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也称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南斯拉夫的3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是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南支。分布于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黑山,以及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使用人口约1500万。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主要方言有3种:什托方言、卡依方言和查方言。

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迁来巴尔干,前者信奉东正教,后者皈依罗马天主教。两族在长期相处中使用一种语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一语两文”的局面:塞尔维亚人用基里尔字母拼写,克罗地亚人用拉丁字母拼写。塞尔维亚语是古斯拉夫语(即教堂斯拉夫语)的地方变体,现存的最古文献见于12世纪。17世纪后称为斯拉夫 -塞尔维亚语。19世纪中叶,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两地的改革者签定协议,将它定名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最重要的奠基人是武克·卡拉季奇(1787~1864)。它以两地通用的什托方言的依耶化次方言为基础。有30个音位,每个音位都有相应的字母,其中元音5个,辅音25个;有4种重音:长扬重音(怚),短扬重音(惽),长抑重音(┇)和短抑重音(〝);元音无软化现象。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是屈折型语言,语法变化复杂。名词、代词和形容词有单、复数和阳、阴、中性之分,有7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呼格、工具格和前置格。动词有7个时态:过去时、过去先行时、过去完成时、过去未完成的、现在时、将来时和将来先行时,有6种人称变化,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之分,有不定式、形动词、副动词、命令式、虚拟式等。

塞尔维亚作家I.安德里奇小说《大臣的大象的故事》(1950)片段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