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概况

异名:美草、密草(《别录》),粉草(《群芳谱》),甜草(《中国药用植物志》),希禾日-额布斯(内蒙古)。

基源:甘草为豆科甘草属部分植物的根及根状茎。甘草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约6种。

原植物:正品甘草一般有3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和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黄甘草Glycyrrhiza eurgcarpa P.C.Li在新疆南部和甘肃金塔一带地区亦作甘草收购入药。

历史:本品为著名传统药。《本草经集注》称之为“众药之主”。历来药家多有论述。最早记载本品的为《尔雅》。《本经》将其列入上品。《别录》载:“甘草生河西(今陕西、甘肃、内蒙古西部)、积沙山及上郡(今陕西绥德东南)。”《本草图经》载:“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今陕西河东州郡(山西)皆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色,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本草衍义》称今出河东西界。《证类本草》绘汾州(今山西汾阳)甘草和府州(今陕西府谷)甘草。由此看,古代甘草主要来自甘肃、陕西及山西。据其形态和产地的记载与今之药材相符。

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100cm。根和根状茎粗壮,表皮红棕色或暗棕色,里面浅黄色。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被白色纤毛和鳞片状腺状体。单数羽状复叶;托叶长三角形、披针形或披针状锥形;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长2~5.5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被腺状鳞片和白纤毛。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腋生,长5~12cm,花梗甚短;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0.3~0.4cm;花萼钟状,长0.6~0.7cm,外被短毛和鳞片状腺体,萼裂片近相等或上面二枚较短,披针形,比萼筒稍长或近等长;花冠蓝紫色,长1.4~2.5cm,旗瓣卵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爪,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短于翼瓣,均有爪;二体雄蕊(9+1)、长短不一;子房无柄,胚珠二至多数,密被腺状鳞片。果序密集,荚果弯镰状条形,长2~4cm,宽0.4~0.7mm,密被褐色刺状腺毛和疣状突起。种子2~9,扁圆形或肾形,黑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9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117页.图46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300~2800m沙质土壤及盐碱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蒙古、原苏联亦有分布。

光果甘草与甘草的区别为:小叶为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宽0.8~2.3cm,边缘常平而无皱褶。花较短,长0.8~1.2cm。荚果长圆形,扁、表皮近无毛,无刺状腺毛。种子3~4。花期6~8月,果期7~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279)分布于新疆北部、青海、甘肃。

胀果甘草与甘草的区别点为:小叶数目较少,通常3~5(~7),小叶边缘波卷状,下面中肋无毛或嫩时被长毛。荚果短,长圆形,直而膨胀,无毛稀被腺状粗毛。花期7~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280)分布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及东部哈密、吐鲁番为中心,东达甘肃的汇泉和金塔一线以西地区。

黄甘草与上述种类不同点为:茎上部微被毛或近无毛。小叶(3~)5~9,椭圆形、倒卵形或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暗绿色,具黑褐色腺点,下面具黄绿色腺点,有微毛或无毛。总状花序,花较少,淡紫色。荚果长1.5~2.5cm,镰状弯曲,膨胀或略扁,被微毛或腺毛。种子4~7。产甘肃及新疆。

生药

栽培:宜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凉爽干燥气候地区栽种。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播前须将种子与粗砂拌匀,磨擦,使种皮擦破,或用温水(40~50℃)浸4~6小时,捞出后再行播种。按行距33cm开沟条播,深约2cm,覆土后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2.5kg。出苗后分次间苗,按株距17cm定苗,也可在春季或秋季收挖时,将不入药的根茎截成17cm长作种栽,按行距33cm开沟条栽,深10cm左右。苗期注意松土除草;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2次,用厩肥或堆肥、草木灰追施,施后培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可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射;根腐病,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虫害有红蜘蛛,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采集:春、秋季均可采挖,以春季采者为佳,秋季次之,夏季最次。将采挖的根和根茎,趁新鲜时去茎基的幼芽、串条、枝叉、细根等,洗净,按根粗细、大小分别等级捆好,放在干燥处风干,干后包装。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粉甘草)。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按产地分为西甘草和东甘草;西甘草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东甘草产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的杭锦旗、巴彦淖尔盟的磴口、阿拉善盟、及甘肃、宁夏所产品质最佳。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黄甘草产于新疆、甘肃。

鉴别

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30~100cm,直径0.6~3.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皱纹、沟纹及横长皮孔,并有稀疏的细根痕,外皮松紧不一,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横切面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和放射状纹理,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栓皮带苦味。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紧实,表面灰棕色,断面纤维性,裂隙较小。胀果甘草根和根茎木质,粗壮,外皮粗糙,多灰棕色至灰褐色,质坚硬,易潮湿,断面淡黄色或黄色,纤维性,粉性少;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以皮细紧、色红棕、质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 甘草根(直径1~2.5cm)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整齐的木栓细胞(粉甘草栓皮已除去)。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存在,其周围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棱晶,形成晶鞘纤维,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束间形成层不明显,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 粉末;淡棕黄色,气微,味甜而特殊。 ①纤维及晶纤维 纤维成束细长,微弯曲,末端渐尖,直径8~14μm,壁极厚,微木化,孔沟不明显。纤维束周围的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增厚,微木化或非木化。 ②导管 主为具缘纹孔导管,较大,多破碎,具缘纹孔较密,椭圆形或类斜方形,对列或互列,有的导管旁可见细小具缘纹孔管胞。 ③草酸钙方晶:呈略扁的类双锥形;长方形或类方形,直径约至16μm,长至24μm。 ④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卵形或类球形,直径3~10μm,长至12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稀少,由2分粒组成。 ⑤木栓细胞:棕红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大小均匀,壁薄,微木化;横断面观细胞排列整齐。另可见色素块及射线细胞。(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0)

胀果甘草根 粉末:灰黄色,气微,味甜而特殊。 ①纤维及晶纤维:成束,细长,稍弯曲,末端渐尖,直径8~17μm,壁极厚,微木化,有的初生壁破裂,边缘稍粗糙,孔沟不明显。纤维束四周的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方晶多纵长排列;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微木化,有的次生增厚壁与初生壁分离。 ②草酸钙方晶:呈略扁的类双锥形、长方形、类方形,或为并行双晶,直径7~17μm,长至34μm。 ③导管:淡黄色。具缘纹孔导管较大,多破碎,具缘纹孔较密或极为密集,椭圆形或略呈六面形,对列或互列,纹孔口线形,有的具网状三生增厚。具缘纹孔导管旁有长方形木薄壁细胞,具纹孔。 ④淀粉粒:极多。单粒椭圆形、长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3~9μm,长约至18μm,脐点隐约可见.呈点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稀少,由2~4分粒组成。 ⑤木栓细胞:黄棕色或黄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薄,有纹孔呈断续状。(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1)

理化:光果甘草、胀果甘草 ①甘草的薄层色谱 取甘草样品粉末0.3g,用乙醚15ml脱脂2小时,弃去乙醚液,然后,用50%乙醇15ml提取3小时,浓缩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3mol/L氢氧化铵液-乙醇(5:2:1)为展开剂,以甘草次酸为对照,展开后,用10%硫酸喷雾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65-1)。 ②不同产地甘草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0.3g,用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0小时,提取液点于硅胶HF254板上,以(I)正丁醇-冰醋酸-水(4∶1:2)或(Ⅱ)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6:1∶1∶4)为展开剂,展开后,置紫光灯(254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65-2) ③甘草与同属植物根及根茎的薄层色谱1)甘草甜素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0.5g,用5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小体积,点于硅胶G板上,以丁醇-乙醇-氨水(5∶1∶2)为展开剂,以甘草甜素为对照,展距17cm,用50%硫酸与1%香兰醛乙醇液喷雾后,于105℃烘5分钟,甘草甜素显蓝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65-3A) 2)甘草次酸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1g,用氯仿回流提取,提取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甲醇-氨水(10.1)为展开剂,以甘草次酸为对照。展距18cm,用25%磷钼酸乙醇液喷雾,甘草次酸显蓝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65-3B)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甘草片和蜜甘草。 ①甘草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芦头,大小各分开,浸泡至三四成透,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②蜜甘草 取炼蜜用适量水稀释,加入甘草片内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棕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kg,用炼蜜25kg。此外,尚有炒制、麸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蜜甘草,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光果甘草含三萜化合物:甘草酸(Glycyrrhizin)、甘草次酸、去氧甘草次酸I(Deoxyglycyrrhetic acid I)、去氧甘草次酸Ⅱ、18-α-羟基甘草次酸、异甘草次酸(Liquiritic acid)、甘草萜醇(Glycyrrhetol)、光甘草内酯(Glabrolide)。还含黄酮类化合物: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dl-Liquiritigenin-7-β-D-glucopyranoside)、新异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异甘草呋喃糖甙、鼠李糖异甘草甙(Rhamnoisoliquintin)、光果甘草甙(Liquiritoside)、光果甘草甙元(Liquiriitogenin)、异光果甘草甙、异光果甘草甙元、甘草黄酮A(Liooflavone A)、甘草查耳酮(Licochalcone)A,B[1,2]近又分得11-去氧甘草次酸乙酸酯甲酯、24-羟基-11-去氧甘草次酸甲酯、11-去氧光甘草内酯乙酸酯、光甘草内酯乙酸酯及3β-乙酰氧-18-β-羟基-11-酮-12-烯-30-齐墩果酸-30,18β-内酯[3]

胀果甘草含甘草酸、甘草次酸[2]

黄甘草含甘草次酸,甘草甜素[2]

甘草含三萜化合物:甘草酸盐、24-羟基甘草次酸、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0酸、3-β-羟基-齐墩果烷-9(11),12(13)-二烯-30-酸,还含黄酮化合物: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甙元、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苯骈呋喃(Licobenzafuran)、甘草西定(Licoricidin)、芒果花黄素(Formononetin)、甘草刺酮(Licoricone)、甘草新木脂素(Liconeolignan)、脱肠草素(Hemiarin)、伞形花内酯等[2],近又分得Gu-7、乌拉内酯(Uralenolide)、18-α-羟基甘草次酸甲酯、甘乌内酯(Glyuranolide)、新甘草酚(Neoglycyrol)、甘草素、甘草葡聚糖(GBW)、甘草次酸甲酯、甘草内酯、24-羟基甘草内酯、24-羟基甘草次酸甲酯等[4,5]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1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58。
[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43。
[3]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0:5(5):226。
[4]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81,130。
[5] 药学学报 1985;20:193,1987;22(7):512,1989;24(5):348。

药理

①类固醇样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甘草酸600mg/kgip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1],表明其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每日im12.5mg可的松的轻症阿狄森氏病人,连日并用甘草酸160mgim,尿中游离型17-皮质酮增加而结合型却降低,但总排泄量无变化,说明甘草酸能增强和延长可的松的作用[2]。甘草浸膏、甘草粉、甘草酸、甘草次酸均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能使多种动物尿量及钠排出减少而钾排出增加,但在切除两侧肾上腺的大鼠,甘草不能维持电解质平衡,也不能延长其生存时间[3]。 甘草次酸因其化学结构与皮质固醇类相似,且甘草次酸25mg对大鼠所产生的水钠潴留作用比去氧皮质酮1mg的作用强[4],所以认为甘草次酸的去氧皮质酮样作用不是通过内源性的去氧皮质酮和醛固酮而产生,可能系直接作用。 健康人tm甘草酸80mg(早、晚各1次)后,血中游离型皮质醇含量增高,结合型则相应减少,故推测甘草抑制皮质固醇类由游离型变成结合型。在大鼠肝匀浆中等克分子的甘草酸对氢化可的松的△-4-3酮基的还原抑制率大于50%,对其侧链的抑制率超过80%,故认为甘草抑制了固醇类机体内代谢,因而使其含量增高,作用增强[2]。从临床角度有人提出甘草增强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少病人对皮质激素的依赖现象及激素停用时的反应,从而认为甘草提高了机体内分泌调节能力,起到了扶正固本的治疗作用[5]。 近年的研究指出:甘草的皮质激素样作用是通过兴奋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而产生,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释放并无贮存机理。这样能较好地解释甘草对肾上腺功能衰竭与肾上腺切除病人使用无效的问题[6]。 ②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抗溃疡作用[1] 甘草浸膏250mg/kg sc或十二指肠内给药对大鼠结扎幽门形成的实验性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幽门结扎后4h的胃液量、游离酸度和总酸度都明显降低[7]。对辛可芬所致的消化性溃疡,甘草粉6~8g给犬ig,有60%的犬出现溃疡减轻和瘢痕化[2]。对醋酸诱发的大鼠慢性溃疡,po甘草酸的治愈率为47.7%,它不仅可抑制胃酸分泌,还可促进溃疡愈合[8]。甘草抗溃疡的机制是多方面的,甘草水提取物能增加胃粘膜细胞的“己糖胺”成分,保护胃粘膜不受损害。过去在欧洲广泛应用的生胃酮,既不抑制胃酸分泌,也无抗组胺作用,对植物神经和胃运动均无影响,但能与胃蛋白酶结合而降低其活性,在人体和离体实验中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率达50%[9],同时还能促进粘液分泌和使胃上皮细胞的生存时间延长[10]。除去甘草酸的总黄酮成分FM100给大鼠100mg/kg ip,能完全抑制幽门结扎溃疡的形成,对胃内注入乙酰胆碱和im组胺引起的胃液分泌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7,11]。大鼠胃痿试验中ip本品200mg/kg后,在胃液分泌减少的同时,其组胺酸脱羧酶的活性和血中促胃泌素的浓度均不降低。又将FM100直接注射于胃粘膜,可促进胃浆膜下因注射醋酸引起的溃疡的修复,故初步说明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机制不是由于抑制促胃泌素的释放或使组胺脱羧酶失活,可能系其对胃内壁细胞的直接作用[7]。cAMP和cGMP具有调节胃酸分泌而维持胃酸动态平衡的作用,甘草次酸300mg/kg ip对大鼠胃粘膜内磷酸二酯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因而能增高幽门和贲门粘膜内cAMP的含量,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12]。还有报告指出:甘草酸单胺100mg/kg ig,每日1次共5d,能明显增加大鼠淋巴细胞PGE的分泌,显著提高小鼠脾脏PGE2和cAMP水平[13],但对胃粘膜内PG合成的影响尚未见有报告。2)抗痉挛作用 10%甘草浸膏4m1/kg给兔ig后,胃运动逐渐减弱,30min后几乎完全停止[1],FM100在2×10-4浓度时对离体豚鼠肠管呈解痉作用。FM100和异甘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10-5浓度时,对动物离体肠管均有抑制作用,并能解除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所致的肠痉挛,认为其确实具有罂粟碱样的特异性的解痉能力,但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对平滑肌则无抑制作用[14]。但也有报告认为甘草酸对利胆和平滑肌的功能有影响[5],解痉作用是甘草抗溃疡作用的一个主要部分,祖国医学中甘草能够“缓挛急”,可能与此作用有关[6]。3)保肝作用 甘草酸类化合物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甘草浸膏ig,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肝脏的变性和坏死显著减轻,肝细胞内的糖元及核糖核酸恢复,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17,18],甘草酸及甘草次酸还能抑制四氯化碳生成游离基及过氧化脂质,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另外对作为细胞死亡的最终阶段Ca2+流入细胞内的过程,甘草酸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用抗原、抗体、补体结合等免疫学方法使兔和大鼠的游离肝细胞造成损害,而先经甘草酸处理的肝细胞,能抑制谷丙及谷草转氨酶释放到细胞外,其机制是由于甘草直接抑制了引起肝细胞损害的磷脂酶A2的作用,从而稳定了溶酶体膜,减少其中各种蛋白酶等的释放,因而改善了肝功能,降低血中胆固醇[20-21]。强力新(Stronger neominophagen C,SNMC)系甘草酸、甘氨酸与半胱氨酸注射剂,不少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是一种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硬变的有效药物[22,23]。对肝癌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4,25]。 ③抗病毒作用。甘草酸类化合物通过对多种病毒颗粒的直接作用和诱生干扰素,增强天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等活化宿主免疫功能而发挥广谱的抗病毒作用,是有发展前景的抗病毒药物。 1)抗艾滋病毒的作用 伊藤正彦1987首先报告:甘草酸能够破坏试管内的艾滋病毒细胞,抑制艾滋病毒(HIV)的体外增殖。0.5mg/ml的甘草酸对HIV增殖的抑制率高达98%以上,50%病灶形成抑制浓度为0.125mg/ml[26~27]。由于甘草酸没有AZT和HPA-23所具有的抑制HIV逆转录酶的作用,从而提示系通过恢复TH细胞而发挥作用[27]。以后临床观察证明甘草酸可使艾滋病人的TH细胞恢复,而Ts细胞减少至正常水平[28,29]新近从西北甘草中的甘草鞣质活性成分中分离出的酚性成分-新多酚类结构,在低浓时也显示对HIV增殖的抑制效果[30]。 2)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作用 8mmol/L浓度的甘草次酸在37℃下处理Ⅰ型单纯疱疹病毒15min、其感染价从107锐减至102。但对其它病毒如牛痘病毒、新城病病毒、牛水疱性口内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无效,故认为甘草次酸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有特异性作用。甘草酸也能抑制肝中单纯疱疹Ⅰ型病毒蛋白的合成,从而阻断其复制,而且在抗病毒浓度时并不影响正常细胞的代谢[31]。 3)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作用 甘草酸对属于疱疹病毒群的VZV感染的人胎儿成纤维细胞病灶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数增殖抑制浓度为0.55mg/ml。这个浓度对成纤维细胞完全没有毒性。在体外2mg/ml甘草酸可使99%以上VZV失活,且其浓度低至0.08mg/ml时也可使少量的VZV失活[29]。CNK细胞4)增强天然杀伤细胞CNK细胞的活性 甘草酸5mg ip于C3H/He小鼠]d后,对脾脏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人末梢血中的NK细胞的活性也有类似作用[29]。甘草酸铵也具有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的作用[33]。 ④抗炎作用 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份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1]。甘草次酸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甲醛性脚肿、皮下肉芽肿性炎症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效价约为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的1/10[2]。对大鼠角叉菜胶炎性脚肿的抗炎效价分别为0.14和0.03。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对炎症反应的Ⅰ、Ⅱ、Ⅲ期都有抑制作用,还能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如Arthus现象及Schwartzman反应等。甘草黄酮有抑制小白鼠角叉菜浮肿和抑制敏感细胞释放化学介质作用[34]。甘草抗炎原理尚未完全阐明,国内有报告指出:甘草酸对大鼠腹腔M有选择性作用,能明显降低由酵母糖(Zymonsan)及PGE2引起cAMP升高,并可减少由Zymonsan刺激M释放的PGEα量,认为甘草抑制PGEα作用及减少内源性PGEα的产生,可部分解释其抗炎原理[35]。甘草对免疫性炎症抑制的机理可能为抑制纤溶酶系统的活化,降低血清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促进作用和抑制细胞膜通透性和亢进等有关[23]。 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抗过敏作用 甘草酸50mg/kg ip能抑制蛋清所致的豚鼠过敏反应[1]。0.46mmol/L浓度的甘草酸能抑制组胺释放剂-化合物48/80引起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阻止了过敏介质的释放[36]。甘草粗提出物Lx(除去甘草酸以外的热稳定成分,含有蛋白质、核酸、多糖等)于抗原注射前3d给予小鼠0.2ml/d ip,连续5d,能明显抑制其对卵白蛋白的IgE应答,且Lx的保护作用不依赖于肾上腺的存在,故认为甘草Lx对小鼠过敏性休克具有保护性效应[37]。 2)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甘草酸75和150mg/(kg·d)ip连续4d,d5解剖比较脾脏及胸腺的重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甘草酸75mg/(kg·d)×4d后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为0.048±0.020与对照0.029±0.01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能增强网状的内皮系统的活性[38]。甘草LX每鼠2mg iv可抑制Mφ的免疫反应[39]。 3)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甘草酸30mg/kg给小鼠ip能使抗体产生显著增加,一定浓度的甘草酸对体外多克隆抗体的产生也呈促进作用且培养基上清液中IL-1也显著增加,因而推测甘草酸的体外抗体产生增强作用与IL-1增加有关[40]。甘草多糖浓度为65.5和131μg/ml时对Swiss小鼠脾脏淋巴细胞3H-TdR渗入量分别为对照孔的23~25倍,提示其有激活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故认为甘草多糖可作为小鼠淋巴细胞(非特异性)的分裂原[41]。 4)对免疫活性物质的影响 甘草Lx是一种非甘草次酸的甙元糖蛋白,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巨噬细胞的与吞噬有关的酶,降低抗原情报量而显示其免疫抑制作用[42]。甘草酸铵100mg/(kg·d)×7d ig昆明种小鼠后,经RIA测定,可显著抑制肺和肾PGE2、PGFa的合成[43]。甘草酸单胺给小鼠ig100mg/(kg·d)(1/20LD50)5d后,其脾脏PGEα和cAMP量显著增加;大鼠淋巴细胞在8×10-10和8×7-7mol/L的甘草单胺浓度下、分泌PGE量也显著增加[13]。这可能是甘草酸类制剂免疫调节作用的途径之一。 ⑥降脂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甘草粉1g和3g/d ig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无效[44],但甘草酸每日10mg/kg im,连续5d,对实验性家兔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血浆胆固醇对照组为89±4mg%,给药组为43±4mg%;血浆甘油三脂对照组168±10mg%,给药组为90±10mg%。小剂量甘草酸(2mg/d)在一定时间内能使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清胆固醇降低;粥样硬化减轻;20mg/d能阻止大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与女性激素合用。此效果可增强。但剂量更大时(40mg/d)反而无效[2]。甘草酸单铵(MAG)对家兔和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极显著的降低血胆固醇-β-脂蛋白的甘油三脂的作用[45]。关于MAG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过去多认为与甘草酸的刺激垂体-肾上腺系统和甘草酸能促进胆固醇的结合与排泄有关[1]。近从动脉硬化症的补体免疫炎症论发现:1mmol甘草酸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CP50)和补体系统旁路途径(AP50)均能抑制50%的溶血,在CP中的作用点是呈抑制了而影响了补体效价CH50;在AP中的作用是C3的降低,由于补体反应被甘草酸所抑制,相关的炎症的过程反应趋向缓解和静止,脂质系统和肝功能改善,动脉症的病理进程被阻断[33]。还有报告证明,甘草酸有抑制磷酸脂酶A2f的活性及血小板凝聚作用[46]。而磷酸脂酶Aα的活性被抑制后,可使溶酶体膜稳定而保护自溶酶体膜释放酶修复溶酶体的机能障碍,从而防止脂质沉积于血管壁[47]。 ⑦抗肿瘤作用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3-氧18-2甘草次酸每日80mg/kg对大鼠移植的Obering-Guerin骨髓瘤具有与可的松每日50mg/kg相同的抑制作用,后者还有抗小鼠白血病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产生[48]。甘草次酸钠10mg/kgip对小鼠S180、HepS的抑制率分别为53.13%和40.10%(P<0.05),对HepA细胞分裂指数抑制率为43.15%,电镜下HepA细胞线粒体空泡变性,膜破损,糖元颗粒减少,粗面内质网腔缩小,核染色质变细。故认为其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较好疗效[49]。甘草酸对大鼠腹。水肝癌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能产生形态学上的变化;尚能抑制皮下移植的吉田肉瘤;还能防止多氧化联苯对雄小鼠所致的肝癌;并能预防0.06%3-甲基氢偶氮苯所引起的肝癌,并有迅速恢复损伤细胞的作用[50]。其抗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在应用甘草酸后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本品对细胞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因而认为甘草酸能增强细胞的解毒作用和抵抗力[51]。 ⑧镇咳去痰及润喉作用 甘草浸膏及甘草合剂po能覆盖发炎的咽部粘膜,缓和炎症的刺激,从而发挥镇咳作用[52]。甘草次酸氢琥珀酸双胆盐口服,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53]。甘草次酸胆碱盐sc 1mg/kg能抑制豚鼠吸入氨水所致的80%的咳嗽发作,效力与可待因1mg/kg sc无差异;对电激猫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也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在与本药相同的剂量水平时,氢化可的松也显示镇咳作用,但剂量反应曲线与本品明显不同,并且对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无效,因此认为本品的作用机理与抗炎无关,镇咳作用是通过中枢而产生的[2]。后经多种实验证实甘草次酸胆碱是有效的镇咳祛痰药[54]。甘草还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的分泌,使痰液更易咳出,呈现祛痰镇咳作用[55]。近发现甘草与乌梅、薄荷、青果组成“利喉乐”微型饮料对小鼠腮腺细胞有促进分泌和排空作用,能起到生津止咳,滋润口咽部粘膜的效应[56]。 ⑨解毒作用 小鼠实验发现甘草浸膏及甘草酸对水合氯醛、士的宁、乌拉坦和可卡因、苯砷、升汞等的毒性有较明显的解毒作用、对印防己毒素、咖啡因、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烟碱、巴比妥类等的解毒作用次之;对阿托品、索佛拿(Sulfanal),毒扁豆碱、吗啡、锑剂则无效[55,57,58~70]。对麻黄碱及肾上腺素反而轻度增加其毒性。甘草酸对河豚毒、蛇毒有解毒作用,与蛇毒混合注射于小白鼠可预防蛇毒的致死作用,抗局部坏死作用其效力高于蛇毒血清。甘草酸还能解除白喉病毒、破伤风毒素的致死作用[50]。甘草剂配制合抗癌药喜树碱,农吉利碱等合用,具有降低毒性增强疗效作用[60]。甘草酸铵分别与喜树碱和环磷酰胺合用,也可增强疗效,并降低喜树碱的毒性[61~62]。甘草酸钙250mg/kg给小鼠和家免iv后再注射致死量的链霉素(500mg/kg)24h内存在活动物数均显著高于盐水对照组而与氯化钙250mg/kg组无显著差异,说明甘草酸对链霉素具有明显的解毒作用[63]。甘草酸作为一种非溶血性皂甙,在体外溶血实验中能保护红细胞免受皂甙的溶解。表现出抗溶血作用[64]。甘草的解毒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认为可能通过甘草酸的吸附作用[1,2];甘草次酸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及类似葡萄糖醛酸的结合解毒作用[65];改善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作用[59];肝药酶的诱导作用[66]等。 ⑩其它作用: 1)抗利尿作用:甘草酸对大鼠具有抗利尿作用、伴随钠排出时减少、钾排出量也轻度减少。 甘草次酸及其盐类也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1]。甘草能增强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而呈现抗利尿作用,其作用方式与其氧皮质酮不同,可能是对肾小管的直接作用[65]。 2)抗菌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酸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在试管中能增强小檗碱抑制金色黄葡萄球菌的效力,在实验治疗中能促进实验性肺结核病灶纤维化[67]。近从新疆与西北产甘草分离2个均为甲氧基及羟基取代的6-羟基香豆酮和7-羟基香豆素化合物对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前者还有抗氧作用[68]。 3)对耳前庭功能的保护作用 甘草酸与链霉素碱结合成甘草酸链霉素后,不影响其抗菌活性,但能减轻链霉素对前庭神经的损害[69]。甘草酸30mg/(kg·d)连续60dip豚鼠也能对抗链霉素300mg/(kg·d)im×30d所致的眼球震颤,且在停用链霉素后,前庭功能不再继续下降,表明能减轻链霉素对前庭功能的损害[63],甘草次酸100mg/kg im豚鼠后,由短声引起的耳蜗微音电位听神经动作电位振幅增大,阈值降低,表明甘草次酸具有提高豚鼠内耳听觉功能的作用[70]。 4)解热作用 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分别对发热的大鼠、家兔具有解热作用。 5)抗惊作用:FM100对戊四唑引起的惊厥有一定程度的对抗作用。尚具有镇痛、解痉、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芍药花甙具有镇静、解痉的抗炎作用,两者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从而说明芍药甘草汤组成的合理性[71]。 6)代谢:甘草酸在体内经β-葡萄糖醛酸甙酶作用,失去糖的部分而转变成甘草次酸。健康人po100mg甘草酸后,血中测不到甘草酸,而甘草次酸的血浓度却很高,且在1~4h及10~24h分别有1峰浓度,因po甘草酸后,大部分于1~4h在胃中水解成甘草次酸,吸收后于1~4h血中出现高峰,在肝肠循环中也同样水解成甘草次酸,所以在10~24h后血中出现另一高峰[72]。在JCL及SD雄性大鼠ig5%甘草煎剂(相当于甘草酸5.34mg/kg)及iv甘草酸(10mg/kg)经HPLC及酶标免疫法测定血浓度也得到类似结果[73]。因此,甘草制剂iv与po血中存在形式不同,po时血中无甘草酸存在而甘草次酸浓度高,故其有效性差且易出现电解质激素样副作用。10%甘草煎剂0.1ml/(10g.d)给小鼠ig7d,肝细胞内p450含量为20.95±8.57nmol/g,较对照组10.48±7.6nmo1/g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甘草有肝药酶诱导作用,这可能是“甘草解百毒”机理的一个方面[74]

毒性:甘草浸膏小鼠sc的LD100为3.6kg,死因为呼吸麻痹[2]。甘草酸小鼠sc MLD为1g/kg[1],小鼠ig的LD50为3g/kg,iv的LD50为0.683g/kg[75]。甘草次酸小鼠ip的LD50为308mg/kg,死亡动物见腹膜炎症,注入药物未完全吸收[1,7]。甘草次酸琥珀酸半脂小鼠ip,LD50为101mg/kg,iv时为43mg/kg;FM100小鼠ip LD50为760mg/kg[2]。甘草浸膏每日1g给兔ig40d,结果给药组比对照组体重略有增加,给药后1wk,血中的钠含量明显上升,肾上腺机能低下,并稍有萎缩[7]。甘草浸膏给豚鼠每日2g/kg连续6wkig结果体重稍有增加,肾上腺重量降低,组织学检查仅见肾小球若干异常[75]。甘草次酸琥珀酸半酯500mg/kg猫sc,兔2.5mg/kg sc,均连用30d,体重无变化也无死亡[7]。甘草酸大剂量(20~30mg/kg连续1wk以上)能引起水肿,但停药后即可消失。大剂量的甘草次酸1250mg/kg;使小鼠呼吸抑制,体重下降。由甘草浸膏、阿片粉、苯甲酸钠、酒石酸锑钾、八角茴香油组成的新型复方甘草片对小鼠po LD50为165±1.07g/kg,对大鼠用1/10LD50剂量给药4wk对生长发育无影响,主要脏器镜检仅见肺和气管轻度炎症现象[76]。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在8×10-3mg/ml和4×10-2mg/ml两种浓度时,均对胆碱酯酶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由Hi11方程求得50%抑制率时的药物浓度甘草酸为25.6±1.4μg/ml,甘草次酸为21.8±1.1μg/ml[77]。甘草次酸钠10mg/kg和20mg/(kg.d)分别ip小鼠连续5d,不影响骨髓细胞姐妹染色体互换(SCF)和微核率、说明其无致突变作用;且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环磷酰胺(CP)诱导的SCE和微核率,说明甘草次酸钠对CP的致突作用无影响[78]

中国医学《十八反》中提出:“藻戟遂芫俱战草”。实验研究发现甘草与芫花合用有相反作用,两者合浸组提出液的毒性较分别浸出组浸液毒性显著增高,且芫花的利尿与泻下作用受到抑制。甘草与甘遂配伍,小剂量降低其毒性,大剂量则有相反作用。甘草与甘遂合用后,豚鼠有严重毒性反应(胃膨胀、气胀)或致死。但也有实验指出:甘草3.3g/1.5kg和芫花、大戟、甘遂、海藻各6.6g/1.5kg的煎剂给兔ig,无论单味应用或与甘草合用,各组动物无不良反应,甘草是否使上述诸药的药效减低或消失,尚待进一步研究[79]。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药效研究表明:大戟、甘遂、芫花、海藻与甘草合用,毒性增强,但对其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离体肠肌实验等,上述诸药与甘草合用与单用时无明显差别,故该实验结果从药理角度部分地支持了“十八反”的理论[80]。为评定“十八反”药物中甘遂、芫花、大戟、甘草等配伍禁忌-相反、相恶、相畏药物精制而成的CLTG丸的安全性,进行了细菌诱变试验和重组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此种丸药微核试验TA98和TA100均无诱变作用;在枯草杆菌重组修复试验中也未见DNA损伤。故认为十八反药物并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也不意味着配伍使用这些药物肯定会对人或动物的机体发生剧烈毒害[81]。CLTG经诱发红细胞微核实验进一步证明,在其剂量接近LD50时,也未能引起微核率增加,表明对遗传物质没有损伤作用。李时珍曾云:“相恶者,夺我之能与,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所谓“夺”,“抑”、“反”,正是药物配伍后拮抗作用的临床表现,CLTG丸的安全性正验证和充实了反、畏、恶药物可能配伍应用这一中医基本理论[82]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63;10(11):688。
[2] 国外中药研究参考《甘草》.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1975。
[3] Lancet 1953;I∶663。
[4] 北京生理科学会1963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1964∶81。
[5] 中医药研究参考 1978;(1)∶9。
[6]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5;14(1):5。
[7] 中医药研究参考1974;(8):31。
[8]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78;(1):22。
[9] 中草药通讯 1973;(1):60。
[10] 国外医学内科分册 1975;2(12):521。
[11] 中医药研究参考 1973;(9)∶2。
[12] Biochem Pharmacol 1974;23∶3085。
[13]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7;3(6):336。
[14]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0;12(4)∶39。
[15] 贵阳医学院学报 1988;(2)∶223。
[16] 医学资料选编 1976;(6):63。
[17] 新医药学杂志 1973;(9):21。
[18]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4;(7):10。
[19]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6;8(5):21。
[20] 上海医学 1989;(10):613。
[21] 广东医学 1987;8(5):42。
[22] CA 1984;101:163033f。
[23]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4;6(2):12。
[24] CA 1985;102:172140v。
[25] CA 1985;103:32021u。
[26]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9(4):64。
[27]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9(5):54。
[28]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9(6):封底。
[29] 国外医学中药分册 1988;10(4):17。
[30]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11(6):32。
[31] CA 1985;103:68092g。
[32] 新药与临床 1989;(4):237。
[33]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89;(3):145。
[34]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5;7(6)∶9。
[35] 第五届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上海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论文集, 1984。
[36] 药学通报1979;(5):224。
[37]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6;2(2):4。
[38] 药学学报 1984;19(12):926。
[39] 天津医学杂志 1977;(1);44。
[40]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12(3):14。
[41]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6;2(5):295。
[42] 中草药通讯 1979;(1):45。
[43] 科学通报 1988;(3):227。
[44] 冠心病研究资料汇编.浙江医科大学 1977:63。
[45] CA 1982;97:207991x。
[46] CA 1984;100:393b。
[47] Biomed Ther 1985;14:134。
[48] Nature 1960;187(13):609。
[49]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89;(3):113。
[50]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1;3(5):35。
[51] 中医药研究 参考 1978;(1):37。
[52] 医用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515。
[53] J Pharm Pharmacol 1961;13:396。
[54]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2;(1)∶273。
[55] 中药的药理与应用. 北京健康书店,1954:231。
[56]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6;5(4):201。
[57]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59;4(10)∶59。
[58] 中华医学杂志 1956;42(8)∶761。
[59] 中华医学杂志 1956;42(8):755。
[60] 中草药通讯 1979;(6):41。
[61] 药学通报 1981;16(3):136。
[62] 中华医学杂志 1975;55(4):274。
[63] 贵阳医学院学报 1988;13(3):359。
[64] Biochem Pharmacol 1977;26(7):643。
[65] Brit J Pharmacol 1955;10: 305。
[66] 中药通报 1986;(10):55。
[67] 科学通报 1958;(12):379。
[68]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8;10(5):20。
[69] 中华医学杂志 1974;54(9):216。
[70] 中草药 1989;(11):27。
[71] 陕西新医药 1979;(9):31。
[72] 广东医学 1987;8(5):42。
[73]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7;9(2):31。
[74] 中药通报 1986;(10):55。
[75] Intemational Joumal of Oriental Medicine 1989;14(4):185。
[76] 青海医学院学报 1989;(1):12。
[77] 中草药 1990;(2):21。
[78]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0;16(4):191。
[79]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59;(总2期):1。
[80] 湖南医药杂志 1979;(2):54。
[81] 中药通报 1986;(11):48。
[82] 中药通报 1987;12(11):47。

药性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本草衍义》:“微凉。” ③《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归经:脾、胃、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③《本草通玄》:“入脾、胃。”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主治: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脉结代;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痫,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消化性溃汤和黄疸。”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⑩《中草药学》:“脾虚食少便溏,胃、十二指肠溃汤,胃痛,腹痛,筋脉挛急,咳嗽,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实证腹中胀满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②《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人参、白术,治脾胃气虚,食少乏力。 ②配黄芪、柴胡,治饥饱劳伤,发热,阳气下陷,脱肛。 ③配生地黄、桂枝,治气虚血少,心动悸,脉结代,或虚劳咳嗽。 ④配干姜,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不渴,亦治脾胃虚寒,腹痛喜温。 ⑤配桔梗,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亦治肺痈咳吐脓臭痰。 ⑥配附子,治风湿关节炎,疼痛不得屈伸,恶风怕寒。 ⑦配白芍药,治胃痛、腹痛而筋脉拘急。 ⑧配大黄,治实热积滞肠胃,食已即吐,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⑨配麻黄,治水肿,小便短少,咳喘。 ⑩配石菖蒲,治失眠,烦热心悸。 ⑾配瓦楞子,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⑿配杏仁,治支气管炎咳嗽。 ⒀配苏子、枇杷叶,治痰多咳喘。 ⒁配木通,治心热小便黄赤。 ⒂配小麦、红枣,治妇女更年期烦躁不安,情绪不畅,心悸失眠。 ⒃配红花,治妇女倒经。 ⒄配黄芪、熟附片,治血崩虚脱。 ⒅配马齿苋,治赤白带下。 ⒆配南天竺子,治百日咳。 ⒇配金银花、紫地丁,治痈疽红肿灼痛。 (21)配黑大豆,解百药毒。

方选和验方: ①炙甘草汤(《伤寒论》)治气虚血少,脉现结或代,心动悸,气短胸闷,舌光色淡,少津;或虚劳肺痿,痰中带血,自汗盗汗,咽干舌燥:炙甘草12g,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30g,桂枝9g,阿胶6g,麦冬10g,火麻仁10g,大枣5~10枚(擘)。上9味,留下阿胶,其余各药合煎煮,取汁,加入清酒10ml。另将阿胶略加开水炖化,分3次入药汁搅匀。日3服。 ②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治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者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苔少甘草9g,小麦15g,大枣5~7枚。水煎,温分3服。 ③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金匮要略》)治寒湿下侵之肾着病。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但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甘草6g,干姜12g,茯苓12g,白术6g。水煎,分3次温服。 ④甘草泻心汤(《伤寒论》)治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痢,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人参6g,炙甘草9g,黄连3g,大枣4枚。水煎,分2次服。(此由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用量而成,一方无人参) ⑤甘草丸(《备急千金要方》)治产后心虚,惊悸不安,吸吸乏气,恍惚不自知:甘草、远志、菖蒲各90g,人参、麦冬、茯苓、干姜各60g,桂心、泽泻各30g,大枣50枚。研末,炼蜜丸,如大豆,每服20丸,温酒下。 ⑥甘桔汤(《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肺热,或风热上壅,咽喉肿痛:桔梗60g,甘草30g。为粗末,每服6g,水煎,食后服。 ⑦甘桔防风汤(《证治准绳》)治痘疹后,余毒未净,咽喉疼痛:甘草、桔梗、防风各等份。为粗末,每服9g,水煎,空腹服。 ⑧甘胆丸(《赤水玄珠》)治食醋呛喉,咳嗽不止:甘草(去皮),作7。6cm,中半劈开)60g,猪胆5枚。以猪胆汁浸甘草3日,取出甘草烘干为末,炼蜜为丸。每服40丸,临卧清茶送下。 ⑨甘草膏(《刘涓子鬼遗方》)治针灸伤及皮肤经络而成疮,或流脓不止,或疼痛不已:甘草、当归各30g,铅粉15g,羊脂45g,猪脂90g。为粗末,微火煎炼成膏,去渣,候凝,外敷。 ⑩胃溃疡散(《中草药学》)治胃溃疡:每包量:甘草提取物0.3g,浙贝母0.15g,白及0.2g,海螵蛸0.3g,元胡03g。研细混匀,每次1包,每日3~4次。(甘草提取物的制备:取甘草粗粉,用0.5%氨水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加10%硫酸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取沉淀用水洗至中性,过滤,沉淀用5%~10%氨水溶解,加热浓缩成流浸膏状,摊布在玻璃板上,于80°烘干。) ⑾中华医学杂志1975;(10):“治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生甘草15~30g,人参6g。畏寒者加制附子9g。每天1剂,疗程2~6个月。每剂煎3次,每次200~300ml。” ⑿二甘散(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2)):“治疟疾:生甘草、生甘遂各10g。2药共研成极细末,装入小口瓶内密封备用。在疟疾发作前2~3小时,先将肚脐用75%酒精棉球消毒,再取二甘散500mg放入神阙穴中央,外用9cm2胶布固定,待病愈后3天把药粉、胶布去去掉。” ⒀甘草泽泻煎剂(新中医1990;(8)):“治尿崩症:生甘草10g,泽泻6g。水煎成200ml,每服100ml,早晚各1次。” ⒁甘草白药汤(湖北中医杂志 1986;(2)):“治过敏性紫癜:甘草100g,云南白药2g。将甘草加水400ml,浓缩至150ml,每日10ml冲白药0.2g,日服2次,连服5日为1疗程。严重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者忌服。”

单方应用:①《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食后胃即痛:牡蛎15g,炙甘草9g,共研末。每服6g,开水送服。” 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甘草粉1g,鸡蛋壳粉1.5g,曼陀罗叶粉0.05g。混匀,饭前或痛时服。” ③江西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3g,石菖蒲1.5~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内服。” ④《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血淋、砂淋:海浮石(研细末),生甘草6g。生甘草煎汤,调海浮石末6g服下。” ⑤《中药大辞典》:“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甘草30g,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 ⑥贵阳市《秘方验方》:“治心悸亢进属虚者:炙甘草15g,煎水服。《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本方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属虚者。” ⑦《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小儿遗尿:粉甘草末24g,五倍子3g(去虫粪研末),和匀,分成9包。早、晚各服1包,开水送下。” ⑧《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婴儿周岁血尿:大甘草48g,用水1200ml,浓煎400ml,分数次服完。” ⑨《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初生儿大小便不通:枳壳、甘草各3g。水煎待温,慢慢灌服。” ⑩《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预防小儿鹅口疮:生甘草3g。每日用甘草煎水拭新生儿口腔,并小量吞下亦可。又方:甘草、大黄各3g,共为细末,吹口内。亦可煎汤作含漱剂或洗涤剂,治小儿鹅口疮。” ⑾《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流行性腮腺炎:甘草末适量,用鸡蛋清1个,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⑿《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久咳:甘草6g,蜂蜜30g,醋10滴。开水泡,早晚服。” ⒀《本草蒙筌》:“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拌黑豆煮汁,恣饮无虞。” ⒁健康报 1956;10:“治铅中毒:生甘草9g,杏仁(去皮、尖)12g。2味煎服,1日2次,可连服3~5天。” ⒂《怪证奇方》:“治汤火灼疮:甘草煎蜜涂。” ⒃《养生必用方》:“治阴下湿痒:甘草33cm,并切,以水100ml,煮取600ml,渍洗之,日3~5次。”

食疗:甘草绿豆汤(《中国药膳学》)解多种药物中毒:生甘草15g,绿豆90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

①朱震亨:“甘草味甘,大缓诸火,黄中通理,厚德载物之君子也。欲达下焦,须用梢子。” ②李杲:“甘草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宜倍用之。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③王好古:“五味之用,苦泄辛散,酸收咸敛,甘上行而发。而《本草》言甘草下气何也?盖甘味主中,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内,可和可缓,有补有泻,居中之道尽矣。张仲景附子理中汤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恐其速下也,皆缓之之意。小柴胡汤有柴胡、黄芩之寒,人参、半夏之温,而用甘草者,则有调和之意。建中汤用甘草以补中,而缓脾急也,凤髓丹用甘草以缓肾急而生元气也,乃甘补之意。又曰,甘者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甘缓而壅气,非中满所宜也。凡不满而用炙甘草为之补,若中满而用生甘草为之泻,能引诸药直至满所。甘味入脾,归其所喜,此升降浮沉之理也。《经》云,以甘补之,以甘泻之,以甘缓之,是矣。” ④李时珍《纲目》:“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然中满呕吐酒客之病,不喜其甘,而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与之相反。是亦迂缓不可以救昏昧,而君子尝见嫉于宵人之意与。” ⑤倪朱谟《本草汇言》:“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阳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凡用纯热纯寒之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势,寒热相杂之药,必用甘草以和其性。” ⑥李中梓《本草通玄》:“甘草为中宫补剂。《别录》云,下气治满。甄权云,除腹胀满,盖脾得补则善于健运也。若脾土太过者,误服则转加胀满,故曰脾病人勿多食甘,甘能满中,此为土实者言也。世俗不辨虚实,每见胀满,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邪?” ⑦贾九如《本草化义》:“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 ⑧汪昂《本草备要》:“胡洽治痰癖、十枣汤加甘草;东垣治结核,与海藻同用;丹溪治痨瘵,莲心饮与芫花同行; 仲景有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理中、四逆、调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汤,无不重用甘草,赞助成功,即如后人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诸剂,皆倚甘草为君,必须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 ⑨缪希雍《本草经疏》:“《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仁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洌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圆等);毒者,暴而无制(乌梅汤、大黄虫丸等),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以为行险侥幸之计,不异于破釜沉舟,可胜而不可不胜,讵诚决胜之道耶?……甘草之用生,用炙,确有不同,大率除邪气,治金创,解毒,皆宜生用。缓中补虚,止渴,宜炙用。” ⑩张德裕《本草正义》:“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补土,《本经》所叙皆是也。又甘能缓急,故麻黄之开泄,必得甘草以监之,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走窜者得之而少敛其锋,攻下者提之而不伤于峻,皆缓之作用也。……又曰,中满者忌甘,呕家忌甘,酒家亦忌甘,此诸证之不宜甘草,夫人而知之矣;然外感未清,以及湿热痰饮诸证,皆不能进甘腻,误得甘草,便成满闷,甚且入咽即呕,惟其浊腻太甚故耳。又按甘草治疮疡,王海藏始有此说,李氏《纲目》亦曰甘草头主痈肿,张路玉等诸家,皆言甘草节治痈疽肿毒,盖即从解毒一义而申言之。”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