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语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其附近的柳城、忻城、宜山等县。使用人口约 9万(1982)。声母中清的塞音、塞擦音分不送气和送气两套,无浊塞音,有腭化和唇化声母。有的地方还有清化的鼻音、边音声母。韵母中元音多,部分元音分长短,有15个元音:a:、 a、媅、ε:、ε、叾:、叾、e、o、═、i、y、u、嚕、徲。有8个韵尾:-i、-u 、-m、-n、-嬜、-p、-t、-k。有8个调类:6个舒声调,2 个促声调。老借词的读音,古“精”组声母大多数读t、th,“心”、“邪”也读t。虚词和词序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名词或量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词组在前外,一般在中心词后。领属性修饰语可以放在前面,指示词在最后。句子的语序是主语在前,宾语在谓语之后,补语一般在宾语后,但有的补语也可在宾语之前。词汇中单纯词大多数是单音词。汉语借词占的比例大,本民族词素和汉语借词组合成词,本民族词和汉语借词并存并用的现象也很常见。 借词还有一借再借的现象, 例如“白”,有固有词 cwa55,又有借词pa:k11, 还有pε:k11thai44“白菜”的pε:k11和“白色恐怖”的p媆11。这说明在吸收借词时是作为一个整体借入的。

分类标签: 语言 文字 借词 声母 sup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