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该所是从事田野考古工作最多的单位。1928年3月在广州开始筹备,10月22日正式成立。 1929年6月迁至北平,1933年3月迁至上海,1934年10月迁至南京。抗日战争时期,先迁长沙,再迁昆明,1940年9月迁至四川省南溪县李庄,直到1946年11月迁回南京。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强令将该所迁往台湾。从建所开始,长期由傅斯年任所长,1955~1972年在台湾省由李济任所长,现任所长为高去寻。

该所成立初期分设3组,第1组为史学组,第2组为语言学组,第3组为考古学组,李济长期任第3组主任。1934年增设第4组,即人类学组。1946年又设北平图书史料整理处。曾在该所工作的考古学者,除李济外,主要还有梁思永、吴金鼎、董作宾、郭宝钧、刘燿(尹达)、夏鼐、胡厚宣、高去寻、石璋如、劳榦等。

所作调查发掘工作,大都是在抗日战争以前进行的。其中,1928~1937年在安阳殷墟的15次发掘,收获最大,发掘工作除集中在小屯和侯家庄商王陵区外,还有后冈遗址、大司空村商代墓地等项。该所又与山东、河南两省地方政府分别合组古迹研究会,发掘了山东的城子崖遗址和两城镇遗址,河南浚县的辛村卫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的东周墓地,以及永城的造律台等遗址。抗日战争期间,该所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单位合组的几支考察团,先后发掘了云南苍洱地区的古代遗址、四川彭山的汉代崖墓和成都的前蜀王建墓,又去河西走廊和关中地区进行调查发掘。该所迁台湾后,北平图书史料整理处则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该所出版的刊物,有1928年创刊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不定刊),又出有《安阳发掘报告》1~4册、《中国考古学报》4册(1936~1949)和《城子崖》(1934)等考古报告。

分类标签: 考古学 该所 发掘 北平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