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

图

郑玄(127~200),中国东汉经学家、教育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少为乡啬夫(掌听讼、收赋税),但不乐为吏,常到学官处去求教。后郑玄到洛阳上了太学学通了《京氏易》、 《公羊春秋》、《三统历》、 《九章算术》。继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后又去扶风师事马融,在门下 3年,只由融之高业弟子传授。但他日夜钻研,不曾倦怠。后马融听说他善于算术,才被召见。郑玄借此机会质疑问难,尽得所授而归。马融对此曾感慨地对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郑玄游学十几年回到家乡,已有学生近千人,赵商、张逸、汜阁等皆亲受其益。后因党争,与同郡孙嵩等40余人,被禁锢达14年之久。郑玄此时杜门不出,专修经业。灵帝末解除了党禁。这时郑玄年已60岁,远方来的学生数千。北海相孔融很敬重他,命高密县为玄立郑公乡。署门曰通德门。郑玄晚年写信给他的儿子,说他的志向是想“整百家之不齐”,并自称“颇有让爵之高”,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人请郑玄,并大会宾客,在座有许多才俊之士不承认玄为“通人”,向其提出了许多难题,玄都一一辩对,他们所未能闻,莫不嗟服。袁绍任命玄为左中郎将,不就,乃逼他随军,卒于途,时年74岁。他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几百余万言。他的学生又将他平日答弟子所问五经,编为《郑志》八篇。《后汉书》论评他“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除经学外,他对当代自然科学如天文、数学等方面也有贡献。

郑玄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他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如认为初学要从近者小者学起。《郑志》的体裁象《论语》,可知他的教学是效法孔子的问答启发方法。他对于道德教育,注重“身教”和力行。他注解儒家经学,采纳客观态度,兼取各家之长,不偏执己见,他著书时注意“纲举目张”和上下左右的联系,与人辩论,也注意事实,以理服人。这种治学精神和方法,对于后学影响很大。郑玄很重视劳动,他出外游学十多年,回乡后,“家贫,客耕东莱”。他对家庭教育也很重视。晚年给他儿子的信中说:“勗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十分重视德行。并且要求家人“菲饮食,薄衣服”,坚持节俭。但“郑学”中在兼采今文经学时,带了些“纬谶”成分,并且仍有考据繁琐的弊病。

资料一

中国东汉著名经学家。字康成, 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 人。早年入太学学习今文《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左氏春秋》等,后师事扶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乡后,聚徒讲学,弟子甚众。旋因党锢牵连, 遂闭门不出,潜心学术,遍注群经。其所著述,多有散佚,今惟存《毛诗笺》、《周礼》、《仪礼》、《礼记》注。另如《易》注、《春秋》之《箴膏肓》、《发墨守》、《起废疾》等,皆为后人所辑佚书。郑氏著述大抵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经说,意主博通,是汉代经学集大成者,有“郑学”之称,对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作出重大贡献。

资料二

图

中国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 生于汉顺帝永建二年,卒于献帝建安五年,《后汉书》卷三十五有传。玄少为乡啬夫,掌听讼,收赋税。后入太学受业,通习经传。于是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游学10余年,40岁后始归乡里。因党锢之祸,杜门不出,从学者多至数百人。经14年,始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 终不受命。 平生著述甚富,长于古文经,有《周易》、 《尚书》、 《毛诗》、《仪礼》、《礼记》、《论语》等书注,为学者所宗仰,传习不废。郑玄注经不专主一家,笺《诗》注《礼》,务求允当。尤精于名物训诂。心知经书中文字有假借,往往取本字解释,疑难之处涣然冰释。 清人特重“汉学”,与许慎并称为“许郑”。

资料三

图

中国东汉末年经学大师。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博通今、古文经学、精于天文历算。曾从东汉经学家马融学古文经,但马融仅让其高业弟子传授,郑玄仍日夜寻诵不倦。一次马融召集弟子考论图纬,推算浑天,众说纷纭,因闻郑玄善算,才召见他,郑玄一言便决,众感骇服。以后郑玄游学十余年,归乡里时,学徒相随已数百人。后因党锢事起,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当时任城学者何休,好公羊学,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郑玄乃著《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等反驳何休。何休见后感叹地说:“康成入吾室,操我矛,以伐我乎!”

郑玄所注群经,有《周易》、《毛诗》、《仪礼》、《周礼》、《礼记》、《论语》、《孝经》。又注《尚书大传》、《周易乾凿度》、《乾象历》等。此外又著有《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郑玄注经,皆兼采今古文,集汉代经学之大成。范晔《后汉书·郑玄传》评论他的经学成就说:“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芜,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郑玄经注详于典章制度,名物训诂,统一了今古文之争,对后世经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郑玄的论著多散佚。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郑玄佚著多种,略可见其遗说。

郑玄对于天文历算有较深的研究,曾提出一年四季与地在太空中的四游升降有关的观点。在《周易乾凿度注》中提出元气之所本始寂然无物亦忽然而自生的观点,对魏晋玄学有一定影响。

资料四

郑玄(127~200),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人。少为乡啬夫,后入太学肄业,师事第五元,学《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最后从学马融三年。学成后辞归,在乡里讲学,学徒多至数百千人。因党事起被禁锢,不能出仕,遂专修经业。何休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尊《公羊》而难二传,郑玄作《发墨守》、《箴膏肓》、《起废疾》以反驳,何休见后颇叹服。他遍注群经,混糅今古文家法,以“整百家之不齐”,贯通群经,结束两百余年的今古文的争辩(见经今古文学)。他的经注,后人毁誉不一,称誉者以为他“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是解释古代经书的津梁。驳毁者则说他“兼治众家,而必求通之,于是望文穿凿,惟凭秘臆,以为两全,徒成两败”,是强为混合的鄙见。他的训释集汉代经学之大成,为后人解释奠定了基础。虽然他的训释存在一些问题,如以《周官》为真周制,凡不合者皆归入殷制;又以《礼》释《诗》,造成许多附会;又常用谶纬之说以解经,有不少迂怪之谈。但这与他的成就相比,是次要的。他所注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侯》、《乾象历》等;又著《天文七政论》、《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还有他答诸弟子问五经语的《郑志》八篇,共百余万言。这些著作,除唐代撰《五经正义》采用的《毛诗》和《三礼》注外,其他均已散佚。清袁钧的《郑氏佚书》、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孔广森的《通德遗书所见录》、黄奭的《高密遗书》也有辑载,王仁俊的《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补编》和《经籍佚文》续有增补。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