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树

概况

异名:多糯树、稔水冬瓜(《全国中草药汇编》),牛奶稔、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基源:为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的根、树皮及叶。

原植物:对叶榕Ficus hispida L.f.,又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马奶叶(《海南植物志》)。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具乳汁。幼枝被糙毛,中空。单叶对生或兼有互生;叶柄长1~4cm,被短糙毛;托叶2,卵状披针形,在无叶和生榕果枝上常4枚合生成环状;叶厚纸质,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0~25cm,宽4~11cm,顶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缘具细齿或近全缘,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灰色粗硬毛;侧脉6~9对。榕果成对生于叶腋或落叶的枝上,或由老茎发出下垂的枝上,陀螺形,或熟黄色,直径1.5~2.5cm,密生短糙毛,中部以下常散生数枚苞片,基生苞片3;雄花和瘿花生于榕果的口部;雄花花被片3,薄膜状,雄蕊1枚;瘿花无花被,花柱近顶生,粗短;雌花无花被,花柱侧生,被毛。瘦果卵球形,表面无瘤状突起。花果期6~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97页.图994)

生境与分布:生于溪谷边、疏林或灌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缅甸、澳大利亚亦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根洗净晒干;皮除去外皮,取二层皮;叶刷去毛,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叶含香柑内酯、补骨脂素、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10-酮基二十四烷基花生酸酯、对叶熔碱(Hispidine)、菲八氢吡吲哚(Phenanthrainodolizidine)[1],并含右旋娃儿藤宁碱〔(+)-Tylophorinine〕[2]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 。
[2]Dictioriary of Alkaloids.Chapman and Hall Ltd.,1989:1101。

药性

性味:甘,凉。

功效:疏风解热,消积化痰,行气散瘀。

主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跌打肿痛。 ①《岭南采药录》:“治腋疮,捣其子及叶敷之。”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祛湿,消积化痰,行气散瘀。治感冒发热,伤风咳嗽,支气管炎,风湿关节炎,结膜炎,消化不良,痢疾,跌打肿痛,气结疼痛。”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斑疹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