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概况

异名:螂蛆(《庄子》),吴公(《广雅》),天龙(《纲目》),百脚(《药材学》),嗷高姆(朝名),百脚虫(江苏浙江),天龙(河南),鱼公(湖北)。

基源:蜈蚣科蜈蚣属少棘蜈蚣,多棘蜈蚣的干燥全虫。

原动物: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和多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ltidens(Newport)

历史:蜈蚣药用,首载于《本经》。《别录》载:“蜈蚣生太吴川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李时珍曰:“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歧尾。”按其产地、形态与生活习性,均与现今药用蜈蚣吻合。

形态:少棘蜈蚣体长110~140mm。头部背板略似心脏形,有1对细长多节的触角,触角基部有4个单眼。口在头前方偏腹面的地方,外围有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头部后方是胴部,胴部由21个体节组成,每个体节各有脚1对,脚的末端有爪。胴部第1对脚特别强大,形成镰形的毒鄂,伸向头部下方的两侧,它的末端有毒腺开口,用来毒杀小动物和御敌。头背和第1背板金黄色,体的背面黑绿色或暗绿色,腹面和脚淡黄色,脚端黑色。(图见《中国动物药》.68页.图79)

生境与分布:少棘蜈蚣栖息在丘陵地带和多石少土的低山区,喜欢温暖的地方,暴雨前闷热的天气,活动频繁,分布很广,主要以湖北、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等省产量较多。多棘蜈蚣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点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图见《中国动物药》.68页.图80)多棘蜈蚣栖息在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的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分布于广西等地。

生药

养殖 于冬季选择土质疏松而有杂草或砖石堆的潮湿地方,挖一长沟,沟内埋入鸡毛或鸡骨,上覆松土,蜈蚣嗅到鸡毛、鸡骨的腥味,就聚集而来,取食,栖居,繁殖。第2年春天即可捕捉。家养蜈蚣的方法是:把蜈蚣捉来放入粘有泥土的缸瓮中,以鸡毛、鸡骨等为饲料,蜈蚣生长很快;大型养殖可以筑巢,以0.4cm粗的铁丝为骨架,用水泥浇制或用砖头砌成1m2的池,池内安装活动玻璃小门,便于观察和投料。池两端开口通风透光,开口处要安装窗纱帘,池壁衔接处要密封,以免蜈蚣逃跑。池底放20~30cm厚的泥块,泥块上面用砖头碎瓦有规则地堆叠,留有缝隙,以便蜈蚣活动。蜈蚣为食肉性动物,夜出活动,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钟为其索食时间,应在这个时间内喂给青蛙肉、雄的地鳖、青虫、蝴蝶、蛾子、蚯蚓等鲜食,辅以鲜嫩草料。蜈蚣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2℃,35℃以上,它就躲在荫凉处,10℃以下,入蛰冬眠。所以夏季养殖池内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并设置小水盆,供蜈蚣饮水。同时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冬天要在池内放些稻草等保暖物,或点火升温,使室温保持在20℃左右,不使蜈蚣冻死。

采集:4~6月间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入头尾,绷直晒干;或先用沸水烫过,然后晒干或烘干,有些地区于冬季在阴湿处埋下鸡毛、鸡骨等物,引诱蜈蚣在此产卵繁殖,至翌春捕捉。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陕西。

鉴别

性状:干燥全虫呈扁平长条形,长9~17cm,宽0.5~1cm。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2条;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2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生于两侧,黄色或红褐色,弯作钩形。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以身干、条长、头红、足红棕色、身黑绿、头足完整者为佳。

显微 粉末黄绿色或灰黄色。 ①体壁(几个质外骨骼)碎片黄棕色或淡黄棕色,也有黄绿色、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外表皮表面有多角形网格样纹理,直径5~14μm,排列整齐。其下散布细小圆孔,有的细小圆孔边缘微拱起,单个散在或2~4集成群,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横断面观外表皮棕色,有光泽,有的隐约可见纵纹理,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 ②横纹肌纤维无色或淡棕色,多碎断。侧面观呈薄片状,明暗相间纹理隐约可见,有的较明显,纹理斜形、弧形、水波纹形或稍平直,暗带狭窄,有致密的短纵纹;断面观成群或散在,呈多角形、扁平形或条形,表面较平整。 ③气管壁碎片较平直或略弧形,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螺旋丝宽1~5μm,排列呈栅状或弧圈状,丝间有近无色或淡灰色小斑点。(图见徐国钧等《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757页.图372)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化学性质

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脂肪油、胆甾醇、蚁酸[1]、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组氨酸、精氨酸、鸟胺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2]、棕榈酸、硬脂酸、油酸[3]。尚含多种元素[4]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 1961;4:153。
[2] CA 1962;57:18240c。
[3] 药学通报 1983;18(6):27。
[4] 中草药 1986;17(12):11。

药理

①抗惊 蜈蚣粉剂1g/只ig,连续3d,对士的宁、烟碱及戊四唑所致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1]。 ②对心血管的作用 蜈蚣水溶性去蛋白提取液8.3×10-6~6.7×10-5浓度,有加强豚鼠离体心房收缩作用,2.5~10mg/kg iv,使麻醉犬血压下降[2]。 ③抗真菌 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有抑菌作用[3]。 ④其他 蜈蚣粗毒(为蜈蚣毒鄂分泌液冻干物)2.5~30mg,加入0.7ml羊红细胞悬液中,对羊红细胞有溶血作用,此外还有蛋白水解酶、酯酶、磷酸酯酶活力[4]。蜈蚣水提液2,4g/kg ig,连续3mo,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及肝、脑组织中脂褐质含量,对心脏脂褐质无明显影响;也使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中?入赘孰?过氧化物酶活力明显升高,使胸腺和脾脏重量增加[5]

毒性:蜈蚣水溶性去蛋白提取液ig,对小鼠的LD50为9.9g/kg,ip的LD50为6.66g/kg[2]

参考文献

[1] 中医杂志 1960;(6):38。
[2]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5;(创刊号):124。
[3]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
[4] 科学通报 1985;30(3):218。
[5] 中国中药杂志 1994;19(11):685。

药性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有毒。” ③《玉楸药解》:“味辛,微温。”

归经:入肝经。 ①《纲目》:“厥阴经。” ②《医林纂要》:“入肝、心。”

功效:祛风,定惊,攻毒,散结。

主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 ①《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 ②《抱朴子》:“末,治蛇疮。” ③《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④《日华子本草》:“治癥癖。蛇毒。” ⑤《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 ⑥《本草述》:“治疬风。” ⑦《玉楸药解》:“拔脓消肿。” ⑧《中草药学》:“惊风,破伤风及血钙过低手脚抽搐痉挛,风湿痛,关节疼痛,面神经麻痹,瘰疬肿毒,百日咳,蛇虫咬伤。有试治食道癌5例,病情有好转。” ⑨《中国药用动物志》:“小儿惊风,破伤风,抽搐,口眼歪斜,淋巴结结核,肿毒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①《本草衍义》:“畏蛞蝓。” ②《纲目》:“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③《本草经疏》:“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雄黄,治疮疡肿毒。 ②配茶叶,治瘰疬溃烂。 ③配全蝎,治破伤风和小儿急惊风。 ④配防风,治口眼㖞斜。 ⑤配甘草末,外用治疱疡、瘰疬,内服治百日咳。 ⑥配生鱼胆汁,治化脓性指头炎。 ⑦配片脑,治痔疮疼痛。 ⑧配乌梢蛇,治风癣。 ⑨配白僵蚕,治破伤风及热痛痉挛、抽搐、口噤、项强,角弓反张等症。 ⑩配朱砂,治小儿惊风。 ⑾配南星、防风,治破伤风。 ⑿配全蝎、钩藤,治惊痫。 ⒀配全蝎,白芷,治风邪痹着经络,头痛,骨节疼痛等症。 ⒁配全蝎、虫,治骨与关节结核。 ⒂配丹砂、轻粉、乳汁,治小儿急惊风。 ⒃配乌头尖、附子底、蝎梢,治破伤风。 ⒄配白芷、雄黄,治蛇咬伤。 ⒅配全蝎、大黄、冰片,外用治多发性疖肿、急性乳腺炎。 ⒆配全蝎、钩藤、白附子,治口眼歪斜。 ⒇配乳香、没药,治疮毒、烫火伤、瘰疬等症。 (21)配羌活、独活、秦艽,治风寒湿痹的筋肉疼痛,麻木,僵板不灵活等症。

方选和验方: ①逐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生箭芪18g,当归12g,羌活6g,独活6g,全蝎6g,全蜈蚣大者2条。煎汤服。 ②万金散(《圣惠方》)治小儿急惊:蜈蚣1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份。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1丸,乳汁下。 ③蜈蚣散(《儒门事亲》)治破伤风: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各等份。为细末,每用0.4g,或0.2g,热酒调下。如禁了牙关,用此药,斡开灌之。 ④蜈蚣散(《疡医大全》)治蛇头疔初起,红肿发热,疼痛彻心者:大蜈蚣1条,全蝎7个,雄黄9g。共为末。用鸡子清调敷患处,外以猪胆皮套上。 ⑤蜈蚣散(《洞天奥旨》)治蛇咬伤:白芷30g(取白色者),雄黄15g,蜈蚣3条,樟脑9g。各为极细末。以香油调搽肿处,随干随扫。 ⑥三痫丹(《幼科释迷》)治急惊为痫:蜈蚣1条,胆南星6g,全蝎、防风、白附子、远志、芦荟、延胡索、朱砂各3g,麝香0.4g,金箔、银箔各3片。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丸,薄荷煎汤送下。 ⑦四满丸(《古今录验》)治五嗽(气喘、痹嗽、燥嗽、邪嗽、冷嗽):炙蜈蚣2条,炒芫花根1.5g,踯躅花、川芎、紫菀、芫花根皮各0.6g,人参、细辛、炙甘草、半夏、鬼督邮各0.3g。为细末,炼蜜为丸,大豆大。每服5~8丸,米饮送下,日3次。 ⑧全蜈丸(《外科十三方考》)治盘肠痔,及疮疡红肿热痛高起:蜈蚣(去头足,微炒)15条,全蝎(去头足,米泔水洗)20个,朱砂、雄黄各6g,大黄9g。为细末,黄酒、面糊为丸,绿豆大,朱砂、雄黄为衣。每服30~50粒,空腹温黄酒送下。 ⑨脐风锁口方(《证治准绳》)治小儿脐风锁口:蜈蚣1条,蝎尾5个,僵蚕7个,瞿麦1.5g。为末,每用0.4g,吹入鼻中,或用薄荷汤调下 ⑩排脓托里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疮疖痈毒,肠痈,背疽及妇人乳痈,赤肿未破,疼痛不可忍:地蜈蚣、赤芍药、当归、甘草各等份。研为散,每服6g,温酒调下。 ⑾《常用验方集锦》:“治急、慢性中耳炎:大蜈蚣1条,香油30g,冰片0.3g。把蜈蚣用香油炸黑再入冰片,滴耳内。” ⑿《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中风后遗症:蜈蚣1条,全蝎、炙透骨草各15g,共为细末,每服7.5g,开水服下,隔6小时服1次。” ⒀《中药临床手册》:“治偏头痛:等量的蜈蚣、全蝎、僵蚕,共研为细末,每次服混合药散2g,日2次。” ⒁蝎蜈软化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子宫颈癌:蜈蚣3条,全蝎6g,昆布24g,海藻24g,当归24g,续断24g,半枝莲24g,白花蛇舌草24g,白芍15g,香附15g,茯苓15g,柴胡9g。水煎服。云南白药2g,吞服。 ⒂蜈蚣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甲沟炎:蜈蚣1条,雄黄1.5g,枯矾1.5g,鲜鸡蛋1个。将上药共研成细末,再将鲜鸡蛋一端打破,如指大小1孔,倾出部分内容物,将蜈蚣散从蛋孔中倒入蛋内,搅拌均匀,然后将患指插入蛋内,用小火焰沿着蛋壳围烘1小时以上,以患指感觉温热为度。每日烘治1~2次,烘治完后,可用无菌或干净纱布包扎即可。 ⒃《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蠓咬皮炎:蜈蚣3~4条,浸于75%酒精500ml中,2~3周后滤出蜈蚣,加雄黄粉30g,樟脑20g,冰片5g,人造牛黄5g。用前振摇。轻者用棉球蘸上药外搽,1日3~4次;重者以药液棉球敷患处,1日2次。” ⒄亢痿灵(《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血瘀或血虚之阳痿:蜈蚣18g,当归60g,白芍60g,甘草60g。蜈蚣研细末(不去头足或烘烤),当归、白芍、甘草晒干后研细末,过90~120目筛,然后混匀分40包,每次服0.5~1包,早晚各服1次,用白酒或黄酒送服。15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生冷,忌生气恼怒。 ⒅《中国秘方全书》:“治子宫癌:蜈蚣10条去头,金银花30g,用300ml水,以文火熬煎,水耗至100ml即止,倒入碗内,上、下午各吃50ml,次日仍将原蜈蚣及金银花之渣,再按前法煎出,仍分上、下午两次服之,连服30~40剂,颇有见效。随后再服30~40剂,可完全除根,屡试屡验。服药时忌吃鸡、鸭、鸡蛋、鸭蛋、牛奶。” ⒆《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瘌痢头:川蜈蚣5条,净明矾15g,胆矾6g,露蜂房1个,棉子油适量。先将前3种药分别碾成粉末,共和匀;次将露蜂房仰放在新瓦片上,将所碾之药粉撒满蜂房孔中,旋将瓦片置于木炭火煅至蜂房干枯时,离火待冷,取放碾钵中碾成极细粉,用棉子油适量调成软膏用。先将头发剃光,并用硫黄药皂蘸温开水洗净头皮,拭干后,旋取软膏涂搽患处,每日1次。” ⒇湖北中医杂志 1983;(6):“治扁平疣:蜈蚣2条,全蝎3g,蝉衣12g,荆芥10g,防风10g,丹参12g,生石膏30g,薄荷4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分服,连服5剂为1疗程,未愈者休息2日后继服第2个疗程。” (21)四川中医 1983;(6):“治疗手足骨骨质增生:蜈蚣2条,白僵蚕6g,白芷6g,全蝎3g。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撒于骨质增生处外部,外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固定,2日换药1次。” (22)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9;(3):“治疗急性发作之头痛,肩周痛,手足或腰痛:蜈蚣(去头、足)30g,丹参100g,研末混匀。成人每日20g,用白糖调成糊状,早晚分服,7日为1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 (23)消银油(辽宁中医杂志 1989;(5))治疗银屑病:蜈蚣5条,乌梢蛇、乌梅、石榴皮、红花、三棱、莪术、木香各20g,紫草、黄柏、银花藤各30g,放入砂锅,以菜油500g浸泡2小时,后以文火煎熬,至草药发黄微黑时,用纱布过滤,每日于皮损处搽1~2次,搽药后用手摩擦5~10分钟,使局部微微发热为度。1月为1疗程。 (24)蜈蝎还五汤(河南中医 1994;(2))治中风后遗症:蜈蚣2条,全蝎10g,地龙15g,赤芍20g,川芎10g,当归15g,黄芪50g,桃仁15g,红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25)大黄全蜈汤(中国中医急症 1994;(4))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大黄10~15g,全蝎3g,蜈蚣1条,绿茶1g。将大黄、蜈蚣、全蝎加水200ml,武火煎开15分钟后,倒出药液,加绿茶1g,茶叶泡开后徐徐咽下药液。上药可复煎1次,日服2次,病情严重者可日服4次。12岁以下大黄应用10g。禁食辛辣之品。服药30分钟后多数患者有腹泻,为正常药物反应。 (26)通络散(辽宁中医杂志 1994;(11))治顽固性头痛:大蜈蚣20条,全蝎35g,地龙干60g,白芷60g,川芎100g,生黄芪100g。上药共研细末,过80目筛,装入消毒瓶备用,每次4g,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27)芎蜈蠲痛汤(甘肃中医 1995;(3))治血管神经性头痛:川芎20~40g,蜈蚣1~2条(研末冲服),沙参30g,蔓荆子、防风各6g,羌活10g,细辛6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随证加减,10天为1疗程。 (28)胃癌止痛散(山东中医杂志 1995;(10))治胃癌疼痛:蜈蚣10条,水蛭15g,血竭10g,全蝎15g,白花蛇2条,白芥子10g,共研末,过100目筛,装瓶(或胶囊内)备用。视性别不同,年龄差异,身体强弱,对药物之耐受性等诸因素。每服1.5~3g不等,每日2次,食前30分钟冲服。

单方应用:①《仁斋直指方》:“治痔疮:赤足蜈蚣(焙为末),入片脑少许,调敷。” ②《神枕方》:“治瘰疬溃疱:茶、蜈蚣。2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 ③《济生便览》:“治便毒初起:蜈蚣1条。瓦焙存性,为末,酒调服,取汗即散。” ④《吉林中草药》:“治中风口眼歪斜:蜈蚣1条。焙干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 ⑤《吉林中草药》:“治惊痫:蜈蚣、全蝎各等份。研细末,每次0.9~1.5g,日服2次。” ⑥《吉林中草药》:“治蛇头疔:蜈蚣1条,雄黄6g。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敷。” ⑦江西《草药手册》:“治下肢慢性溃疡:患部用紫金牛煎洗后,撒上蜈蚣末适量,用药膏覆盖,日换1次,10天为1疗程。” ⑧《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急、慢性肾炎:蜈蚣1条,生鸡蛋1个,将蜈蚣去头足焙干为末,纳入鸡蛋(先打一个小洞)内搅匀,外用湿纸及黄土泥糊住,放灶内煨熟,剥取鸡蛋吃,每日吃1个,7天为1疗程,病不愈隔3天再进行下1疗程。” 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瘀症:蜈蚣6g,天仙子9g,水煎服。” ⑩《常用验方集锦》:“治百日咳:蜈蚣、甘草等份焙干研末口服,1天3次,1~2岁每次1.5g;3~4岁2g,连服5~7天为1疗程。病情好转,可酌情减量。” ⑾《常用验方集锦》:“治小儿疳积:蜈蚣1条(去头足)。焙黄研烂分7~8次,拌小米饭服。” ⑿《常用验方集锦》:“治噎膈:蜈蚣3条,无灰酒(白酒、黄酒皆可,不宜用烧酒)煮饮之。” ⒀《常用验方集锦》:“治胃癌:蜈蚣50条,黄连150g,共研细粉,每服3g,1日2次。” ⒁《常用验方集锦》:“治手足搐搦症:蜈蚣6g,蝎子6g,共研细末,分成8包,每日2次,每次1包。” ⒂《常用验方集锦》:“治肠风便血:蜈蚣3条,去头足焙焦,研末,分3次服,日1次。” ⒃《常用验方集锦》:“治带状疱疹:蜈蚣3条。焙干研末,用香油或茶油,烧酒调抹。” ⒄《动物药验方集成》:“治睾丸炎:蜈蚣6g,广木香18g,共研细末,日服2~3次,每次3g。” ⒅《动物药验方集成》:“治蛇咬伤:蜈蚣3条(放在砂锅微炒黄),雄黄15g,共研末,以旱烟油调成稀糊状外搽蛇咬伤口周围。” 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皮肤癌:将蜈蚣制成注射液,于癌肿基底部作浸润注射,每天1次,每次2~4ml。如癌肿面积大,可用注射水稀释,以尽可能全部浸润癌肿基底。” ⒇《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蜂螫伤:蜈蚣5~7条,香油15g。将每条蜈蚣头身用针刺15~20个小孔,浸入香油中,以埋没为度,时间10~15天。使用时用棉花签蘸油涂患部,每日3~4次。” (21)江苏中医杂志 1984;(2):“治疗鸡眼:蜈蚣30条,乌梅9g,上药共研细末,加茶油或香油(以油盖药为度)浸泡7~10天,调匀。用时先以1%温盐开水浸泡患部15~25分钟,待粗皮软化后剪掉粗皮(以见血丝为宜),取上药外敷患部,用纱布包扎。每12小时换药1次。”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按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又云,瘭疮一名蛇瘴,蛮烟瘴雨之乡,多毒蛇气,人有不服水土风气,而感触之者,数月以还,必发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为上药,白芷次之。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并陆羽《茶经》载《枕中方》治瘰疬一法,则蜈蚣自能除风攻毒,不独治蛇毒而已也。” ②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疱甲(俗名鸡眼)。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