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

概况

异名:虎珀(《汉书》),虎魄(《广志》),江珠(《博物志》),琥魄(《后汉书》),血琥珀、黑琥珀(《中药志》)。

基源:琥珀为古代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树脂化石Fossil pinaceae resim。

原矿物:一般从粘土、砂层中挖出的称为琥珀,从煤层内挖出的称为煤珀,总称为琥珀。千年所化。今烧之亦作松气。亦有中有一蜂,形色如生者。蜂为松脂所沾,因坠地沦没尔。……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韩保升云:“枫脂入地千年变为琥珀,不独松脂变也。”陈承谓:“若琥珀乃是松树枝节荣盛时,为炎日所灼,流脂出树身外,日渐厚大,因堕土中,津润岁久,为土所渗泄,今可拾芥,尚有粘性。故其虫蚁之类,乃未入土时所粘者。雷云:“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李时珍认为:“琥珀拾芥,乃草芥,即禾草也。雷氏言之拾芥子,误矣。”以上历代本草所述琥珀的来源、性状、物理性质等均与现代琥珀相同。琥珀经摩擦而带电,故有吸附质轻之物。琥珀载入《中国药典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及1990年各版附录部分。在琥珀商品中曾发现橄榄属植物树脂及蛋白石等伪品。

形态:琥珀属于非晶质体。常呈不规则的粒状,团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黄色、棕色、棕黄色、橙黄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透明至半透明;松脂光泽。性极脆,断面呈贝壳状。硬度2~2.5;密度1.05~1.09g/cm3。易熔,加热至150℃变软,250~400℃时熔融。琥珀溶于硫酸和热硝酸中,部分溶于乙醇、乙醚和松节油中。

产状:琥珀是一种埋于地下的树脂。产于粘土、散沙层中及煤层内,有的内部含有古生物。

产地 琥珀主产于云南腾冲,广西贵县,河南安阳;煤珀主产于辽宁抚顺等地。

生药

采集:全年均可采挖。从地层下挖出、或从煤中挑选后,除净沙石、泥土及煤屑等杂质。

鉴别

性状:琥珀:为不规则块状、钟乳状、粗颗粒状。块状者大小不一;钟乳状多为较长扁柱形,直径1~4.5cm,长达7cm。表面较光滑,或不平坦。血红色,淡黄色至深棕色,常相间排列;条痕白色。透明至微透明。树脂光泽。体轻,质硬脆,易打碎、断面平滑,具玻璃样光泽。磨擦之,能吸引灯心草或薄纸片,稍有松脂气,味淡,嚼之易碎,无砂石感。

煤珀:为不规则多角形块状或颗粒状。淡黄色、淡棕色或黑褐色。有光泽,质坚硬,不易碎。有煤油气,味淡,嚼之无砂石感。

显微 透射偏光镜下:琥珀浅黄色;几乎见不到糙面;折光率N≈1.535,风化后,折光率降低,N≈1.510或1.490。煤珀蜡黄色,质地不纯,常含粘土等杂质;折光率N≈1.540。两者置于正交偏光间全黑,为非晶质均质体。

理化:琥珀:燃烧之易溶,稍冒黑烟,刚熄灭时冒白烟,微有松香气。煤珀:燃烧之冒黑烟,刚熄时冒白烟,有似煤油的臭气。

加工炮制:除去杂质,用时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水飞极细。

贮藏:置干燥处,防灰尘。

化学性质

琥珀主要含二松香醇酸(Diabietinolic acid)的聚酯化合物,以前报道所含琥珀酸(Succinic acid)、龙脑等均系分解产物。此外,尚含Mg、Ca、Fe等无机盐[1]。据光谱全分析结果:琥珀与煤珀除含Fe、Ca、Mg、Al外;琥珀尚含Pb、Zn、Ni、Sn、Ti、Mn、Sr等微量元素;煤珀含Pb、Cu、Ni、V、W、Sn、Ti、Mn、Zr、Ba等微量元素[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1580。
[2] 中国矿物药.地质出版社,1990∶663。

药理

琥珀成分琥珀酸10mmol/kg ip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降低小鼠体温,抑制大鼠听源性惊厥,抑制小鼠电休克反应,推迟小鼠氨基脲、士的宁、苦味毒诱发惊厥出现的时间。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 1980;15(12)∶761。

药性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平。” ②《海药本草》:“温。” ③《景岳全书》:“味甘、淡,性平。”

归经:入心、肝、小肠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阳,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小肠三经。”

功效:安神镇惊,散瘀止血,利尿通淋。

主治:治心悸失眠,惊风抽搐、癫痫,小便不利,尿血,尿痛,妇女闭经,痈疽疮毒,跌打创伤。 ①《别录》:“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②《本草拾遗》:“止血生肌,合金疮。” ③《药性论》:“治产后血痛。” ④《日华子本草》:“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结癥。” ⑤《本草别说》:“治荣而安心利水。” ⑥《本草正》:“清心肺,消瘀血,痰涎。”

用法用量:内服:1~2g,研末,水冲服或蜂蜜调服,不入煎剂,一般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点敷。忌火煅。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小便频数者忌用。 《本草经疏》:“凡阴虚内热,火炎水固,小便因小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强利之,利之则愈损其阴。”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朱砂,治惊痫不眠。 ②配胆南星,治惊风、神志不宁、痰饮。 ③配三七,治冠心病。 ④配葱白,治砂石诸淋。 ⑤配夜交藤、酸枣仁,治失眠和睡眠不宁。 ⑥配莪术、当归,治血瘀经闭,癥瘕疼痛。 ⑦配三棱、鳖甲,治癥瘕之疼痛,尤其用于血瘀腹痛。 ⑧配防风、朱砂,治小儿胎惊。 ⑨配朱砂、全蝎、治小儿胎痫。 ⑩配白僵蚕、全蝎,治小儿惊风。 ⑾配茯神、远志、治多梦、神志不宁。 ⑿配海金沙、滑石、治血淋、小便淋沥、涩痛。 ⒀配朱砂、远志、菖蒲,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⒁配全蝎、钩藤、胆南星,治惊风癫痫。 ⒂配旱莲草、冬葵子、猫须草,治肾结石、血淋、热淋。 ⒃配猪苓、萹蓄、木通,治石淋、热淋、血淋、偏干热而口渴者。 ⒄配枸杞子、菊花、夜明砂、治角膜翳。 ⒅配生地、木通、海金沙,治热淋、血淋、尿痛、尿血等症。 ⒆配当归、桃仁、乌药,治气阻血滞、月经不通。 ⒇配当归、莪术、芍药,治血滞气阻之月经不通及外伤瘀肿疼痛。 (21)配金钱草、木通、萹蓄,治热淋、石淋。 (22)配全蝎、胆南星、天麻,治小儿急惊风。 (23)配海金沙、白茅根、木通、金钱草,治小便癃闭及血淋、热淋、石淋等症。 (24)配合欢花、夜交藤、白芍、酸枣仁治惊痫,不眠。 (25)配珍珠末、朱砂末、铅霜、赤芍药末,治天吊惊风发搐。 (26)配乳香、没药、辰砂、麝香,治经水或前或后或血崩及瘀血死胎。

方选和验方: ①琥珀汤(《圣济总录》)治产后恶露不下、气攻心腹、烦闷刺痛:琥珀、姜黄、牛膝(酒浸,切,焙)、虎杖、牡丹皮各15g,当归(切,焙)、生干地黄(焙)、桂(去粗皮)、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1g,大黄(锉,焙)30g,虻虫(去翅、足炒黄)0.3g,芒硝30g。上12味,粗捣筛。每服2g,水200ml,煎取140ml,去滓温服。 ②琥珀丸(《女科万金方》)治经水或前或后或崩漏及瘀血死胎,并养胎、镇心安神:琥珀、乳香、没药、辰砂各4g,麝香少许。各研细灯心汤为丸,芡实大。每服1丸,如腹痛,姜汁、童便、酒冲下。 ③琥珀丸(《济生方》)治妇人血瘕、腹中有块、攻刺小腹痛重,或腰背相引而痛,久而不治、黄瘦羸乏:琥珀、白芍药、炮川乌、川牛膝(酒浸)、鳖甲(醋炙)、炮莪术、当归(酒浸)、厚朴(姜砂)各30g,泽兰、肉桂各15g,麝香(另研)1.7g。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温酒或米饮送下。 ④琥珀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小儿慢惊:琥珀、人参、甘草、莲子肉各9g,山药30g。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3g。 ⑤琥珀煎丸(《圣惠方》)治妇人月候不通:琥珀30g(细研,以醋熬如膏),虻虫15g(去翅足,炒黄),水蛭15g(炒黄),肉桂90g(去皱皮),桃仁30g(去皮、尖、双仁,别研生用),川大黄90g(生用)。上药捣罗为末,以琥珀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30丸。 ⑥琥珀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天吊惊风发搐:琥珀末1份,真珠末1份,朱砂末0.5份,铅霜0.5份,赤芍药末1.5份。上拌匀,每服0.5g,煎金、银、薄荷汤调下,无时。 ⑦琥珀人参丸(《张氏医通》)治血蛊:人参、五灵脂各30g,琥珀、肉桂、生附子各15g,赤茯苓、川芎、木香、煅穿山甲各9g。为细末、浓煎苏木汁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g,每日2次,温酒送下。 ⑧琥珀地黄丸(《张氏医通》)治产后恶露未尽、胸腹痛、小便不利、琥珀(另研)、延胡索(同糯米炒、去米)、当归各30g,蒲黄120g(半生,半炒),干地黄240g,生姜500g。将地黄咀碎酒浸,生姜切片,各捣取汁,留滓,用生姜炒地黄滓,地黄汁炒姜滓,各干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空腹当归煎汤送下。 ⑨琥珀多寐丸(《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治健忘恍惚、神虚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参、茯神、远志、甘草各等份。为细末,猪心血和,炼蜜为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服1丸,灯心煎汤嚼下。 ⑩琥珀养心丹(《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治善惊、常目睛不转,不能言、短气自汗、体倦,坐卧不安、多梦、惊觉多魇:琥珀、龙齿、菖蒲、远志、人参、茯神、酸枣仁、当归、柏子仁、黄连、生地黄、朱砂、牛黄各适量。为细末,猪心血和丸,黍米大,金箔为衣,每服6g,灯心煎汤送下。 ⑾琥珀调经丸(《妇科玉尺》)治妇人胞冷无子:香附500g(分2份,童便、醋各浸9日,和净熟艾120g,再加醋5碗,砂锅内炒干),琥珀30g,川芎、当归、熟地黄、白芍药、生地黄、没药各6g。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空腹艾醋汤送下。 ⑿琥珀蜡矾丸(《外科正宗》)治痈疽发背,已成未脓之际,恐毒气不能外出,必致内攻,预服此丸,护膜护心,亦且散解毒:白矾36g,雄黄4g,琥珀3g(另研极细),朱砂4g,黄蜡30g,蜂蜜6g临入。上4味,先研极细,另将蜜、蜡铜杓内溶化,离火片时,候蜡四边稍凝时,方入上药搅匀,共成1块,将药火上微烘搓丸,豌豆大,朱砂为衣,每服20~30丸,食后白开水送下,每日2次。 ⒀琥珀黑龙丹(《疡医大全》)治新久瘿瘤未穿破者:天南星(姜汁拌炒)、京墨、炒五灵脂、海带、海藻各15g,血竭60g,琥珀30g,木香9g,麝香3g。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金箔为衣,每服1丸,热酒化下。 ⒁琥珀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颈项瘰疬及发腋下,初如梅子,肿结而硬,渐若连珠,不消不溃,或穿穴脓溃,经久渐成瘘疾;琥珀30g,木通、桂心、当归、白芷、防风、松脂、朱砂(研)、木鳖子(去壳)各15g,丁香、木香各1g,麻油1000g。除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为末外,余药锉细,以油浸1宿,慢火熬,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渣,澄清油,慢火熬,下黄丹500g,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水成珠,软硬得宜,入琥珀等末令匀即可,摊贴患处。 ⒂琥珀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妇人产后百病、产前百病、疝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痹痛,乳中毒结瘀血,受惊胎动不安,死胎不出,胎衣不下等症:琥珀、朱砂、沉香、阿胶珠、肉桂、石斛、炮附子、五味子、川芎各15g,牛膝(酒浸1宿)、炒当归、肉苁蓉(酒浸1宿)、人参、续断、没药各1g,熟地黄、木香各0.3g。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空腹温酒调下,每日3次。若腹胁疼痛、绕脐如刀刺、呕逆上气筑心,痰毒不思饮食,用姜汁少许和酒服;诸痢及赤白带,血冷崩中下血,漏胎,用生姜与艾炒令赤色,入酒同煎数沸,去渣调服;泄泻不止,陈米饮服;涩尿诸淋,煎通草灯心汤服;血运不知人,煎当归酒调服;上热下冷,浓煎人参汤服;遍身虚肿,水气,煎赤小豆汤服;月经不通,或间杂五色,频并而下,继续不止,饮食无味,肌肤瘦劣,面赤唇焦,乍寒乍热,四肢烦疼,五心燥热,黑,遍身血斑,赤肿走痉,及血风劳伤无力,用童便入姜汁少许调服。 ⒃琥珀犀角膏(《外科精要》)治喉舌生疮,甚至黑烂:琥珀、犀角各3g,朱砂、茯神、炒酸枣仁各6g,人参9g,冰片0.5g。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麦门冬煎汤化下。 ⒄琥珀抱龙丸(《临床常用中药手册》)治小儿急慢惊风、发热咳嗽抽搐、痰喘惊悸:琥珀2g,胆南星3g,僵蚕3g,雄黄、辰砂各2g,党参、茯苓各9g,天竺黄3g,双钩藤9g,牛黄、麝香各1g。研末为丸,金箔为衣,每次2~3g,生姜、薄荷汤下。 ⒅琥珀寿星丸(《临床常用中药手册》)治痫症:琥珀2g,朱砂2g,制南星3g。研末为丸,分2次吞服。 ⒆琥珀通淋方(《中药大全》)治肾结石血尿:琥珀2.1g(冲),炙山甲12g,旱莲草、冬葵子各18g,木通9g,木香9g,猫须草18g,荠菜24g,大枣30枚。水煎服。 ⒇锦琥汤(新中医 1989;(4))治慢性前列腺炎:大黄(锦纹)、半夏各10~15g,水煎成200ml,用100ml冲琥珀5~10g,1次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 (21)辽宁中医 1978;(2):“治囊虫病:全蝎50g,蝉蜕75g,甘草25g,朱砂15g,琥珀20g,冰片5g。上药共研末,过120目筛(朱砂、冰片待其他药物研细后,再合成)。每次0.3~5g,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 (22)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78;(1):“治神经官能症:川芎、酸枣仁、知母、琥珀、白芍、夜合花、牡蛎、龙骨、百合、紫苏各等份。上药共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睡前1小时服2~3丸。” (23)吉林中医药 1983;(6):“治失眠:山药5000g、当归3500g,茯苓、益智仁、枸杞子、菟丝子、牡蛎、巴戟、莲肉各3000g,白芍2500g,十大功劳叶、琥珀各2000g。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日3次,每次1丸,饭后开水送服。” (24)琥珀大黄煎(湖北中医杂志 1984;(4))治急性尿路感染:琥珀6g,制大黄、神曲、瞿麦、萹蓄各12g,丹皮9,白茅根30g,黄柏9g,萆薢、车前子、草各15g,木通、甘草梢各5g。煎服。” (25)加味滑珀四物汤(甘肃中医 1994;(2))治急性泌尿道感染:滑石10g(布包),琥珀(调服)6g,当归、白芍、川芎、生地各10g,蒲公英15~30g,木通6g,牛膝6g,银花10~20g。加减:大便干燥加大黄(后下)6g;血尿加白茅根15~30g,丹皮6~10g,小蓟15~20g;体虚,反复发作者,服上方3剂后,加黄芪15g,丹参10g,益母草15g;腹痛甚加元胡10g。 (26)黄珀三七粉(辽宁中医杂志 1994;(10))治创伤性血尿:大黄粉6g,琥珀粉、参三七粉各8g。上药和匀后分成4份,每6小时服1份,温开水送服。疗程为3~5天,每日作尿常规检查,红细胞3次阴转可停服。

单方应用:①《杨氏家藏方》:“治心经蓄热,小便赤涩不通,淋沥作痛:琥珀为细末,每服1.5g,浓煎萱草根调下,食前。” ②《仁斋直指方》:“治小便尿血:琥珀为末,每服6g,灯芯汤下。” ③《外台秘要》:“治从高坠下,有瘀血在内:刮琥珀屑,酒服2g,或入蒲黄4~6g,日服4~5次。”

医药家论述

①方广《本草衍义补遗》:“琥珀属阳,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结之苦。”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琥珀,专入心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此药必竟是消磨渗利之性,不利虚人。大都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药则镇心安神。” ③张璐《本经逢原》:“琥珀,消磨渗利之性,非血结膀胱者不可误投。和大黄、鳖甲作散,酒下方寸匕,治妇人腹内恶血、血尽则止。血结肿胀,腹大如鼓,而小便不通者,须兼沉香辈破气药用之。又研细敷金疮,则无瘢痕,亦散血消瘀之验。”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