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位仅次于佛教、儒学的传统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因以“道”为最高信仰,故得名。所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无处不在,可知而不可见。道教产生于东汉,延续至今,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东汉

道教又称“黄老道”,形成于东汉中后期。其主要的来源是盛行于西汉的黄老学说中的某些思想以及民间流行的巫术、神仙方术。初期无系统教义。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门阙,上其师于吉所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是为道教的原始经典。《太平清领书》已佚,仅存由其演变而来的《太平经》残本五十七卷,可略知《太平清领书》是杂糅阴阳五行思想、巫觋杂语、谶纬及某些佛教义理而成。其内容复杂,有荒诞不经的迷信妄语,有对黄老思想的凿空妄断,有维护统治秩序的言论,也有反映劳动人民利益的思想。

东汉后期,道教出现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两大教派,均流行于民间,有比较严密的组织和规范化的科戒仪式。太平道首领是活动于冀州的张角(?~184),自称“大贤良师”,以画符咒语为人治病。他阐发《太平清领书》中的某些平等观念,主张赈济贫民。遣弟子四方传教,署徒众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首领。中平元年(184),张角率徒众发动了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逐渐销声匿迹。五斗米道的首领是活动于蜀、汉中的张陵(?~156)。他广招徒众,入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为经典,令信徒习诵。张陵死后,其孙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达三十余年。张鲁自号师君,初学道者称鬼卒,久受道而成信徒者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道大祭酒。又作义舍,行路者可免费食义米及肉,量腹而足。徒众犯法,于静室中思过,三原(即赦免三次)而后刑。张鲁后降曹操,五斗米道因此得以保存,并吸收了原太平道的一些教徒,成为道教的唯一教派。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西晋时,五斗米道发展为天师道。天师道分符水派和金丹派。前者仍采用首过(即自省思过)、符水治病等方式,在民间传播;后者则以金丹经、房中术等手段为统治者帮闲服务。但上至君主,下至贵族和官僚,信道者甚少,道教仍未成为统治阶级倡导的宗教。

西晋灭亡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精神极为苦闷,遂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东晋南北朝时,一方面,下层人民信奉道教者激增,他们往往自称太上老君的化身李弘降生为圣王,组织起义。著名的东晋孙恩、卢循起义,就是以五斗米道为组织形式而发动的。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上层亦多有信奉道教者。如东晋哀帝、简文帝,北魏明元帝、太武帝,高等士族如南方的琅邪王氏、高平郗氏、会稽孔氏、陈郡殷氏,北方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京兆韦氏,都信奉天师道。道教遂开始由民间宗教向统治阶级宗教转化。但是,天师道存在的教义混乱、修行困难、组织涣散、科律废弛等问题,都难以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于是,东晋中叶至南北朝初年,出现了道教改革。改革的内容,大体上是南方重经法义理,制作教义,北方则讲究礼拜功德、清理道规。

东晋以前,道教经典颇滥。葛洪(约283~363)《抱朴子》所记各类道经,有二三百种,一千四五百卷。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始,杨羲、二许(许谧、许翙)制作上清经及“真”(即所谓老君亲授之语)。其后,梁陶弘景(456~536)在此基础上撰《真诰》,遂建立道教中的上清派。上清派既重视诵经、修功德,更以存神为主,认为使百神守身,可长生不死,飞升太清;并主张简化修行方法,贬斥旧天师道的房中之术。东晋末,葛洪孙葛巢甫又制作灵宝经,刘宋陆修静(406~477)“更加增修,立成轨仪”,建立了道教中的灵宝派。灵宝派受上清派影响较大,但也有重符箓科教、重劝善度人、修行方法更简明易行等特点,因此广泛传播。

上清派和灵宝派都重视对道经的整理和分类。陆修静撰《三洞经书目录》,为最早的一部《道藏》书目。这一时期,出现了三洞四辅的道经分类法。三洞即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召劾鬼神之书);四辅即太玄(洞真)、太平(洞玄)、太清(洞神)、正一(对以上六部的补充)。三洞四辅,是以后一千年所承用的道经七部分类法,又意味着经典的品级和修行的次第,也具有区别教派的含义。

道教在充实发展教义教理的过程中,大量引进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三世三界说,同时也吸收了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陶弘景就曾极力主张“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儒、释、道应三家合流。

北朝道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是寇谦之(365~448)。他受南朝灵宝派的影响,制作《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等经八十余卷,在经义经理方面无多创新。但寇谦之却明确声称要清整道教,除去五斗米道的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之“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严格斋戒礼拜,使道教组织更为严密,教规教义更为完备。经过他的整顿,道教更加适应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南北朝道教组织形式的另一变化,是祭酒制的衰落、道馆的兴起及道官的设置。刘宋陆修静设立的简寂馆、崇虚馆,是正式见于文献记载的道馆。道馆在北朝称之为道观。隋统一后,亦改南朝道馆名为道观。道观一词,遂为历代沿用。道官的设置,始于梁。梁在中央设大道正,在州郡设小道正,大小道正往往即是道馆馆主。北周有司玄中士、司玄下士,掌道门之职。

经过南北朝在经典、教义、教仪、教规、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奠定了道教的基本格局,道教因而成为被统治阶级所崇奉和利用的宗教。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道士焦子顺、张宾虽曾预言他当为天子,但杨坚幼年曾受尼智仙抚养,认为释氏的功劳更大,所以隋初佛教的地位又高于道教。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佛教和道教并重。很多道士得以方术进用。嵩山道士潘诞为炀帝合炼金丹,所费巨万,六年不成。杨广为晋王镇守扬州时,曾邀茅山道士王远知相见。以后炀帝至涿郡(今北京),又召见王远知于临朔宫,亲执弟子礼。炀帝南巡扬州,王远知进谏不宜远离京都,炀帝不听。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曾利用道教“李弘为天子”的预言,进行反隋斗争。

隋代继承南北朝的道教经籍,但搜集到的道书为数不多,计有经戒、服饵、符箓等,合计三百七十七部,二千二百一十六卷。隋代道士讲经,以《老子》为主,其次讲《庄子》、《灵宝经》、《升玄经》等。

唐王朝建立后,道教的地位即升于佛教、儒学之上。从高祖以后,经太宗、高宗,除武则天一度偏尚佛教外,道教一直在持续发展,玄宗时达到了最高峰。道教的教祖李耳地位之尊,道教代表人物之多,道书编撰之繁富,可称盛况空前。道教文化已渗入上层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即唐高祖李渊)起兵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他的女儿(后封平阳公主)带兵应接,楼观道士岐辉曾以资粮相助。李渊兵到蒲津关,岐辉又改名平定,预祝李渊平定四方。同时宣称霍山神奉太上老君谶言,唐公李渊必得天下。道士王远知也密传符命。唐武德年间,王远知和道士薛颐都曾对秦王李世民说,秦王当有天下,愿王自爱。这些记载表明,在唐朝代隋之际,道士们竞相预言李渊父子的胜利以邀结欢心。而唐王朝尊崇道教,既是回报道徒的表示,也是企图借道教的助力以巩固统治。武德八年(625),高祖确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者次序,宣布了尊崇道教的方针。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声称道教教祖李耳是李唐帝室的远祖,借以提高其姓氏地位,巩固唐朝的统治,再次申令道先佛后,规定道士、女道士在僧尼之前。乾封元年(666),唐高宗李治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祭拜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仪凤三年(678),下诏以《道德经》为上经。中宗即位后,诏天下诸州建中兴寺、观,神龙三年(707)改名龙兴寺、观。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李隆基亲注《道德经》令人诵习。天宝元年(742),玄宗亲祀玄元皇帝于新庙,下诏在《汉书·古今人表》中把老子升入上圣;封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灵真人;改四子书皆称真经。玄宗一再给老子加封尊号,表现了他对道教格外的笃信和虔诚。

唐代统治阶层普遍重视道教。有的皇帝亲自拜伏道士,如高宗。有的皇帝亲受道士的法箓,如玄宗。有些公主出家为女道士,如睿宗的金仙、玉真二公主;天宝年间,新昌公主和永穆公主相继出家为女冠。玄宗时,荆南节度副使李筌曾入山访道;集贤院学士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这些事实表明,道士、女道士在唐代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上清派是唐代道教的一大宗派,师徒传授分明,影响深远。唐初王远知(528~635)师事臧矜法师,传其道法,深为太宗敬重。潘师正(585~682)师事王远知,王远知将道门隐诀及符箓传授给他,潘师正居嵩山,为高宗与武后所尊敬。司马承祯(647~735)师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等方术,住天台山。承祯兼长篆隶书法,玄宗令其依蔡邕三体石经写《道德经》,置石柱于景龙观。他的著述主要有《坐忘论》、《天隐子》等。坐忘就是“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天隐子》汲取禅法,主张渐进修仙,排斥顿悟。茅山道士李含光(683~769)继承司马承祯的道业,纂修上清经法。玄宗曾受上清经诰于大同殿。李含光著有《仙学传记》、《老庄周易学记》等。

景云铜钟 铜钟原挂景龙观钟楼上,铭文由唐睿宗李旦书 西安陕西省博物馆

还有吴筠(?~778),本是儒生,通经义,善诗文,后入嵩山,从潘师正为道士,传上清法。开元中,南访金陵茅山,东游会稽天台。玄宗召吴筠至京师,令其待诏翰林。所著《玄纲论》,颇涉哲理;又撰《神仙可学论》和《形神可固论》,宣扬仙道、服气、养形、守神。他还写了不少《游仙诗》和《步虚词》等,又与诗人李白、孔巢父相友好。史称吴筠词理宏通,文采焕发。他对道教思想的传布起了不小的作用。

张果,武周时隐居中条山(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与涑水河、沁河间)。曾著《阴符经玄解》,大旨强调“心”的玄妙作用,反对李筌的注说。他又奉献所撰《气诀》、《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给玄宗。据说张果有长寿秘术,玄宗想把玉真公主嫁给他,他大笑谢绝了。张果老是世俗所传的八仙之一。

唐代道教学者众多。如孙思邈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在医学上贡献甚大。太宗时,道士成玄英曾为《老子王弼注》和《庄子郭象注》作疏。武周时,道士王玄览(626~697)喜欢论道,撰《玄珠录》。他认为众生和万物都禀道而生,“道”是不生不灭、独立永存于客观世界之外的绝对精神,而一切事物及其现象无非是由人们的感觉意识产生的。感觉意识一消灭,一切事物现象也都消失了。即所谓“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这是一种融合道家老庄和佛教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另外还有正一派,所传的经戒法箓也不少。如玄宗时太清观道士张万福和唐末道士杜光庭(850~933)等均有所编撰。

炼丹术是道教重要的方术之一。唐高宗广征各地道术之士合炼黄白,又令道士刘道合合还丹。玄宗命道士在嵩阳观炼丹。安禄山叛乱后,肃宗即位,玄宗退为太上皇,还念念不忘往日金灶烧炼丹药事。乾元元年(758),肃宗进奉烧丹灶于玄宗。李唐一代,撰成金丹黄白术一类的书颇多。如《太清石壁记》、《石药尔雅》、《金石簿五九数诀》、《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等,都保存在明正统《道藏》中。炼丹术与早期的化学实验密切相关。唐后期有几个皇帝都是为了长生成仙,服事丹药而死的。

在唐代,无论旧有的或新著的道书都相当多。开元元年(713),命道士史崇玄等修《一切道经音义》;又搜求道经,纂成藏目, 名曰《三洞琼纲》。天宝七载(748),诏令传写一切道经,以广流布。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编目和传布道经。直到唐末,杜光庭还继续搜访道书并加编纂。此后,宋、金、元、明各代皆曾编修《道藏》,现在通行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即刊印于明代。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代道观总计一千六百八十七所,道士七百七十六人,女冠九百八十八人。这个数字不一定完全精确,但比佛寺和僧尼数字少多了。这说明唐朝廷虽然大力提倡道教,但当时道教的主要活动范围实际上局限于社会上层的帝王、贵族、士大夫之间。由于社会上道士和女冠的人数很少,各地道教组织也不十分普遍和活跃,所以它还没有成为一支大的社会力量。

在唐代上层社会,道教徒与佛教徒不断进行斗争,有时甚至很激烈。高祖和太宗时,傅奕(554~639)还是站在儒学立场上抨击佛教。高宗时,发生了道士李荣与沙门入宫辩论的事件。唐朝后期,武宗笃信神仙,以道士赵归真为师,亲受法箓,佛道斗争加剧。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毁佛拆寺、僧尼还俗,史称“会昌废佛”, 对佛教徒打击甚大。但在唐末,经过农民起义的打击,诸州道观多毁,道教也趋于衰落。

宋元明清

北宋封建统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继承唐代儒释道并用,对道教崇奉、扶植的政策。真宗和徽宗时期,出现北宋道教发展的两个高潮。宋真宗赵恒因皇家姓赵,不奉老子为圣祖,虚构一个赵玄朗作为圣祖,搞天神降临、天书下降之类,大兴土木,修建宫观,塑造偶像,制订许多庆祝节日。宋徽宗赵佶时期(1101~1125),北宋王朝进入更加黑暗腐朽阶段,统治阶级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更加鼓吹道教。徽宗继续编造天神下降的故事,并以道教教主自居,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修宫观,编修《道藏》,在扶植道教的同时,排斥佛教,改寺院为宫观。

明代初期,道教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呈现发展的趋势,基本上仍是全真道和正一道占统治地位。明太祖朱元璋取得政权后,为提高汉民族的地位和自尊心,在宗教方面崇奉道教,封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银印,秩视二品。洪武五年又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明成祖朱棣之后,帝王们与道士过往密切。明世宗朱厚熜崇道尤甚,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明代许多道士被封为真人,授与高官,深入宫庭,参与朝政。但明政府于京师置道箓司,府置道正司,县置道会司,对道教实行监督和控制。明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衰落。

清代统治者重佛抑道。乾隆时,正一真人官阶由二品降至五品。道光年间,停止张天师朝觐。辛亥革命以后,真人称号被取消。道教在上层的地位,从清以后日趋衰落,而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仍很活跃。道教的某些教理、教义、仪式等逐步化入民间风俗习惯和秘密宗教中,道教的影响仍然存在。

宋以后,儒、释、道三教互相吸收和融合已成普遍发展趋势,先后出现了不同的道教宗派,重要者有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教等。后两派仅流行一时,很快衰落下去。到元朝,道教实际上只有两派:全真道和正一道,流传至今。

全真道

又称全真教或全真派。因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凡入道者称全真道士而得名。该派主张三教同流,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早期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元太祖十五至十八年(1220~1223)间,王重阳之徒丘处机应诏赴西域大雪山谒见元太祖,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受命掌管天下道教。此派广泛传播,在各地大建宫观,进入全盛时期。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相对有所削弱。

正一道

原称五斗米道,元以后,由南北天师道和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等符箓派合并而成。与全真道同为道教主要的两大派。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元世祖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正一道以张天师为道首,其道士可以不居宫观,可以结婚。

太一道

金初萧抱珍创立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因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而得名。教旨以老子之学修身,认为“弱者道之用”,以符箓法术传世。继法嗣者受秘箓法物。凡非萧姓嗣教者,一律改姓萧。太一道四祖、五祖时,受到元世祖的礼遇,进全盛时期。七祖以后渐衰

真大道教

原名大道教,金初刘德仁所创。初传时,以召神劾鬼之术为人治病,一时信者甚众,自称大道教。五传至郦希诚, 因得到元宪宗支持, 始改名为真大道教。奉《道德经》为经典,主张“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慈俭不争”。《元史·释老传》称“该教以苦节危行为要,而不妄取于人,不苟侈于己”。此教道士必须出家,宫观始称庵,墓称塔,与佛教相似。不讲飞升化炼之术,不尚符箓,不化缘乞食。至元五年(1268)六传孙德福奉诏统辖诸路“真大道”。九传张清志被授予“演教大宗师”、“凝神冲妙玄应真人”,其教益盛。经十余传而衰。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