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语

属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西匈语支。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喀什、莎车、叶城、乌鲁木齐、吉木萨尔等地,使用人口约1万多。无方言差别。有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国外,主要分布在苏联的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阿富汗也有少数人使用。

语音

①有8个元音:1、e、、Λ、婖、戅、═、Y。圆唇元音前后对立:═—婖、Y—戅。I的两个条件变体彲和γ出现频率很高,出现在舌尖前辅音s、z、l、r等前面时读彲;与舌根、小舌辅音 尣、惒、q相拼时读γ。

(2)有23个辅音:b、 p、m、w、s、z、d、t、n、r、l、扵、堭、∫、唗、ɡ、k、j、嬜、q、尣、惒、h。

(3)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音变现象。 b在两元音之间读w;n在b前读m,在ɡ、惒前读嬜;双音节词的第二音节如由I、Y、戅构成,在加人称词尾时I、Y、戅脱落。

语法

(1)名词有格、 数、人称的语法范畴。 格有主格(零形词尾)、 所有格(n1嬜)、宾格(nI)、方向格(ɡ/k/q)、 时位格(d/t)、从格(dn、tn)等6个。数分单数和复数,单数为原词干形式,复数是词干加后缀(lr)表示。 人称分第一人称单数(1m、m)复数(ImIz、mIz);第二人称单数(I嬜、嬜);和复数(I嬜Iz、嬜Iz)第三人称单复数后缀相同(I、SI)。 ②形容词有级的语法范畴。 基本级为原词干形式;比较级是词干加后缀(rΛq);最高级是用程度副词表示。 ③动词有时、 语态、式等语法范畴。时有过去时、 现在时、 现在-将来时。过去时加后缀dI,再加人称-数后缀,如bΛrdIk“我们去了”;现在时加后缀jΛp或jΛtIr,再加人称-数后缀,如keljΛpmIz“我们正在来”;现在-将来时直接加人称-数后缀,如bΛrsIz“你将要去”。语态分5种:主动态为原词干形式;自复态与被动态分别后缀m、n/Il、l;使动态加后缀dIr/tIr、ɡiz/ɡz、kIz/kz、qIz/qz;交互共同态加后缀I∫、∫等。 式分陈述式、祈使式、条件式。

(4)摹拟词相当发达。

(5)量词不发达,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

(6)后置词要求带格的名词组成后置词结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7)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形态变化,其次是词序和虚词。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谓语前,定语在中心语前。

词汇

(1)根据词的构成方式,可分为派生词和合成词两类。派生词又分词根加前缀和后缀两类:词根加后缀的,如sΛms“烤包子”+pz乛sΛmspz“卖烤包子者”。前缀加词根的,如be+尣br“消息”乛be尣br“无消息”。 合成词也分两类:一类由词根构成; 一类由词根加谐声成分构成。词根加词根的,如Λ∫“饭”+qΛzΛn“锅”乛Λ∫qΛzΛn“胃”;bΛrI∫“去”+kelI∫“来”乛bΛrI∫-kelI∫“往来”。 词根加谐声成分构成的,如pI堭Λq“刀子+mI堭Λq乛pI堭Λq-mI堭Λq“小刀之类东西”。

(2)有相当数量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俄罗斯语和汉语等语言的借词,突厥诸语言相互借用现象在乌孜别克语中亦存在。

分类标签: 民族 后缀 词根 加人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