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

中国易学和哲学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极”一词,见于《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学史上对此章的内容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讲筮法,如唐崔憬以四十九根蓍草未分为太极;一是认为讲天地生成的过程,如虞翻以天地之始基太一为太极。他们都认为太极生成天地,富有万物,并作为哲学范畴,指宇宙衍生的总根源。但它究竟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易传》没有明言。

自秦汉开始,易学家和哲学家作出了多种解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系辞上》效法天地生成的过程,提出“大衍之数五十”的筮法。《周易乾凿度》认为“有形生于无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阶段说来解释“易有太极”。太易是未见气,太初是气之始,太始是形之始,太素是质之始;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沦”。“浑沦”之物即是汉人说的“元气”。以元气未分的状态为太极,赋予其原初物质的涵义。这种观点在两汉较为普遍,如刘歆说“太极中央元气”;王充引易学家的话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郑玄则以“淳合未分之气”解释太极。反映了汉代哲学中宇宙起源论的特点,同汉代天文学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魏晋时期,玄学家王弼以老庄学说解易,排斥汉易中的象数之学。他解释“大衍之数,其一不用”说:“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他以“一”为太极,认为此“一”不是数,而是“无”,“无”乃是四十九之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解“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明言太极是“无称之称”,“有之所极”。王弼派排斥元气说,以虚无本体为太极,宣扬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

宋明清时期,理学创始人之一周敦颐提出“自无极而为太极”(或说“无极而太极”)的命题,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分阴分阳”形成天地为两仪。周敦颐以后,对太极的解释分为三大流派:

(1)以邵雍为代表,以数说太极。提出“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以一分而为奇(—)偶(刟)解释太极生两仪。并认为在人则“心为太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2)以朱熹为代表,以理说太极。其《周易本义·系辞上》说:“太极者,其理也。”认为“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太极生出天地万物,因而天地万物中也各有一太极,所以又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3)以张载和王夫之为代表,以气说太极。张载提出“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一物两体,气也”。认为气有阴阳,其合一则变化莫测,其对立则相互推移。以此说明太极乃天地万物运动和变化的根源。王夫之阐发了张载的学说,坚持以对立统一观点说明太极。关于筮法,他以五十之数未分和乾坤并建的统一体为太极,并吸收朱熹的观点,认为六十四卦乃此统一体自身的展开,断言太极和两仪是体用关系,非父子关系。在哲学上,他以“缊太和,合于一气”,解释太极,强调太极乃阴阳二气合一之实体,此实体自身具有运动的本性和变化的规律,并且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万象都是此阴阳统一体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了以“太和之气”为世界本原的思想。

分类标签: 哲学 太极 天地 认为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