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枝箭

概况

异名:铁色箭(《纲目》),忽地笑(《汝南圃史》)。

基源: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忽地笑的干燥鳞茎。

原植物:忽地笑Lycoris aurea(L’Her.)Herb.(Amaryllis aurea L’Her.),又名岩大蒜、黄龙爪(四川),黄花石蒜(湖北、广东),老鸦蒜(甘肃),独脚蒜头(广东)。

历史:《纲目》石蒜条下又一种云:叶如大韭,四五月抽茎开花如小萱花,黄白色谓之铁色箭,功与此(石蒜)同,二物并抽茎开花,后乃生叶,花叶不相见。所述即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直径约5cm。秋季出叶,叶剑形,长约60cm,最宽处达2.5cm,向基部渐狭,宽约1.7cm,顶端渐尖,中间淡色带明显。花茎高约60cm;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3.5cm,宽约0.8cm;伞形花序有花4~8条;花黄色;花被裂片背面具淡绿色中肋,倒披针形,长约6cm。宽约1cm,强度反卷和皱缩,花被筒长1.2~1.5cm;雄蕊略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6左右,花丝黄色;花柱上部玫瑰红色。蒴果三棱,室背开裂。种子少数,近球形,直径7mm,黑色。花期8~9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1分册;图版5)

生境与分布:生于阴湿山坡或庭园栽培。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日本、缅甸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挖,去净苗叶、泥土,晒干。

鉴别:取样品粉末2g,加2ml浓氨水湿润,放置1小时,加5倍量氯仿振摇,氯仿提取液加适量1mol/L硫酸液提取,硫酸提取液再加氨水碱化并加食盐饱和,再加氯仿5ml提取,提取液点于氧化铝板上,以氯仿-乙醇(99:1)为展开剂,展开后,用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68)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石蒜碱(Lycorine)0.2%,另含加蓝他敏(Galanthamine)、力可拉敏(Lycoramine)、石蒜伦碱(Lycorenine)、水仙花碱(Tazett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和高石蒜碱(Homolycorine)等。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 1964;11(1):1。

药理

所含的加兰他明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作用与新斯的明相似,但它能通过血脑屏障,因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故对脊髓灰质炎等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它还有某些镇痛作用[2],所含的石蒜伦碱能兴奋动物的子宫、小肠平滑肌[3],伪石蒜碱有抗癌作用(大鼠W256、人HeLa细胞)3],抗病毒作用(小鼠淋巴细胞绒毛脑膜炎病毒及脑心肌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3,4],其余参见“石蒜”条。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66;13(1):68 。
[2]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63;59(3):91§,CA 1979;90:145557e 。
[3] 药学学报 1979;14(12):705 。
[4] Proc Soc Exp Biol Medl 971;136:1168。

药性

性味:辛、甘,徽温。有毒。

功效:解疮毒,消痈肿,杀虫。

主治:痈肿,疔疮,结核,烫火灼伤。 ①《滇南本草》:“滋阴润肺。止肺热咳嗽,阴虚痨热不退,解疮毒,利小便,止咳血。” ②《四川中药志》:“能解毒消肿。外用治痈肿疮毒,虫疮作痒,耳下红肿,疔疮结核及烫火灼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g;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四川中药志》:“治痈肿疮毒:岩大蒜、野菊花叶、三匹风、同捣绒取汁涂患处。” ②《四川中药志》:“治耳下红肿:岩大蒜、菊花叶同捣绒取汁,加入黄桷树浆,和匀涂患处。” ③《滇南本草》:“治痨热咳嗽带血:大一枝箭15g,续断10g,花粉6g,石膏1.5g。共为末。每服6g,滚水调,略盖片时温服。”

单方应用:①《四川中药志》:“治虫疮作痒:岩大蒜捣绒取汁涂患处。” ②《四川中药志》:“治烫火伤:岩大蒜捣取汁,和鸡蛋清涂伤处。”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