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场馆设施

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13个体育场和13个体育馆。这些体育场馆,特别是体育馆,大都位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少数几个大城市,只供外国人和极少数的中国人使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30年间,体育场馆的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新建体育场 155个,体育馆121个,游泳池1350个,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2132个。此外,还建有一些自行车赛车场、滑冰场、射击场和摩托车赛车场等。全国许多中小城市,内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新建有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这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新建的体育场馆,不仅在建筑技术方面有很大进步,而且也注意到造型艺术上的美观,因而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景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场

全国体育场建筑规模最大的是1959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其他比较著名的体育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的有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和上海江湾体育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的有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武汉、长沙、广州、南京、昆明、南昌、石家庄等城市的体育场。一些中小城市的体育场,是因地制宜建设起来的,具有小型多样的特点。

体育馆

中国体育馆建筑,50年代多以中小型为主,如1955年建成的北京体育馆的比赛馆。这一时期建设规模在2000~5000观众席位的,还有重庆、天津、武汉、广州、昆明、长春、银川等体育馆。60年代体育馆的建筑类型和规模有了较大发展,1961年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设15000个观众席。1968年建成的首都体育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多功能体育馆之一。1966年建成的广西体育馆具有显著的南方建筑风格。1969年在风景城市杭州建成的浙江人民体育馆,是一座别具一格的体育建筑。70年代新建了40多座体育馆,规模最大的是1975年建成的上海体育馆。同期建成的江苏省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呈八角形;辽宁体育馆为圆形。这两座万人体育馆建筑也各具特色。197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建成的内蒙古体育馆,是座中型馆,设有5000 多观众席,宽敞的比赛大厅为蒙古族人民所喜爱的摔跤及其他体育、文艺表演提供了良好场地。其他比较著名的中小型馆还有济南、福州、保定、哈尔滨、成都、镇江等城市的一些新建馆,一般投资少,也比较适用。

游泳池、馆

全国新建游泳池比较著名的有北京陶然亭游泳池、南京五台山游泳池、武汉新华路游泳池、广州越秀山游泳池。室内游泳馆以成都、北京、长沙、沈阳、昆明、武汉等城市的游泳馆设施比较齐备。

灯光球场

全国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数量很多,不仅城市工矿区有,边远地区也有,很受群众喜爱,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场地。

冰场

长春和哈尔滨两处人工制冷冰场均设有400米速度滑冰道和30米×61米的冰球场,还附设有供食宿的生活配套设备,给冰上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射击场

以北京、石家庄、郑州、成都、昆明、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射击场地设施较完备。(见彩图)

北京工人体育场鸟瞰 北京工人体育场一角 浙江人民体育馆外景 辽宁体育馆夜景 上海体育馆外景 南京五台山体育馆 北京首都体育馆 北京首都体育馆的人工冷冻冰球场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