C。

参考文献

植物学报 1989;31(5):382。

药性

性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苦,平。”

功效:祛风湿,明目,止痒。

主治:①《新疆中草药手册》:“祛风镇静,治风湿性关节炎。”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祛风湿,活血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球果2~3粒。外用:煎汤洗浴。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皮肤瘙痒病:臭柏、蒙古犹、白龙穿彩、麻黄、茵陈、地构叶、北五加、小白蒿各500g(以上均系鲜品)。水50kg,煮沸后浸泡5小时,然后再稍加温。取药液洗浴,根据身体情况洗60~90分钟。洗后不宜受风着凉,宜在伏天为好。风湿性关节炎,地构叶、北五加用量增加;皮肤瘙痒症,白龙穿彩与麻黄用量增加。”

单方应用:《新疆中草药手册》:“治小便不利,迎风流泪,视物不清,头痛:圆柏果2~3粒。水煎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