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

概况

异名:秦椒(《山海经》),、大椒(《尔雅》),蜀椒(《雷公炮炙论》),汉椒(《日华子本草》),川椒(《圣惠方》),点椒(《纲目》)。

基源: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花椒的果实。

原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Z.nitidum(non DC.)Bunge;Z.bungei Pl.et Linden]

历史:花椒在中国历代本草上,多称秦椒或蜀椒。《本经》列为中品谓“秦椒味辛温……出川谷”。《雷公炮炙论》谓“凡使蜀椒,须去目及闭口者。”《别录》谓“秦椒生泰山(太山)及秦岭上或琅玡,八九月采实。”陶隐居云“秦椒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又谓蜀椒出蜀郡北部,人家种之,皮肉厚,腹里白,气味浓,江阳晋原及建平间亦有而细,赤辛而不香,力势不如巴郡……凡用椒,皆火微熬,令汗出,谓为汗椒,令有势力。”《范子计然》谓“蜀椒武都,赤者善,秦椒出陇西天水,细者善。”《唐本草》谓“秦椒树叶及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实细,蓝田秦岭间大有。”《图经本草》谓“蜀椒生武都川谷及巴郡,今归陕及蜀川陕洛间人家多作园圃种之,高四五尺,似茱萸而小,有针刺,叶坚而滑,可煮饮,甚辛香,四月结子无花,但生于叶间如小豆颗而圆,皮紫赤,八月采实烙干,此椒江淮皆有之,茎叶都相类,但不及蜀种者良,而皮厚里白味烈也。”《纲目》谓“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今处处可种,其叶对生,尖而有刺,四月生细花,五月结实,生青熟红,大于蜀椒,其目亦不及蜀椒目光黑也;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以上各本草所载,多把秦椒、蜀椒作为二种。蜀椒、秦椒究为何物,黄成就植物分类学报1957;6(1):12认为中国古籍和历代本草中所载的、大椒、蜀椒、秦椒、巴椒、汗椒、汉椒、川椒、点椒全为现代的花椒、并认为白井光太郎等和牧野富太郎把竹叶椒Z.armatum DC.(Zalatum Roxb.;Z.planispinum Sieb.et zucc.)认作秦椒,白井光太郎把Z.piperitum DC.认作蜀椒的说法极不可靠。花椒不论是栽培还是野生,变异都颇大,如小叶大小,刺多刺少,果实大小,色泽、气味、腺点大小,心皮数目,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同一植株,也会产生这种现象,但正品花椒必然是:小叶片下面中脉基部两侧有小丛毛,嫩叶和小叶柄上,有细小而不规则的圆形鳞片,花被一轮,雌蕊和成熟果实绝无子房柄。本品已载入《中国药典1985年版》。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香气,茎枝通常有增大的皮刺;枝条木质坚硬,灰褐色,有细小皮孔和斜向的皮刺;当年生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单数羽状复叶,叶轴两侧有狭窄的翼,有时被短柔毛,下面常着生向上弯的小皮刺,叶柄基部两侧,常有一对扁平的皮刺;小叶5~9,有时3~11,对生,近于无柄,纸质或薄纸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椭圆形或广卵圆形,长1.5~7cm,宽0.8~3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钝,有时两则略不对称,叶轴顶端小叶片通常较大,具短柄,边缘具钝锯齿或疏圆锯齿至波状圆锯齿,齿缝间有粗大透明腺点,上面中脉下凹或与叶面齐平,下面中脉有斜向上生的小皮刺,基部两侧常着生一簇褐色柔毛,小叶柄有细小而不规则的圆形鳞片。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顶生于侧枝上,花轴被短柔毛,苞片细小,早落,雄花与叶同时生出;花梗短,花被片4~8,排成一轮,三角形或披针形,大小不等,长1~2mm;雄花雄蕊4~8,花药广卵圆形,顶端中间有1腺点,退化子房2叉裂,雌花花梗花后增长,心皮4~6,稀为7,通常3~4,子房背脊上部有大而突出的腺点,柱头头状,无子房柄。果实红色至紫红色,密生粗大而凸出的腺点,成熟心皮2~3或为1;种子圆形,黑色,具光泽。花期3~5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39页.图2808)

生境与分布:生于阳光充足、温暖肥沃的地带,房舍前后常有栽培。中国除东北和新疆外,均有分布。

生药

栽培:宜温和湿润的气候。一般土层肥厚而湿润的壤土均可栽培。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春、秋两季播种。播种前宜用温水浸种2~3天,捞出后开浅沟条播,沟距20~25cm,播后覆土盖草,每亩用种量4~6kg。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按10~15cm株距间苗及追肥。当幼苗高达70~80cm时,即可出圃造林,以行株距2×1.5m穴栽。栽后,每年培育管理1~2次。

采集:8~10月果实成熟时,剪取果枝,晒干,除净枝叶杂质,分出种子,取用果皮。花椒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青椒主产于中国东北、江苏、广东。

鉴别

性状:①花椒为1~2个球形蓇葖果。每一蓇葖果自顶端沿腹背缝线开裂,呈基部相连的两瓣状,直径4~5mm,部分果实基部有小果柄及1~2个未发育的颗粒状离生心皮;有的残存黑色。圆球形种子。果实表面红色,紫红色或红棕色,极皱缩,散有多数点状突起又凹下的油腺,内果皮光滑,淡黄色,薄革质,有时与外果皮分离而卷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以粒大,色紫红、香气浓烈者为佳。 ②青椒为1~3个球形蓇葖果。直径3~4mm。果实顶端具短小喙尖;表面草绿色或暗绿色,有网纹及多数凹下的油点(油室);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有香气,味微甜而后辣。

显微 花椒果皮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外壁被角质层,胞腔内含棕色物,表面观可见不定式气孔,直径32~42μm。中果皮布有维管束及大形油室,油室椭圆形,长500~900μm,直径300~700μm,内含淡黄色油状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靠近内果皮处尤多,直径15~50μm。内果皮由数?心净谋”谙赴槌桑ざ滩灰唬舜私淮恚咏泄ごΦ?2~3列条形,其余呈长圆形、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2~22μm,壁厚2~6μm,有稀少斜纹孔。(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69页.图234)

理化:取样品粉末2g,置锥形瓶中,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醚2ml溶解,点样于硅胶G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距10cm,喷5%磷钼酸乙醇试液显色。(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370页.图235)

加工炮制:常用的炮制品有花椒和炒花椒。 ①花椒 取原药材,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②炒花椒 将净花椒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取出,放凉。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果实及果皮中含有香草木宁(Kokusaginine)、茵芋碱(Skimmianine)、合帕洛平(Haplopine)、脱肠草素(Herniarin)、正十二烷(n-Nonacosane)[1],挥发油成分有松油醇-4(Terpinen-4-ol)、胡椒酮(Piperitone)、芳樟醇(Linalool)、刺柏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邻聚伞花烃(o-Cymene)、月桂烯(Myrc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α-松油醇(α-Terpinenol)、牻牛儿醇(Geraniol)及花椒油素(Xanthoxylin)[2],7种酰胺类化合物:2’-羟基-N-异丁基-〔2E,6E,8E,10E〕-十二碳四烯酰胺(2’-Hydroxy-N-iso-butyl-〔2E,6E,8E,10E〕-dodecatetraenamide)[1]、2’-羟基-N-异丁基-〔2E,4E,8Z,11Z〕-十二碳四烯酰胺、全反式-2’-羟基-N-异丁基-2,4,8,10,12十四碳五烯酰胺、羟基-α-山椒素(Hydroxy-α-sanshool)、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3]等。

分析日本市场上出售的中国产一级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或Z.simulans)的果皮中含有α-山椒素(α-Sanshool)、羟基-α-山椒素、γ-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α-蒎烯、刺柏烯、月桂烯、柠檬烯、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芳樟醇、异胡薄荷醇(Isopulegol)、松油醇-4、α-松油醇,中国产二级花椒中除含有上述成分(未检到异胡薄荷醇、α-松油醇)外尚含胡椒酮以及α-羟基-4,6-二甲氧基乙酰苯酮(α-Hydroxy-4,6-dimethoxy acetophenone)等[4]

附 花椒的种子中也含有挥发油,GC-MS分析其中的化学组成有α-蒎烯、刺柏烯、月桂烯、叔丁基苯(t-Butylbenzene)、芳樟醇、柠檬烯、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2,2,2〕辛烷(1,3,3-Trimethyl-2-oxybicyclo〔2,2,2〕octane)、松油醇、胡椒酮、(E)-3-异丙基-6-氧代-2-庚醛〔(E)-3-Isopropvl-6-oxo-2-heptenal〕、(E)-8-甲基-5-异丙基-6,8-壬二烯-2-酮〔(E)-8-Methyl-5isopropyl-6,8-nonadien-2-one〕、4-(2,2-二甲基-6-亚甲基环己基)-3-丁烯-2-酮〔4-(2,2Dimethyl-6-methylenecyclohexyl)-3-buten-2-one〕、α-羟基-4,6-二甲氧基乙酰苯酮、1,1-二甲基-4,4-二烯丙基-5-氧代环己-2-酮(1,1-Dimethyl-4,4-diallyl-5-oxocyclohex-2-one)、β-古芸烯(β-Gurjunene)、长叶烯(Longifolen)、γ-杜松烯(γ-Cadinene)、α-金合欢烯(α-Farnesene)和丁子香烯(Clovene)等[5]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5;16(4):146。
[2] 药学通报 1988;23(5):300。
[3] Chem Pharm Bull 1988;36(7):2362。
[4] 生药学杂志(日) 1982;36(4):301。
[5] 中药材 1990;13(4):33。

药理

①平喘作用 4%花椒油0.25ml抑制磷酸组胺、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收缩反应,4×10-4ml的花椒油台氏液灌流30min,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肺的肥大细胞产生SRSA慢反应物质[1]。 ②对离体神经的作用 花椒浸液在1:20,1:10浓度下能降低蟾蜍坐骨神经的兴奋性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传导[2]。 ③其它作用 2%花椒挥发油具有粘膜麻醉作用[3];花椒煎剂对胆道蛔虫有驱虫作用[4]。花椒挥发油所含牻牛儿醇,小剂量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给兔iv可发生迅速而显著的降血压作用;给大鼠ig后,能抑制胃肠运动,但对大肠运动则影响不大,接近致死量时则有泻下作用。小量ig,对大鼠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可抑制尿排泄[5,6]

毒性:牻牛儿醇大鼠ig的LD50为4.8g/kg,兔iv为50mg/kg,动物死亡皆由于呼吸麻痹[5,6]

参考文献

[1]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0;9(1):23。
[2] 贵州医药 1984;(4):13。
[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3;(9):38。
[4]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8;13(2):139。
[5]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60;56(6):210§。
[6] 日本药理学杂志 1962;58(4):394。

药性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辛,温。” ②《别录》:“生温,熟寒。有毒”。“大热。有毒。” ③《药性论》:“苦、辛。有小毒。”

归经:入脾、肺、肾经。 ①《纲目》:“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 ②《本草经疏》:“入手、足太阴,兼入手厥阴经。” ③《本草新编》:“入心、脾经。” ④《长沙药解》:“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

功效:温中散寒,除温,止痛,杀虫,解鱼腥毒。

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①《本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②《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③《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 ④《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 ⑤《日华子本草》:“破癥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 ⑥《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之使。畏款冬。”“恶栝楼、防葵。畏雌黄。” ②《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③《千金·食治》:“久食令人乏气失明。” ④《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风。” ⑤《本草经疏》:“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或嘈杂醋心,呕吐酸水,或大肠积热下血,咸不宜用;凡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虚冷者忌之;阴痿脚弱,由于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入下焦药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字乳余疾由于本气自病者不宜用;水肿黄疸因于脾虚而无风湿邪气者不宜用;一切阴虚阳盛,火热上冲,头目肿痛,齿浮,口疮,衄皿,耳聋,咽痛,舌赤,消渴,肺痿,咳嗽,咯血,吐血等症,法所咸忌。” ⑥《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火堕胎。”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干姜、饴糖、党参,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②配乌梅、干姜,治虫积腹痛,呕吐蛔虫,偏寒者。 ③配乌梅、黄连,治虫积腹痛,呕吐蛔虫,偏热者。 ④配麻油,治蛔虫性肠梗阻。 ⑤配肉豆蔻,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 ⑥配葱头,治囊疮痛痒。 ⑦配苍术,治餮泄不止。 ⑧配牙皂,治风虫牙痛。

方选和验方: ①大建中汤(《金匮要略》)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川椒(炒去汗)30g,干姜56g,人参28g。水煎去渣,入饴糖80ml,微火再煎,分2次服。如一炊顷,饮粥160ml,后更服,当1日食糜,温覆之。 ②川椒丸(《太平圣惠方》)治胃中气满,心背彻痛:川椒、炮制子、半夏各30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醋汤下。 ③川椒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川椒30g(去目并闭口者,慢火炒香为度),肉豆蔻(面裹,煨)15g。上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10粒,米饮下,无时。 ④川椒散(《太平圣惠方》)治久心痛,冷气积聚,唇口青,四肢不和,时恶寒:川椒30g,川乌头、当归、炙甘草、枳壳、附子、桂心、干姜、吴茱萸各15g,研为散,每服9g,加大枣3枚,水煎服。 ⑤椒茱汤(《医级》)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泡洗有不能已者;花椒、吴萸、蛇床子各30g,藜芦15g,陈茶4g,烧盐60g。水煎熏洗。 ⑥椒艾丸(《备急千金要方》)治年久下痢,完谷不化,或青或黄,四肢沉重,起即晕倒,肌肉消瘦,两足逆冷,腹中热:川椒300粒,熟艾30g,干姜90g,赤石脂60g,乌梅100粒。乌梅隔水蒸熟,去核,合诸药为末共捣,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0丸,日3次,不瘥,增至20丸,并加黄连30g。 ⑦椒术丸(《普济方》)治飧泄,完谷不化:苍术60g,川椒30g(去口,炒)。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食前温水下。 ⑧椒红丸(《太平圣惠方》)治下元虚冷,腰脚无力,耳目欠聪:椒红、附子、桂心、肉苁蓉、菟丝子、磁石、鹿茸各60g,石斛、吴茱萸、巴戟、木香、硫黄各30g。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盐汤下。 ⑨椒粉散(《兰室秘藏》)治前阴睾丸湿痒疼痛,秋冬甚、夏季轻:肉桂0.6g,川椒、当归尾、猪苓各0.9g,蛇床子、狗脊各1.5g,麻黄根3g,轻粉少许,红花少许,斑蝥2枚。为细末,干掺患处。 ⑩川椒大蒜泥(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4))治顽癣:川椒25g,紫皮大蒜100g。先将川椒研粉,再与大蒜混合,舂成药泥。用温水浸泡,洗净,擦干患处,以棉签敷上一层药泥,反复揉搓,使药物渗入皮肤,每天1~2次,10天1疗程。 ⑾花椒煎剂(解放军医学杂志 1988;(2))治胆道蛔虫:药椒20粒,食醋100g、水500ml,蔗糖少许。煎沸后取出花椒,待温后1次口服。 ⑿《果蔬食疗》:“治胆道、肠道蛔虫病:乌梅5~9枚,川椒4.5g,生姜2片,川连6g。开水炖服。” ⒀《食物药用指南》:“治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花椒(微炒)、干姜、橘皮、甘草各等份。研末,1日2次,每次3~6g,饭后服。”

单方应用:①《寿域神方》:“治冷虫心痛:川椒120g,炒出汗,酒200ml淋之,服酒。” ②《圣惠方》:“治齿疼:川椒30g(去目),捣罗为末,以好白面如皂角子大,烧令热,于所痛处咬之。” ③祛风散(《经验方》)治囊疮痛痒:红椒7粒,葱头7个,煮水洗之。 ④《仁斋直指方》:“治肾风囊痒: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 ⑤《孙真人方》:“治心腹冷痛:以布裹椒安痛处,用熨斗熨令椒出汗,即止。” ⑥《普济方》:“治头上白秃:花椒末,猪脂调敷。” ⑦《谭氏方》:“治漆疮作痒:汉椒煎汤洗之。” ⑧《湖南药物志》:“治疝气:花椒子3~6g,研末,开水吞服。” ⑨《果蔬食疗》:“治胃、腹痛:黄豆30粒,花椒60粒,水煎服。此法可治吃柿子或其他生冷食物引起的胃和腹痛。” ⑩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7;(3):“回乳:干燥生花椒14~16粒,口服,1天3次。将花椒装入胶囊内,每个胶囊7~8粒,每次2个胶囊,连续3~4日。” ⑾《食物药用指南》:“驱蛲虫:花椒35g,加水200ml,煮沸40~50分钟过滤。待微温,取25~30ml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3~4次。即愈。”

食疗:①花椒粥《饮食治疗指南》:“治寒痹,腹中冷痛,胃寒痛:花椒30g,米250g,煮粥,温服,能取微汗则佳。” ②《食物药用指南》:“治风湿性关节炎遇冷酸痛,腹中虚寒冷痛:花椒15~20g,焙焦研末,拌大米粥温服。”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又戴原礼云,凡人呕吐,服药不纳者,必有蛔在膈间,蛔闻药则动,动则药出而蛔不出,但于呕吐药中加炒川椒十粒,盖蛔见椒则头伏也。观此,则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中用蜀椒,亦此义也。”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蜀椒,其主邪气咳逆,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心腹留饮宿食,肠澼下痢,黄疸水肿者,皆脾、肺二经受病。肺出气,主皮毛;脾运化,主肌肉。肺虚则外邪客之,为咳逆上气,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为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水肿黄疸。二经俱受风寒湿邪,则为痛痹,或成死肌,或致伤寒温疟。辛温能发汗、开腠理,则外邪从皮肤而出;辛温能暖肠胃,散结滞,则六腑之寒冷除,肠胃得温,则中焦治,而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水肿黄疸,诸证悉愈矣。” ③张璐《本经逢原》:“秦椒,味辛气烈,其温中去痹,除风邪气,治吐逆疝瘕,下肿湿气,皆取辛烈以散邪热,乃从治之法也。”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